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次數(shù) | 質(zhì)量/g | 拋出方式 | 拋出前的高度(cm) | 第一次反彈的高度(cm) | 第二次反彈的高度(cm) | 第三次反彈的高度(cm) |
1 | 7 | 自由下落 | 100 | 70 | 58 | 46 |
2 | 8 | 自由下落 | 100 | 71 | 60 | 48 |
3 | 9 | 自由下落 | 100 | 69 | 58 | 45 |
分析 (1)研究球的反彈高度時,要控制球小落的高度不變,即讓球從同一高度靜止下落,然后測出球反彈后的高度并記錄,用到了控制變量法;
(2)乒乓球在最高高度時動能為零,機械能的大小等與重力勢能的大小,計算第二次較第一次在最高高度時的重力勢能的減小量所占的比值就知道機械能減小了百分之幾;
(3)計算比較三次的結果,確定機械能的減少是否與質(zhì)量有關.
解答 解:(1)三次實驗拋出前的高度都一致,都采用自由體體的方式拋出,體現(xiàn)了控制變量法的運用,乒乓球在最高高度時動能為零,機械能的大小等與重力勢能的大小,第二次最高高度比第一次低,機械能減少了;
(2)機械能減少的百分比=$\frac{第一次最高點的重力勢能-第二次最高點重力勢能}{第一次最高點重力勢能}$×100%
=$\frac{mg{h}_{1}-mg{h}_{2}}{mg{h}_{1}}$×100%=$\frac{{h}_{1}-{h}_{2}}{{h}_{1}}$×100%
=$\frac{100-70}{100}$×100%≈30%;
減少的部分是在與地面摩擦時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了;最后球靜止在地面上,動能和勢能都為零,能量全部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
(3)三次質(zhì)量和高度不同,機械能也不同,最后都減小為零,三次機械能的減小量都不相同,與質(zhì)量是有關系的.
故答案為:(1)控制變量法,每次反彈的高度都比上一次低;(2)30,內(nèi),100; (3)有關.
點評 本題考查了學生對科學探究環(huán)節(jié)的了解與掌握以及實驗方案的設計,要注意控制變量法在本實驗中的應用,即控制球下落的高度相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