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作圖

(1)如圖1所示,MN是平面鏡,A為發(fā)光點,B為反射光線上的一點,試畫出經(jīng)過B點的反射光線和這條反射光線的入射光線.
(2)請你在圖2黑箱中填入合適的透鏡.

分析 (1)首先知道發(fā)光點A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通過B點的反射光線只有一條,因此反射點的確定非常重要;
其次反射光線反向延長通過發(fā)光點在平面鏡中的像點,因此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作出發(fā)光點S的像點,本題作圖就可以完成.
(2)要解決此題,需要掌握凸透鏡與凹透鏡對光線的作用,知道凸透鏡有會聚光線的作用,凹透鏡有發(fā)散光線的作用.根據(jù)入射光和折射光的方向,判斷光線被會聚了還是發(fā)散了.若光線被會聚則填凸透鏡,若光線被發(fā)散則填凹透鏡.

解答 解:(1)作出發(fā)光點A在平面鏡中的像點A′,連接A′B交與平面鏡于點O,連接AO作出入射光線,連接OB作出反射光線,如圖:
(2)通過第一個透鏡的光線比起入射光線更加靠近主光軸,所以該透鏡對光線會聚作用,因此填凸透鏡.
通過第二個透鏡的光線比入射光線向主光軸遠離,所以該透鏡對光線有有發(fā)散作用,因此填凹透鏡.
故答案為:

點評 (1)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像與物大小相等,連線與鏡面垂直,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左右相反;在光的反射中,反射光線反向延長一定通過發(fā)光點的像點.
(2)同時在分析會聚、發(fā)散現(xiàn)象時,需要將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傳播方向進行比較.若比原來靠近主光軸則為會聚作用;若比原來遠離主光軸,則為發(fā)散作用.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當(dāng)S閉合,甲、乙均為電壓表時,V:V=2:3,當(dāng)S斷開,甲、乙均為電流表時,I:I為( 。
A.3:2B.2:3C.5:3D.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據(jù)報道,我國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將于今年6月中旬把神舟十號飛船送人太空.火箭在上升過程中,其頭部表面溫度將會急劇升高,請你用所學(xué)物理知識解釋這是為什么?火箭在上升過程中,需要克服空氣摩擦力做功,使火箭頭部表面的內(nèi)能增加,溫度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有甲乙兩個金屬球,它們的比熱容關(guān)系是c=3c,質(zhì)量關(guān)系是m=$\frac{3}{4}$m,當(dāng)吸引相同的熱量后,它們升高的溫度之比△t:△t為( 。
A.4:1B.9:4C.4:9D.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情景:豎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與玻璃板垂直;兩支相同的蠟燭A、B豎立于玻璃板兩側(cè)的直尺上,以A蠟燭為成像物體.
(1)為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較黑暗環(huán)境中進行(選填“較明亮”或“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雖然成像不如平面鏡清晰,但卻能在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蠟燭B,巧妙地解決了確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問題.
(2)點燃A蠟燭,小心地移動B蠟燭,直到與A蠟燭的像完全重合為止,這時發(fā)現(xiàn)像與物的大小相等;進一步觀察A、B兩支蠟燭在直尺上的位置發(fā)現(xiàn),像和物的連線與玻璃板互相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離相等.
(3)移去后面的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蠟燭燭焰的像(選填“能”或“不能”).
(4)為證實上述有關(guān)成像特點是否可靠;你認為應(yīng)采取B操作.
A.保持A、B兩支蠟燭的位置不變,多次改變玻璃板的位置進行觀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變,多次改變A蠟燭的位置,進行與上述(2)相同的操作.
(5)如果在實驗中用跳棋來完成實驗,看不清棋子A的像.想個辦法看清棋子A的像,方法用光源照射棋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在長江上,有一人乘船順水下漂,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以江岸為參照物,船是靜止的B.以人為參照物,江岸是運動的
C.以船為參照物,人是運動的D.以江水為參照物,船是運動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汽車的發(fā)動機四個沖程如圖所示,其中做功沖程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以下估測中,最接近實際的是(  )
A.人的正常體溫為39℃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5m/s
C.洗澡的熱水溫度約為80℃D.一元硬幣的直徑約為2.5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完成下列單位換算:
(1)1.2m=1.2×103mm;
(2)36km/h=10m/s;
(3)1.5h=90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