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7.回答下列問題
(1)有機物的命名及化學用語非常重要
的系統(tǒng)命名為:2,4-二甲基-3-乙基乙烷
②甲基的結構簡式為-CH3.寫出乙醇的結構式,乙烯的電子式為
③福爾馬林中溶質的名稱叫甲醛,任寫一種與乙酸互為同分異構體的有機物的結構簡式HCOOCH3.對二甲基環(huán)已烷核磁共振氫譜顯示有3組峰
(2)官能團對有機物性質氣決定作用,但也會受到所連基團的影響
①比較沸點CH3CH2OH<CH2OHCH2OH(填“>”“<”或“=”,下同)
②比較水溶性
③比較酸性:>CH3COOH(提示:類比酚與醇的酸性)
(3)合成有機物已經在生產、生活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①請寫出由甲醛和苯酚在鹽酸催化下制取酚醛樹脂的化學方程式
②請寫出CH2=C(CH3)COOCH2CH2OH在催化劑作用下發(fā)生加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分析 (1)①的最長碳鏈為6,分別在2、4號碳上含有1個甲基,在3號碳上含有1個乙基;
②甲基為甲烷去掉一個H原子形成的原子團,乙醇中含有羥基,乙烯中存在碳碳雙鍵;
③甲醛的水溶液稱為福爾馬林,依據乙酸分子式書寫同分異構體,有幾種化學環(huán)境不同的H就有幾種峰;
(2)①碳原子數越多,羥基數越多,沸點越高;
②醛與水以任意比混溶,烷烴難溶于水,甲基降低醛基的溶解度;
③苯甲酸中羧基上的氫離子電離后形成的負離子和苯環(huán)的共軛結構發(fā)生共軛;
(3)①酚醛樹脂是由苯酚和甲醛在催化劑條件下縮聚而成,反應機理是苯酚羥基鄰位上的兩個氫原子比較活潑,與甲醛醛基上的氧原子結合為水分子,其余部分連接起來成為高分子化合物;
②加聚反應原理是斷開碳碳雙鍵,形成高聚物,據此書寫即可.

解答 解:(1)①的最長碳鏈為6,分別在2、4號碳上含有1個甲基,在3號碳上含有1個乙基,正確命名為:2,4二甲基-3-乙基己烷,故答案為:2,4-二甲基-3-乙基己烷;
②甲基為甲烷去掉一個H原子后剩余的原子團,結構簡式為:-CH3,乙醇中含有羥基,結構式為:,乙烯中存在碳碳雙鍵,電子式為:,故答案為:-CH3;
③甲醛的水溶液俗稱福爾馬林,甲酸甲酯與乙酸互為同分異構體,結構簡式為:HCOOCH3,對二甲基環(huán)已烷中有3種化學環(huán)境不同的H,故核磁共振氫譜有3組峰,故答案為:甲醛;HCOOCH3;3;
(2)①碳原子數越多,羥基數越多,沸點越高,丙三醇中含有3個C和3個羥基,中含有3個C和2個羥基,故丙三醇的沸點高于,故答案為:<;
②醛與水以任意比混溶,烷烴難溶于水,甲基降低醛基的溶解度,所以水溶性:,故答案為:<;  
③苯甲酸中羧基上的氫離子電離后形成的負離子和苯環(huán)的共軛結構發(fā)生共軛,使苯甲酸根離子比乙酸根離子更穩(wěn)定,所以酸性苯甲酸強,故答案為:>;
(3)①苯酚羥基鄰位上的兩個氫原子比較活潑,與甲醛醛基上的氧原子結合為水分子,其余部分連接起來成為高分子化合物--酚醛樹脂.反應的方程式可以表示為:,故答案為:;
②CH2=C(CH3)COOCH2CH2OH在催化劑作用下發(fā)生加聚反應方程式為:,故答案為: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的是有機化合物的命名與結構簡式的書寫、有機物熔沸點以及酸性強弱的比較,有機化學反應方程式的書寫等,綜合性較強,有一定的難度.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將氫氧化鈉稀溶液滴加到醋酸稀溶液中,下列各圖示意混合溶液有關量或性質的變化趨勢,其中錯誤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不能使品紅溶液褪色的物質是( 。
A.氯水B.二氧化硫C.氯化鈉溶液D.漂白粉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在2L的容器里有某反應物4mol,反應進行2秒后,該反應物還剩3.2mol,則該反應的平均速率為(  )(mol•L-1•s-1
A.0.1B.0.2C.0.4D.0.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實驗室用氯化鈉固體配制1.0mol•L-1的NaCl溶液500mL,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所需玻璃儀器除玻燒杯、璃棒、量筒外還有500mL容量瓶和膠頭滴管
(2)使用容量瓶前首先要查漏
(3)下列操作對所配溶液的濃度有何影響?(填寫字母)
①偏大的有C;
②偏小的有ABE;
③無影響的有D.
A.未洗滌溶解NaCl的燒杯
B.往容量瓶中移液時,有少量液體濺出
C.定容時俯視刻度線
D.容量瓶用蒸餾洗滌后殘留有少量的水
E.定容后蓋上瓶塞反復搖勻,靜置后,發(fā)現液面不到刻度線,再加水至刻度線
(4)若配制時,因加水不慎略超過了容量瓶刻度線,此時實驗應如何繼續(xù)進行?
答:重新配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某研究性學校小組利用下列有關裝置對SO2的性質及空氣中SO2的含量進行探究(裝置的氣密性已檢查)

(1)裝置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Na2SO3+H2SO4(濃)=Na2SO4+SO2↑+H2O.
(2)滴加濃硫酸之前,打開彈簧夾,通入一段時間N2,再關閉彈簧夾.此操作的目的是排除裝置中氧氣對實驗的干擾.
(3)實驗過程裝置B中沒有明顯變化.實驗結束取下裝置B,從中分別取少量溶液于兩支潔凈試管中.向第1支試管中滴加適量氨水出現白色沉淀BaSO3(填化學式);向第2支試管中滴加適量新制氯水,仍然出現白色沉淀,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Ba2++SO2+Cl2+2H2O=BaSO4↓+4H++2Cl-
(4)裝置C中的溶液中出現淡黃色渾濁,該實驗證明SO2具有氧化性.
(5)裝置D的作用是吸收SO2尾氣,防止污染空氣.
(6)實驗后,測定裝置D中溶液呈堿性.溶液為什么呈堿性呢?大家有兩種不同的假設:
①生成的Na2SO3水解產生OH-(SO32-+H2O?HSO3+OH-);②氫氧化鈉剩余.請設計實驗方案證明哪種假設成立.可任選下列試劑進行實驗:Na2SO3溶液、酚酞溶液、氯水、BaCl2溶液、稀硫酸
實驗步驟實驗操作預期現象與結論
1取少量溶液于試管,滴入幾滴酚酞溶液變紅
2
然后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

溶液中產生白色沉淀,最后若紅色褪去,則說明①正確;若紅色不能褪去,則說明②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西省高二上10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空氣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利用,已經引起各國的普遍重視

Ⅰ:目前工業(yè)上有一種方法是用CO2來生產燃料甲醇.為探究反應原理,現進行如下實驗,在體積為1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CO2(g)+3H2(g) CH3OH(g)+H2O(g)△H=﹣49.0kJ/mol;測得CO2和CH3OH(g)的濃度隨時間變化如圖甲所示.

(1)前3min內,平均反應速率v(H2)=_________ _____.此溫度下該反應的平衡常數為____________(保留兩位小數).

(2)下列措施中,既能使反應加快,又能使增大的是___________

A.升高溫度 B.充入惰性氣體 C.將H2O(g)從體系中分離 D.再充入1mol H2

(3)圖乙中t5時引起平衡移動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填序號)

A.升高溫度 B.增大反應物濃度 C.使用催化劑 D.增大體系壓強

(4)反應達到平衡后,若向反應體系再加入CO2(g)、H2(g)、CH3OH(g)、H2O(g)各1mol,化學平衡______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動.

Ⅱ:利用CO2(g)+CH4(g) 2CO(g)+2H2(g)將CO2轉化成燃料氣.T℃時,在恒容密閉容器中通入物質的量均為0.1mol的CH4與CO2,發(fā)生上述反應,測得CH4的平衡轉化率與溫度及壓強的關系如圖所示,

(5)下列事實能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的是_______________

a.CO的物質的量不再發(fā)生變化

b.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發(fā)生變化

c.v正(CO2)=2v逆(H2)

d.混合氣體壓強不再發(fā)生變化

e.單位時間內生成n mol CH4的同時消耗2n mol H2

(6)據圖可知P1、P2、P3、P4由小到大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西省高二上10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不需要加熱就能發(fā)生的反應一定是放熱反應

B.HF、Ca(OH)2、BaSO4都是強電解質

C. 升高溫度,可同時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數和活化分子濃度,使化學反應速率加快

D. Na2O2溶于水,生成NaOH,其水溶液能導電,故Na2O2不是電解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CoCl2•6H2O是一種飼料營養(yǎng)強化劑.以含鈷廢料(含少量Fe、Al等雜質)制取CoCl2•6H2O的一種新工藝流程如圖:

已知:
①鈷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HCl=CoCl2+H2
②CoCl2•6H2O熔點86℃,易溶于水、乙醚等;常溫下穩(wěn)定無毒,加熱至110~120℃時,失去結晶水變成有毒的無水氯化鈷.
③部分陽離子以氫氧化物形式沉淀時溶液的pH見表:
沉淀物Fe(OH)3Fe(OH)2Co(OH)2Al(OH)3
開始沉淀2.37.57.63.4
完全沉淀4.19.79.25.2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上述新工藝中,用“鹽酸”代替原工藝中“鹽酸與硝酸的混酸”直接溶解含鈷廢料,其主要優(yōu)點為減少有毒氣體的排放,防止大氣污染;防止產品中混有硝酸鹽(寫兩點).
(2)加入碳酸鈉調節(jié)pH至a,a的范圍是5.2~7.6;pH調至a后過濾,再用試劑X將濾液的pH調節(jié)至2-3,則所用的試劑X為鹽酸.
(3)操作Ⅰ包含3個基本實驗操作,它們是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和過濾.
(4)制得的CoCl2•6H2O需減壓烘干的原因是降低烘干溫度,防止產品分解.
(5)為測定產品中CoCl2•6H2O含量,某同學將一定量的樣品溶于水,再向其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過濾,并將沉淀烘干后稱量其質量.通過計算發(fā)現產品中CoCl2•6H2O的質量分數大于100%,其原因可能是樣品中含有NaCl雜質,CoCl2•6H2O烘干時失去了部分結晶水(寫出兩個原因).
(6)在實驗室中,為了從上述產品中獲得純凈的CoCl2•6H2O,常將制得的產品溶解于乙醚中,然后過濾、蒸餾(填實驗操作)獲得純凈的CoCl2•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