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用氯氣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若耗用的氯氣為4.48L (標準狀況).
(1)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
(2)則選用所貼標簽為2.0mol-L-1的氫氧化鈉,至少需該氫氧化鈉溶液______毫升.
(3)如選用所貼標簽為10%(密度為1.043g-mL-1)的鹽酸中和上述反應中所消耗的氫氧化鈉,至少需該鹽酸______毫升(保留小數(shù)點后一位).
(1)氯氣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次氯酸鈉、與水,反應離子方程式為:Cl2+2OH-=Cl-+ClO-+H2O,
故答案為:Cl2+2OH-=Cl-+ClO-+H2O;
(2)標況下4.48L氯氣的物質(zhì)的量為
4.48L
22.4L/mol
=0.2mol,根據(jù)方程式Cl2+2OH-=Cl-+ClO-+H2O可知,參加反應的NaOH的物質(zhì)的量為0.2mol×2=0.4mol,故需要氫氧化鈉溶液的體積為
0.4mol
2mol/L
=0.2L=200mL,
故答案為:200;
(3)中和氫氧化鈉,恰好反應需要鹽酸的體積最少,此時n(HCl)=n(NaOH)=0.4mol,
該鹽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
1000×1.043×10%
36.5
mol/L=2.858mol/L,
故需要鹽酸的體積為
0.4mol
2.858mol/L
=0.14L=140.0mL,
故答案為:140.0.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同學設計如圖裝置,研究非金屬元素性質(zhì)變化規(guī)律.
(1)已知硅酸(H2SiO3)是一種難溶于水的弱酸,呈白色.在化學反應中,一般地,強酸能制弱酸,如NaHCO3+HCl═NaCl+CO2↑+H2O,得出:HCl酸性強于H2CO3的酸性.現(xiàn)有硝酸溶液、碳酸鈣、澄清石灰水、硅酸鈉溶液,選擇試劑用如圖裝置證明:酸性:HNO3>H2CO3>H2SiO3
A中裝試劑
硝酸溶液
硝酸溶液
,B中裝試劑
碳酸鈣
碳酸鈣
,C中裝試劑
硅酸鈣
硅酸鈣
.C中實驗現(xiàn)象為
產(chǎn)生白色沉淀
產(chǎn)生白色沉淀
;寫出C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CO2+SiO32-+H2O=H2SiO3↓+CO32-
CO2+SiO32-+H2O=H2SiO3↓+CO32-

(2)已知高錳酸鉀在常溫下與濃鹽酸反應產(chǎn)生氯氣,利用如圖裝置證明氯氣氧化性強于碘單質(zhì)的氧化性.則A中裝濃鹽酸,B中裝入高錳酸鉀粉末,C中裝試劑
淀粉-KI溶液
淀粉-KI溶液
,C中現(xiàn)象
溶液變藍色
溶液變藍色
,寫出離子方程式
2I-+Cl2═I2+2Cl-
2I-+Cl2═I2+2Cl-
.該實驗裝置有明顯不足,請指出改進方法:
增加裝有氫氧化鈉溶液的尾氣吸收裝置
增加裝有氫氧化鈉溶液的尾氣吸收裝置

(3)如果C中裝飽和氫硫酸溶液,A中裝濃鹽酸,B中裝高錳酸鉀溶液,反應開始后觀察現(xiàn)象是C中產(chǎn)生淡黃色沉淀,寫出化學方程式
Cl2+H2S═S↓+2HCl
Cl2+H2S═S↓+2HCl
;證明氯的非金屬性比硫的非金屬性
(填“強”或“弱”或“無法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I、下表是實驗室制備氣體的有關內(nèi)容:
編號 實驗內(nèi)容 實驗原理 發(fā)生裝置
制氧氣 H2O2→O2
制氨氣 NH4Cl→NH3
制氯氣 HCl→Cl2
(1)上述氣體中:從制備過程看,必須選擇合適的氧化劑才能實現(xiàn)的是
Cl2
Cl2
(填氣體的化學式,下同);從反應中有無電子轉(zhuǎn)移的角度看,明顯不同于其他氣體的是
NH3
NH3
,寫出實驗室制取該氣體的化學方程式
Ca(OH)2+2NH4Cl
  △  
.
 
CaCl2+2NH3↑+2H2O
Ca(OH)2+2NH4Cl
  △  
.
 
CaCl2+2NH3↑+2H2O

(2)根據(jù)表中所列實驗原理,從下列裝置中選擇合適的發(fā)生裝置,將其編號填入上表的空格中.    
(3)若用上述制備O2的裝置制備NH3,則選擇的試劑為
濃氨水和氫氧化鈉(或生石灰或堿石灰)
濃氨水和氫氧化鈉(或生石灰或堿石灰)

已知:NH3?H2O的電離方程式為:NH3?H2O?NH+4+OH-,試寫出NH3溶于水后,形成的NH3?H2O的合理結(jié)構

(4)制備Cl2需用8mol?L-1的鹽酸100mL,現(xiàn)用12mol?L-1的鹽酸來配制.
①需要12mol?L-1的鹽酸的體積為
66.7
66.7
mL(精確到0.1mL)
②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確的是
BC
BC
(填寫標號).
A.使用容量瓶前檢查它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餾水洗凈后,再用待配溶液潤洗
C.配制溶液時用量筒量取濃鹽酸后用玻璃棒引流入容量瓶中,緩慢加入蒸餾水到接近標線1cm~2cm處,用膠頭滴管滴加蒸餾水直到凹液面的最低處和標線相平
D.定容后蓋好瓶塞,用食指頂住,用另一只手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轉(zhuǎn)和搖動多次
II、(1)常溫下,已知0.1mol?L-1一元酸HA溶液中c(OH-)/c(H+)=1×10-8
寫出該酸HA與NaOH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式:
HA+OH-═A-+H2O
HA+OH-═A-+H2O
;
(2)t℃時,有pH=2的稀硫酸和pH=11的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溶液呈中性,
則該溫度下(t℃),將100mL 0.1mol?L-1的稀H2SO4溶液與100mL 0.4mol?L-1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體積變化忽略不計),溶液的pH=
12
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08?唐山二模)某學生課外活動小組為了證明和比較二氧化硫和氯氣的漂白性,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室制取氯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MnO2+4HCl
  △  
.
 
MnCl2+Cl2↑+2H2O
MnO2+4HCl
  △  
.
 
MnCl2+Cl2↑+2H2O

(2)實驗室常用濃硫酸與亞硫酸鈉固體反應制取二氧化硫,則其反應裝置為上圖中的
A
A
(填寫字母代號),不用稀硫酸與亞硫酸鈉溶液制取二氧化硫的理由是
二氧化硫易溶于水
二氧化硫易溶于水

(3)裝置C中試劑的名稱及作用是
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尾氣中的氯氣和二氧化硫
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尾氣中的氯氣和二氧化硫

(4)反應開始后,發(fā)現(xiàn)B、D兩個裝置中的品紅溶液都褪色.請設計一個簡單實驗,證明二氧化硫和氯氣漂白品紅溶液的原理不同,實驗方法、預期的現(xiàn)象和結(jié)論為
分別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于試管中,用酒精燈加熱,經(jīng)二氧化硫漂白的品紅溶液恢復紅色,說明二氧化硫和品紅結(jié)合成不穩(wěn)定的物質(zhì),經(jīng)氯氣漂白的品紅溶液不會變紅,說明氯氣將品紅溶液氧化褪色
分別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于試管中,用酒精燈加熱,經(jīng)二氧化硫漂白的品紅溶液恢復紅色,說明二氧化硫和品紅結(jié)合成不穩(wěn)定的物質(zhì),經(jīng)氯氣漂白的品紅溶液不會變紅,說明氯氣將品紅溶液氧化褪色

(5)若將B、D裝置中的品紅溶液換為滴有酚酞的氫氧化鈉溶液,反應一段時間后,B、D中的現(xiàn)象是
B、D裝置的紅色都退去
B、D裝置的紅色都退去

(6)實驗結(jié)束后,經(jīng)檢驗,發(fā)現(xiàn)裝置C中的溶液呈堿性,并且含有SO42-.試寫出C中生成的離子方程式(有多種可能,只寫出一個即可)
Cl2+SO2+4OH-=SO42-+2Cl-+2H2O(或ClO-+SO32-=SO42-+Cl-
Cl2+SO2+4OH-=SO42-+2Cl-+2H2O(或ClO-+SO32-=SO4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3分)A、B、C、D、E、X、Y為中學常見的七種物質(zhì),它們有如下轉(zhuǎn)化關系(部分產(chǎn)物與反應條件略去):

(1)若A為金屬單質(zhì),B為氫氣,X為鹽酸,Y為易溶強堿溶液。則A物質(zhì)的名稱是     ;D與Y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若A為固體非金屬單質(zhì),B為水,X為強酸,Y為含鈉元素的化合物。則A物質(zhì)的名稱可能是      ;D與Y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可能為

                         ;

(3)若A、C為同主族元素組成的單質(zhì),通常狀況下,A為氣體,C為液體,Y為金屬單質(zhì)。則D溶液顯            (填酸或堿)性,原因是

                                             (用離子方程式作答)

將NaOH溶液加入E的溶液中,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

D→E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

【解析】(1)根據(jù)圖中的轉(zhuǎn)化特點可知,C和強堿反應生成物D還能溶解在強堿中,常見的是鋁的化合物的轉(zhuǎn)化,再結(jié)合A是金屬可知,A是鋁和鹽酸的÷生成氫氣和氯化鋁,所以D是氫氧化鋁,E是偏鋁酸鈉。

(2)常見非金屬單質(zhì)能和酸反應生成水的,一般強氧化性酸和C或S反應,生成的CO2或SO2可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正鹽或酸式鹽。

(3)常見的液體單質(zhì)是溴,A能置換出溴,說明A是氯氣。根據(jù)轉(zhuǎn)化特點可判斷,Y是變價的金屬鐵。鐵離子在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溶液顯酸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3屆河北省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3分)A、B、C、D、E、X、Y為中學常見的七種物質(zhì),它們有如下轉(zhuǎn)化關系(部分產(chǎn)物與反應條件略去):

(1)若A為金屬單質(zhì),B為氫氣,X為鹽酸,Y為易溶強堿溶液。則A物質(zhì)的名稱是     ;D與Y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若A為固體非金屬單質(zhì),B為水,X為強酸,Y為含鈉元素的化合物。則A物質(zhì)的名稱可能是      ;D與Y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可能為

                          ;

(3)若A、C為同主族元素組成的單質(zhì),通常狀況下,A為氣體,C為液體,Y為金屬單質(zhì)。則D溶液顯             (填酸或堿)性,原因是

                                              (用離子方程式作答)

將NaOH溶液加入E的溶液中,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

D→E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

【解析】(1)根據(jù)圖中的轉(zhuǎn)化特點可知,C和強堿反應生成物D還能溶解在強堿中,常見的是鋁的化合物的轉(zhuǎn)化,再結(jié)合A是金屬可知,A是鋁和鹽酸的÷生成氫氣和氯化鋁,所以D是氫氧化鋁,E是偏鋁酸鈉。

(2)常見非金屬單質(zhì)能和酸反應生成水的,一般強氧化性酸和C或S反應,生成的CO2或SO2可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正鹽或酸式鹽。

(3)常見的液體單質(zhì)是溴,A能置換出溴,說明A是氯氣。根據(jù)轉(zhuǎn)化特點可判斷,Y是變價的金屬鐵。鐵離子在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溶液顯酸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