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3.2015年初,霧霾天氣多次肆虐我國中東部地區(qū).其中汽車尾氣是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汽車尾氣凈化的主要原理為:2NO(g)+2CO(g)$\stackrel{催化劑}{?}$2CO2(g)+N2(g).在密閉容器中發(fā)生該反應時,c(CO2)隨溫度(T)、催化劑的表面積(S)和時間(t)的變化曲線,如圖1所示.

(1)該反應的△H< 0(選填“>’’、“<“).
(2)在T2溫度下,0~2s內的平均反應速率v(N2)=0.025mol/(L•s)
(3)當固體催化劑的質量一定時,增大其表面積可提高化學反應速率.若催化劑的表面積S1>S2,在圖1中畫出c(CO2)在T1、S2條件下達到平衡過程中的變化曲線.
(4)若該反應在絕熱、恒容的密閉體系中進行,圖2的示意圖正確且能說明反應在進行到t1時刻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bd(填代號).
(5)將一定量的H2S氣體通入0.05mol•L-1CuSO4溶液中,二者恰好完全反應.已知Ksp(CuS)=6.0×10-36.若不考慮溶液體積的變化,則:
①反應后溶液的pH=1.
②若反應后溶液中c(S2-)=2.0×10-30mol•L-1,則溶液中c(Cu2+)=3×10-6mol•L-1
(6)將一定量的H2S氣體通人NaOH溶液中,在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至過量,產生的氣體與HCl的物質的量的關系如圖3所示(忽略氣體的溶解和HCl的揮發(fā)).
①O點溶液中所含溶質的化學式為Na2S和NaOH.
②已知a點溶液呈堿性,該溶液中離子的物質的量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c(Na+)>c(Cl-)>c(HS-)>c(OH-)>c(H+)>c(S 2-).

分析 (1)由曲線斜率可知T1溫度較高,升高溫度c(CO2)減小,說明平衡逆向移動;
(2)在T2溫度下,0~2s內c(CO2)增大到0.1mol/L,結合v=$\frac{△c}{△t}$計算,再根據(jù)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計算v(N2);
(3)催化劑不改變平衡狀態(tài),固體表面積越大,反應速率越大;
(4)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各物質的濃度、百分含量不變;
(5)①根據(jù)硫酸根離子守恒計算氫離子的濃度,再根據(jù)氫離子濃度計算溶液的pH;
②根據(jù)溶度積常數(shù)計算;
(6)Na2S+HCl=NaCl+NaHS、NaHS+HCl=NaCl+H2S↑,根據(jù)圖象知,不生成氣體需要酸的物質的量大于生成氣體時需要酸的物質的量,說明溶液中還存在NaOH;
a點是溶液中的溶質是NaCl、NaHS,根據(jù)物料守恒、溶液酸堿性結合電荷守恒判斷離子濃度大。

解答 解:(1)由圖1可知,溫度T1先到達平衡,故溫度T1>T2,溫度越高平衡時,二氧化碳的濃度越低,說明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移動,故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即△H<0,
故答案為:<;
(2)由圖可知,T2溫度時2s到達平衡,平衡時二氧化碳的濃度變化量為0.1mol/L,故v(CO2)=$\frac{0.1mol/L}{2s}$=0.05mol/(L•s),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故v(N2)=$\frac{1}{2}$v(CO2)=$\frac{1}{2}$×0.05mol/(L•s)=0.025mol/(L•s),
故答案為:0.025mol/(L•s);
(3)接觸面積越大反應速率越快,到達平衡的時間越短,催化劑的表面積S1>S2,S2條件下達到平衡所用時間更長,但催化劑不影響平衡移動,平衡時二氧化碳的濃度與溫度T1到達平衡時相同,故c(CO2)在T1、S2條件下達到平衡過程中的變化曲線為:
故答案為:;
(4)a、到達平衡后正、逆速率相等,不再變化,t1時刻V最大,之后隨反應進行速率發(fā)生變化,未到達平衡,故a錯誤;
b、該反應正反應為放熱反應,隨反應進行溫度升高,化學平衡常數(shù)減小,到達平衡后,溫度為定值,達最高,平衡常數(shù)不變,為最小,圖象與實際符合,故b正確;
c、t1時刻后二氧化碳、CO的物質的量發(fā)生變化,t1時刻未到達平衡狀態(tài),故c錯誤;
d、NO的質量分數(shù)為定值,t1時刻處于平衡狀態(tài),故d正確,
故答案為:bd;
(5)①反應生活CuS和硫酸,根據(jù)硫酸根離子守恒得c(H+)=2c(SO42-)=0.1mol/L,所以溶液的pH=1,故答案為:1;
②溶液中c(Cu2+)=$\frac{6.0×1{0}^{-36}}{2.0×1{0}^{-30}}$mol/L=3×10-6mol/L,
故答案為:3×10-6
(6)①Na2S+HCl=NaCl+NaHS、NaHS+HCl=NaCl+H2S↑,根據(jù)圖象知,不生成氣體需要酸的物質的量大于生成氣體時需要酸的物質的量,說明溶液中除了含有Na2S外還存在NaOH;
故答案為:Na2S和NaOH;
②a點是溶液中的溶質是NaCl、NaHS,根據(jù)需要n(HCl)知,O點溶液中n(NaOH)=1mol、n(Na2S)=2mol,發(fā)生反應后a點n(NaCl)=3mol、n(NaHS)=2mol,HS-水解程度大于電離程度導致溶液呈堿性,則c(OH-)>c(H+),水和HS-都電離出氫離子,所以c(H+)>c(S 2-),根據(jù)物料守恒得c(Na+)>c(Cl-),弱離子的水解程度較小,所以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順序是:c(Na+)>c(Cl-)>c(HS-)>c(OH-)>c(H+)>c(S 2-),
故答案為:c(Na+)>c(Cl-)>c(HS-)>c(OH-)>c(H+)>c(S 2-).

點評 本題考查較為綜合,涉及化學平衡圖象、化學反應速率、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離子濃度大小比較、難溶物的溶解平衡等知識點,根據(jù)溶度積常數(shù)、溶質的性質等知識點來分析解答,難點是離子濃度大小比較,題目綜合性較大,難度中等,是對知識的綜合利用、注意基礎知識的理解掌握.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關于鹵素及其化合物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非金屬性:F>Cl>Br>IB.單質氧化性:F2>Cl2>Br2>I2
C.氫化物穩(wěn)定性:HF>HCl>HBr>HID.沸點:F2>Cl2>Br2>I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兩種金屬混合粉末15g,與足量的鹽酸反應時,生成11.2L氫氣(標準狀況),符合上述的金屬混合物是( 。
A.Mg 和 AgB.Mg和 AlC.Cu和 ZnD.Fe 和 Z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事實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
A.氨水應密閉保存,放置低溫處
B.在FeSO4溶液中,加入Fe粉以防止變質
C.生產硝酸的過程中使用過量空氣以提高氨氣的利用率
D.實驗室常用排飽和食鹽水的方法收集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某同學從資料上查到以下反應

A、B為中學常見單質,AO2、BO2是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回答下列問題:
(1)元素A、B可形成化合物AB2,則A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AB2中的化學鍵是共價鍵
(2)若反應中A和B的質量比為3:4,則n(KClO3):n(AO2)=1:1
(3)已知:
A(s)+O2(g)═AO2(g)△H=-393.5kJ/mol
B(s)+O2(g)═BO2(g)△H=-296.8kJ/mol
A(s)+2B(s)═AB2(l)△H=+89.7kJ/mol
寫出AB2(l)在O2中完全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AB2(l)+3O2(g)=2BO2(g)+AO2(g)△H=-1076.8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在一個1L的密閉容器中,加入2molA和1molB,發(fā)生下述反應:2A(g)+B(g)?3C(g)+D(s),達到平衡時,C的濃度為1.2mol/L.若維持容器的體積和溫度不變,只加入C和D作為起始物質,使反應從逆反應開始,達到平衡時,C的濃度仍是1.2mol/L,則D的起始物質的量應滿足的條件是( 。
A.大于零即可B.大于0.6molC.大于或等于1molD.任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化學用語正確的是( 。
A.H2O2的電子式
B.甲醛的結構簡式:CH2O
C.N2的結構式::N≡N:
D.質子數(shù)為53、中子數(shù)為72的碘原子:${\;}_{53}^{125}$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0.1mol-NH2(氨基)中含有的電子數(shù)目為1.0NA
B.常溫下,1L 0.1mol•L-1 CH3COONa溶液中含有陰離子總數(shù)大于0.1NA
C.標準狀況下,2.24 LH2O中含有的原子總數(shù)大于0.3NA
D.常溫常壓下,16 g O2和O3混合氣體含有的氧原子數(shù)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已知C5H11Br有8種同分異構體,則C6H12O2屬于羧酸的結構有( 。
A.4種B.8種C.7種D.6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