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常溫下,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組離子是(  )
A.Fe2+、Al3+、ClO-、Cl-
B.$\frac{c({H}^{+})}{c(O{H}^{-})}$=1×1014的溶液:Ca2+、Na+、ClO-、NO3-
C.NH4+、Na+、Br-、SO42-
D.Mg2+、H+、SiO32-、SO42-

分析 A.次氯酸根離子能夠氧化亞鐵離子,鋁離子與次氯酸根離子發(fā)生雙水解反應;
B.該溶液為酸性溶液,溶液中存在大量氫離子,次氯酸根離子與氫離子反應;
C.四種離子之間不反應,能夠大量共存;
D.鎂離子、氫離子與硅酸根離子反應.

解答 解:A.Fe2+、ClO-之間發(fā)生雙水解反應,F(xiàn)e2+、ClO-之間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錯誤;
B.該溶液中存在大量氫離子,ClO-與氫離子反應生成次氯酸,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錯誤;
C.NH4+、Na+、Br-、SO42-之間不發(fā)生反應,在溶液中能夠大量共存,故C正確;
D.Mg2+、H+與SiO32發(fā)生反應,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離子共存的正誤判斷,題目難度中等,注意掌握離子反應發(fā)生條件,明確離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況:能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的離子之間; 能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的離子之間等;還應該注意題目所隱含的條件,如:溶液的酸堿性,據(jù)此來判斷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OH-;試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提高學生靈活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Ⅰ.某同學設計如下實驗方案,以分離KCl和BaCl2兩種固體混合物,試回答下列問題(已知存在反應:BaCO3+2H+=Ba2++CO2↑+H2O)

(1)操作①一般在燒杯(填儀器名稱)中進行,操作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試劑a是K2CO3(填化學式),試劑b是鹽酸(填試劑名稱).
(3)證明固體C中存在Cl-的方法是取少量固體于試管中,加入適量水溶解,然后加入幾滴AgNO3和稀硝酸,產生白色沉淀,即證明存在Cl-
Ⅱ.從海水中提取的粗鹽含有泥沙和Ca2+、Mg2+、SO42-等離子,為制備精鹽可使用以下試劑:①Na2CO3溶液 ②BaCl2溶液 ③NaOH溶液.
(1)加入試劑的合理順序是bd(填選項).
a.①②③b.②①③c.  ③①②d.③②①
(2)加入過量Na2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粗鹽中的Ca2+和過量的Ba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A、B、C、D、E、F(A、B、C、D、E、F分別代表元素符號)六種短周期元素.元素A的原子半徑在短周期中最小,元素C的單質在空氣中含量最多,D+比F-少一個電子層,E所在周期的各元素單質沸點變化如下圖(元素按原子序數(shù)遞增順序連續(xù)排列),B、C兩種元素分別能與A形成等電子的甲、乙兩種分子,且兩種分子中各原子的個數(shù)見下表:
化合物
原子個數(shù)比B:A=1:4C:A=1:3
(1)元素F的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5
(2)分子甲的空間構型為正四面體,該分子中B的原子軌道發(fā)生的是sp3雜化.
(3)E單質屬于分子晶體,E與A元素形成極性分子(填“極性”或“非極性”)
(4)D在F中燃燒的產物屬于離子晶體,其晶體中與D+最近且等距離的F-有6個.
(5)C元素的第一電離能(I1)>氧元素的第一電離能(I1)(填“<”或“>”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有關能量轉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風力發(fā)電是化學能轉換為電能
B.植物燃燒時放出的能量來源于太陽能
C.動物體內的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熱能轉換成化學能
D.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CO2轉化為葡萄糖,是將太陽能轉換成熱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如圖圖是實驗室制取乙烯的發(fā)生、凈化和用排水法測量生成C2H4體積的實驗裝置圖:圖中A、B、C、D、E、F的虛線部分是玻璃導管接口,接口的彎曲和伸長部分未畫出.根據(jù)要求填寫下列各小題空白.
裝置序號
各儀器裝置圖

(1)若所制氣體從左向右流向時,上述各儀器裝置的正確連接順序是(填各裝置的序號):③接①接②接④.其中①與②裝置相連時,玻璃導管連接(用裝置中字母表示)應是B接D.
(2)若加熱時間過長,溫度過高生成的乙烯中;煊蠸O2,為除去SO2,裝置①中應盛的試劑是氫氧化鈉溶液.
(3)裝置③中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濃H2SO4的作用是脫水劑和催化劑,此裝置中發(fā)生的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H3CH2OH$→_{170℃}^{濃硫酸}$CH2=CH2↑+H2O.
(4)實驗開始時首先應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實驗結束時,應先拆去A處(用裝置中字母表示)的玻璃導管,再熄滅③處的酒精燈.
(5)實驗結束時若裝置④中水的體積在標況下為0.112L,則實驗中至少消耗乙醇0.005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某反應:2A(g)?B(g)+C(g),在甲、乙兩個容積都是1L,且不變的容器中進行,開始時在兩個容器中均放入0.5mol A,甲容器中3s后B的物質的量濃度達到0.18mol/L且保持不變,乙容器中2s時B的物質的量濃度即達到0.18mol/L,且保持不變,則( 。
A.乙容器中使用了比甲容器更高的溫度
B.乙容器中加入了某種不與體系反應的氣體,增大了容器內的壓強
C.乙容器中使用了催化劑
D.乙容器中可能既升高了溫度又使用了催化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除雜方法正確的是(  )
A.SiO2中含Al2O3雜質,可以加入足量NaOH溶液然后過濾除去
B.NH4Cl固體中混有少量的單質I2,可用加熱方法將I2除去
C.CO2中含有SO2雜質,可以通過盛有飽和Na2CO3溶液的洗氣瓶除去
D.NaHCO3溶液中含有Na2SiO3雜質,可以通入足量的CO2,然后過濾除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在450℃并有催化劑存在下,于一容積恒定的密閉容器內進行下列反應:
2SO2(g)+O2(g)?2SO3(g)△H=-190kJ•mol-1
(1)該反應500℃時的平衡常數(shù)<450℃時的平衡常數(shù)(填“>”、“<”或“=”).
(2)450℃時,在一2L密閉容器中,將二氧化硫和氧化混合,反應過程中SO2、O2、SO3物質的量變化如圖,反應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時間是15~20min和25~30min.
(3)據(jù)圖判斷,反應進行至20min時,曲線發(fā)生變化的原因是增大O2濃度(或通入O2)(用文字表達),10min到15min的曲線變化的原因可能是AB(填字母).
A.加了催化劑              B.縮小容器體積
C.降低溫度                D.增加SO3物質的量
(4)欲提高SO2的轉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b.(填字母)
a.向裝置中再充入N2         b.向裝置中再充入O2
c.改變反應的催化劑          d.升高溫度
(5)利用圖中數(shù)據(jù)計算450℃時反應進行至15min時,SO2的平衡轉化率為:20%.
(6)450℃時,另一2L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測得某時刻各物質的量如下:
n(SO2)=0.4mol,n(O2)=0.2mol,n(SO3)=0.8mol,則此時該反應向逆反應方向進行(填“正反應方向”“逆反應方向”或“處于平衡狀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關于容量瓶使用方法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①使用容量瓶前檢查是否漏水;②在容量瓶中溶解氫氧化鈉固體;
③容量瓶用蒸餾水洗凈后殘留少量水即使用;④溶液需冷卻至室溫方可注入容量瓶;⑤加水定容時,不小心超出刻度線,用滴管吸出多余液體.
A.①②③B.①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