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時在2L密閉容器中使X(g)與Y(g)發(fā)生反應生成Z(g).反應過程中X、Y、Z的物質的量變化如圖1所示;若保持其他條件不變,溫度分別為T1和T2時,Y的百分含量與時間的關系如圖2所示.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反應進行的前3min內,用X表示的反應速率v(X)=0.3mol?L-1?min-1
B、容器中發(fā)生的反應可表示為:3X(g)+Y(g)═2Z(g)
C、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升高溫度,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K增大
D、若改變反應條件,使反應進程如圖3所示,則改變的條件是增大壓強
考點:物質的量或濃度隨時間的變化曲線
專題:化學平衡專題
分析:A、根據(jù)3min內X的物質的量的變化量計算化學反應速率;
B、根據(jù)物質的量的變化量與化學計量數(shù)成正比書寫化學方程式;
C、根據(jù)圖2中曲線的斜率大小判斷溫度的高低;
D、圖3與圖1比較,判斷平衡是否發(fā)生移動,根據(jù)影響平衡移動的因素判斷.
解答: 解:A、反應進行的前3min內,v(X)=
0.6mol
2L×3min
=0.1mol/(L?min),故A錯誤;
B、根據(jù)圖1分析,反應中X、Y的物質的量逐漸減小,Z的物質的量逐漸增大,所以X、Y為反應物,Z為生成物,由于該反應反應物沒有完全反應,該反應為可逆反應,根據(jù)物質的量的變化量與化學計量數(shù)成正比可知0.4mol:0.2mol:0.4mol=3:1:2,所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X(g)+Y(g)2Z(g),故B錯誤;
C、根據(jù)圖2中曲線的斜率大小判斷,T2時先到達平衡狀態(tài),說明反應速率大,根據(jù)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大說明T2溫度高,溫度升高時Y的百分含量降低,說明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則平衡常數(shù)增大,故C正確;
D、圖3與圖1比較,圖3到達平衡所用的時間較短,說明反應速率增大,但平衡狀態(tài)沒有發(fā)生改變,應是加入催化劑所致,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化學平衡移動以及平衡圖象題,做題時注意分析圖象中曲線的變化規(guī)律,結合外界條件對平衡移動的影響進行分析,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分子式為C6H12O2的有機物,已知它在NaOH溶液及在稀硫酸中均能發(fā)生反應,則符合此條件的該有機物最多有( 。
A、20種B、9種
C、7種D、25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對下列事實的解釋正確的是( 。
A、常溫下,將銅放入濃硫酸中無明顯變化,說明銅在冷的濃硫酸中鈍化
B、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鋇溶液和稀硝酸,生成白色沉淀,則原溶液一定含有SO42-
C、在蔗糖中加入濃H2SO4后出現(xiàn)發(fā)黑現(xiàn)象,說明濃H2SO4具有脫水性
D、某紅棕色氣體通入中,水溶液為酸性,說明該氣體為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若要將0.6mol甲烷完全和氯氣發(fā)生取代反應,并且生成相同物質的量的四種取代物,則需要氯氣的物質的量為( 。
A、2.5 mol
B、4.5 mol
C、0.6 mol
D、1.5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約為6.02×1023mol-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1.0L 1mol?L-1氨水中,NH3?H2O的分子數(shù)為6.02×1023
B、當有7.1g Cl2和水完全反應時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0.1×6.02×1023
C、白磷分子(P4)呈正四面體結構,31g白磷中含有P-P鍵個數(shù)為6×6.02×1023
D、20g重水(2H216O)中含有的中子數(shù)為8×6.02×10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四位同學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不可能因發(fā)生化學反應而使溴水褪色的是(  )
A、乙烯B、氫氧化鉀溶液
C、二氧化硫D、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向1mL 0.5mol?L-1 AlCl3溶液中加入3mL飽和NaF溶液,再加入1mL 3mol?L-1氨水,沒有生成白色沉淀,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3mol?L-1氨水的濃度不夠大,溶液的堿性不夠強
B、NaF溶液堿性較強,Al3+完全反應生成AlO2-,而AlO2-不能與氨水反應生成Al(OH)3
C、氨水為弱堿溶液,Al3+不與弱堿反應
D、Al3+與F-結合生成新物質,溶液中幾乎沒有A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寫出下列有機物的系統(tǒng)命名或結構簡式:
(1)
 

(2)CH3CH(CH3)C(CH32(CH22CH3
 

(3)3,4-二甲基-4-乙基庚烷
 

(4)2-甲基-2-丁烯
 

(5)1,3,5-三甲基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