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8L |
22.4L/mol |
0.4mol |
2mol/L |
1000×1.043×10% |
36.5 |
0.4mol |
2.858mol/L |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編號 | 實驗內(nèi)容 | 實驗原理 | 發(fā)生裝置 |
① | 制氧氣 | H2O2→O2 | |
② | 制氨氣 | NH4Cl→NH3 | |
③ | 制氯氣 | HCl→Cl2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3分)A、B、C、D、E、X、Y為中學常見的七種物質(zhì),它們有如下轉(zhuǎn)化關系(部分產(chǎn)物與反應條件略去):
(1)若A為金屬單質(zhì),B為氫氣,X為鹽酸,Y為易溶強堿溶液。則A物質(zhì)的名稱是 ;D與Y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若A為固體非金屬單質(zhì),B為水,X為強酸,Y為含鈉元素的化合物。則A物質(zhì)的名稱可能是 ;D與Y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可能為
;
(3)若A、C為同主族元素組成的單質(zhì),通常狀況下,A為氣體,C為液體,Y為金屬單質(zhì)。則D溶液顯 (填酸或堿)性,原因是
(用離子方程式作答)
將NaOH溶液加入E的溶液中,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
D→E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
【解析】(1)根據(jù)圖中的轉(zhuǎn)化特點可知,C和強堿反應生成物D還能溶解在強堿中,常見的是鋁的化合物的轉(zhuǎn)化,再結(jié)合A是金屬可知,A是鋁和鹽酸的÷生成氫氣和氯化鋁,所以D是氫氧化鋁,E是偏鋁酸鈉。
(2)常見非金屬單質(zhì)能和酸反應生成水的,一般強氧化性酸和C或S反應,生成的CO2或SO2可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正鹽或酸式鹽。
(3)常見的液體單質(zhì)是溴,A能置換出溴,說明A是氯氣。根據(jù)轉(zhuǎn)化特點可判斷,Y是變價的金屬鐵。鐵離子在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溶液顯酸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3屆河北省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3分)A、B、C、D、E、X、Y為中學常見的七種物質(zhì),它們有如下轉(zhuǎn)化關系(部分產(chǎn)物與反應條件略去):
(1)若A為金屬單質(zhì),B為氫氣,X為鹽酸,Y為易溶強堿溶液。則A物質(zhì)的名稱是 ;D與Y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若A為固體非金屬單質(zhì),B為水,X為強酸,Y為含鈉元素的化合物。則A物質(zhì)的名稱可能是 ;D與Y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可能為
;
(3)若A、C為同主族元素組成的單質(zhì),通常狀況下,A為氣體,C為液體,Y為金屬單質(zhì)。則D溶液顯 (填酸或堿)性,原因是
(用離子方程式作答)
將NaOH溶液加入E的溶液中,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
D→E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
【解析】(1)根據(jù)圖中的轉(zhuǎn)化特點可知,C和強堿反應生成物D還能溶解在強堿中,常見的是鋁的化合物的轉(zhuǎn)化,再結(jié)合A是金屬可知,A是鋁和鹽酸的÷生成氫氣和氯化鋁,所以D是氫氧化鋁,E是偏鋁酸鈉。
(2)常見非金屬單質(zhì)能和酸反應生成水的,一般強氧化性酸和C或S反應,生成的CO2或SO2可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正鹽或酸式鹽。
(3)常見的液體單質(zhì)是溴,A能置換出溴,說明A是氯氣。根據(jù)轉(zhuǎn)化特點可判斷,Y是變價的金屬鐵。鐵離子在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溶液顯酸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