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圖中,甲同學用力100牛,乙同學用力200牛(二力在同一直線上),則:在(1)圖中,合力為______牛,方向______;在圖(2)中,合力為______牛,方向______.

解:(1)在第一幅圖中,兩位同學作用力方向相同,所以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同的兩個力的合力等于兩個分力之和,
即F=F1+F2=200N+100N=300N,合力方向與分力的方向相同,即合力方向向右;
(2)在第二幅圖中,兩位同學的作用力方向相反,所以其合力等于二力之差,
即F=F1-F2=200N-100N=100N,合力的方向與較大分力的方向相同,即合力方向與乙同學拉力的方向相同,方向向左;
故答案為:(1)300,向右;(2)100,向左.
分析:在力的合成中,作用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當方向相同時其合力最大,合力大小等于兩個力的大小之和;當方向相反時其合力最小,合力大小等于兩個力的大小之差.
點評:此類問題是考查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力,并且能夠確定合力的方向.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3?昌平區(qū)二模)如圖甲所示是一個裝置示意圖,正方體A作為配重使用,保證杠桿EOF始終在水平位置平衡.某同學用這個裝置和一個圓柱形密閉容器D提取水中的圓柱體B;該同學用力拉動滑輪組繞繩自由端,手拉繩的功率和密閉容器D勻速被提升的距離關系如圖22乙所示;在提升全過程中,密閉容器D上升速度始終保持不變,配重A始終沒有離開地面,每個滑輪的質量都相等.已知密閉容器D的底面積為SD=1.2×10-2m2,質量為mD=3kg;正方體A單獨放在水平地面上,對地面的壓強為p0=3×104Pa,密閉容器D未被提出水面勻速上升和完全提出水面后勻速上升,A對地面的壓強分別為p1=2.1×104 Pa,p2=1.3×104 Pa.(不計繩的重力,滑輪與軸的摩擦及水的阻力,不考慮水面高度變化,g取10N/kg)
求:(1)密閉容器D浸沒在水中時所受的浮力;
(2)動滑輪受到的重力G0;
(3)圓柱體B受到的重力;
(4)密閉容器D完全提出水面后,滑輪組提升圓柱體B的機械效率.(百分號前保留整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06?上海)某小組同學通過實驗研究浸在液體中的物體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他們把高為0.2米的實心圓柱體先后浸入A、B兩種液體中(ρA<ρB),并用力F1改變下表面到液面的距離h,如圖所示.他們利用儀器測得力F1和圓柱體下(或上)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強,并利用公式求得下(或上)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記錄數據如表一、表二所示.
表一 液體A
實   驗   序   號 1 2 3 4 5 6
液面到下表面的距離h(米) 0.16 0.18 0.20 0.22 0.24 0.26
上表面受到的壓力F1(牛) 4.0 6.0 8.0 8.0 8.0 8.0
上表面受到的液體的壓力F2(牛) 2.0 4.0 6.0
下表面受到的液體的壓力F3(牛) 16.0 18.0 20.0 22.0 24.0 26.0
表二 液體B
實   驗   序   號 7 8 9 10 11 12
液面到下表面的距離h(米) 0.16 0.18 0.20 0.22 0.24 0.26
上表面受到的壓力F1(牛) 5.6 7.8 10.0 10.0 10.0 10.0
上表面受到的液體的壓力F2(牛) 2.2 4.4 6.6
下表面受到的液體的壓力F3(牛) 17.6 19.8 22.0 24.2 26.4 28.6
(1)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與3或7、8與9等數據中的距離h和下表面受到液體壓力F3的關系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
在同種液體中,圓柱體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與深度成正比
在同種液體中,圓柱體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與深度成正比

(2)分析比較實驗序號
4與10、5與11或6與12
4與10、5與11或6與12
等數據中的距離h和上表面受到液體壓力F2的關系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當深度相同時,液體的密度越大,圓柱體上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越大.
(3)請將表一和表二填寫完整.
(4)甲、乙兩位同學進一步綜合分析了表一、表二中后三列數據及相關條件,甲同學計算了F3與F1的差值,分別為14.0牛、16.0牛、18.0牛和14.2牛、16.4牛、18.6牛,由此得出結論:浸沒在同種液體中的圓柱體,下、上表面受到的液體壓力差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乙同學計算了F3與F2的差值,分別為20.0牛、20.0牛、20.0牛和22.0牛、22.0牛、22.0牛,由此得出結論:浸沒在同種液體中的圓柱體,下、上表面受到的液體壓力差是個定值.請判斷,甲同學的分析
錯誤
錯誤
,乙同學的分析
合理但結論不完整
合理但結論不完整

(均選填“錯誤”、“合理但結論不完整”或“合理且結論完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小華同學對一蠟塊的密度進行測量,實驗時使用的鐵絲,其體積可忽略不計.他采用的測量方法如下:

(1)如甲圖所示,利用天平稱量此蠟塊的質量為
32
32
g.
(2)用細鐵絲扎在蠟塊上并浸入裝有水的量筒中,如乙圖所示,蠟塊體積為
4×10-5
4×10-5
m3
(3)經過計算,該蠟塊的密度為
800
800
kg/m3
(4)假設在步驟(2)中,此同學用力稍大了一些,將蠟塊壓到了量筒底部.這樣
(填“會”或“不會”)影響蠟塊密度的測量.
(5)如丙圖所示,小明組要稱量物體的質量,他們將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時指針恰好指在分度標尺中線處,但發(fā)現游碼停在
0.4
0.4
g處.對這種情況,按照操作規(guī)范,稱量前還應將游碼放在稱量標尺左端的
零刻度線
零刻度線
處,并把橫梁右邊的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調,直至指針重新指在分度標尺中線處.若不重新調平衡,用這樣的天平直接稱量物體質量,則被稱物體的質量應等于稱量讀數
減去
減去
(填“加上”或“減去”)原游碼對應的示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某實驗小組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第1、2、3次實驗裝置分別如圖中的甲、乙、丙所示,實驗得到的數據如下表所示.
次數鉤碼重
G/N
鉤碼上升
高度h/m
有用力
W有用/J
拉力
F/N
繩端上升
距離s/m
總功
W/J
機械效率
η
120.10.20.90.30.2774.1%
240.10.41.60.30.48
340.10.41.10.50.5572.7%
(1)第2次實驗中測得的機械效率是________.
(2)比較第1、2兩次實驗數據,可得出:使用同一滑輪組,提起的鉤碼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________(填“高”或“低”).
(3)第3次實驗中的動滑輪個數比第2次多,動滑輪自重增大,拉力移動相同距離時,對動滑輪所做的額外功________(填“增加”或“減小”).由此得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動滑輪的自重大小________(填“有關”或“無關”).
(4)實驗小組的同學猜想: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還可能與鉤碼被提升的高度有關,請你選用上述器材設計一個實驗來驗證這一猜想是否正確,寫出實驗步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1年遼寧省錦州市中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某實驗小組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第1、2、3次實驗裝置分別如圖中的甲、乙、丙所示,實驗得到的數據如下表所示.
次數鉤碼重
G/N
鉤碼上升
高度h/m
有用力
W有用/J
拉力
F/N
繩端上升
距離s/m
總功
W/J
機械效率
η
120.10.20.90.30.2774.1%
240.10.41.60.30.48
340.10.41.10.50.5572.7%
(1)第2次實驗中測得的機械效率是______.
(2)比較第1、2兩次實驗數據,可得出:使用同一滑輪組,提起的鉤碼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______(填“高”或“低”).
(3)第3次實驗中的動滑輪個數比第2次多,動滑輪自重增大,拉力移動相同距離時,對動滑輪所做的額外功______(填“增加”或“減小”).由此得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動滑輪的自重大小______(填“有關”或“無關”).
(4)實驗小組的同學猜想: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還可能與鉤碼被提升的高度有關,請你選用上述器材設計一個實驗來驗證這一猜想是否正確,寫出實驗步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