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9.小明在實驗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部分實驗器材的規(guī)格已標明).

(1)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甲中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使之接入電路的阻值最大;
(2)實驗中,小明發(fā)現無論怎樣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兩電表指針始終處于圖乙所示位置,則接線柱③⑦間(填接線柱的數字編號)出現了斷路(短路/斷路);
(3)故障排除后,小明從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阻值最大時開始記錄數據,得到小燈泡U-I圖象如圖丙所示,則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是0.75W,所用滑動變阻器的規(guī)格是下列四個選項中的C(選填選項前字母):
A.“10Ω,2A”B.“20Ω,2A”C.“25Ω,2A”D.“30Ω,2A”
(4)在某次調節(jié)中,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減小了△R1,小燈泡的阻值變化了△R2,則△R1>△R2(>/</=).

分析 (1)滑動變阻器串聯(lián)在電路中,且要接一上一下;
(2)電流表無示數,則電路斷路,電壓表等于電源電壓,則與電壓表并聯(lián)的電路斷路;
(3)根據圖甲確定燈泡的額定電壓,由圖丙確定額定電流,根據P=UI計算出額定功率;
根據圖象確定變阻器最大時,其兩端的電壓和電路中的電流值,根據歐姆定律計算出變阻器的最大阻值;
(4)根據電流的變化判斷出總電阻的變化,得出電阻變化的大小關系.

解答 解:(1)由圖甲知,變阻器滑片在最右端,要使其阻值最大,下面應接左邊的接線柱,如圖所示:

(2)由圖乙知,電流表的示數為零,電壓表的示數約等于電源電壓,說明與電壓表并聯(lián)的燈泡發(fā)生了斷路現象,即③⑦之間發(fā)生了斷路;
(3)由圖甲知,燈泡的額定電壓為2.5V,由圖丙知,當U=2.5V時,I=0.3A,則燈泡的實際功率P=UI=2.5V×0.3A=0.75W;
燈泡正常發(fā)光時,變阻器兩端的電壓U=3V-2.5V=0.5V;
由圖象知,當燈泡兩端電壓最小時,變阻器的阻值最大,可知此時U滑=3V-0.5V=2.5V;
此時電路中的電流為0.1A,則滑動變阻器的阻值R=$\frac{{U}_{滑}}{I}$=$\frac{2.5V}{0.1A}$=25Ω,所以滑動變阻器的規(guī)格是“25Ω,2A”,C正確;
(4)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減小,此時燈泡的阻值變大,但電路中的電流變大,可知電路中的總電阻變小,所以變阻器減小的阻值大于燈泡增大的阻值,△R1>△R2
故答案為:(1)見上圖;(2)③⑦;斷路;(3)0.75;C;(4)>.

點評 本題是測量小燈泡電功率的實驗,考查了變阻器的連接、額定功率的計算、電路故障的分析等,考查全面,關鍵能夠從圖示中確定相關的已知條件.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如圖所示,與圖中情景相關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動車進站時車體附近氣流速度更大、壓強更大
B.
中國西北黃土高原上的窯洞冬暖夏涼是因為黃土的比熱容較大
C.
給二胡的弓上涂松香是為了減小摩擦
D.
汛期江河的堤壩形成的“管涌”可以抽象成連通器這一物理模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關于一些實際生活中的現象,某同學試圖從慣性角度加以解釋,其中正確的是( 。
A.采用了大功率的發(fā)動機后,某些賽車的速度甚至能超過某些老式螺旋槳飛機的速度,這表明,可以通過科學進步使小質量的物體獲得大慣性
B.射出槍膛的子彈在運動相當長一段距離后連一件棉衣也穿不透,這表明它的慣性小了
C.機車不能拉動重的平坂車時,在機車后加掛幾節(jié)裝貨的車廂,就可以拉動了,這是利用了車廂的慣性
D.摩托車轉彎時,車手一方面要控制適當的速度,另一方面要將身體稍微向里傾斜,通過調控人和車的慣性達到急轉彎的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哪一事例可以說明大氣壓強的存在( 。
A.水往低處流B.兩個氣球相互擠壓變形
C.用吸管吸飲料D.攔河壩設計成下寬上窄的形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4.在做“測定小燈泡功率”的實驗時,小剛所在小組選取了一個標有“2.5V”的小燈泡和必要的實驗器材.
(1)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在答題卡相應位置幫小剛完成圖甲實驗電路的鏈接.

(2)小剛正確連好電路后,閉合開關,發(fā)現小燈泡不亮,電流表無示數,電壓表有示數,出現該故障的原因可能是D(填字母序號).
A.開關接觸不良 B.滑動變阻器短路 C.小燈泡燈座短路 D.小燈泡燈絲燒斷
(3)排除故障后,小剛調節(jié)滑片P使電壓表的示數為2.0V,此時電流表的示數如圖乙所示,則該燈泡此時的功率為0.76W.若要測量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則滑片P應向B端移動(選填“A”或“B”).
(4)另一實驗小組中的小強同學連好電路閉合開關,發(fā)現在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滑片讓燈泡變亮時,電壓表示數減;燈泡變暗時,電壓表示數增大.請你根據出現的現象找出小強電路連接的錯誤:電壓表并聯(lián)在滑動變阻器兩端.
小強改正錯誤后,完成實驗并將正確的實驗數據繪制成圖象,如圖丙所示,請分析繪制的圖象不是直線的原因是小燈泡電阻與溫度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4.小華同學做“測定小燈泡的電功率”實驗,現有電源(電壓保持不變)、待測小燈(標有“2.5V”、“3.8V”字樣的小燈各一個)、滑動變阻器(標有“10Ω 1A”、“50Ω 1A”的變阻器各一個)、電壓表、電流表、電鍵及導線若干.小華同學選擇了一個小燈和變阻器后正確連接電路,實驗步驟正確,剛閉合電鍵時電流表、電壓表示數如圖(a)、(b)所示.接著他把另一個電壓表并聯(lián)在電路中的某兩點之間,按照正確實驗步驟進行操作,剛閉合電鍵時此電壓表示數恰好仍如圖(b)所示.他繼續(xù)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直至小燈正常發(fā)光時,發(fā)現電流表和其中一個電壓表示數都在原來的基礎上偏轉了1格,另一個電壓表示數在原來的基礎上偏轉了5格.
①小華所選的變阻器規(guī)格為“50Ω1A”.
②小華所選用小燈的額定電壓為2.5V.
③計算小燈的額定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汽車開了空調后,前擋風玻璃表面有時會出現“水霧”.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夏天,水霧出現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水霧出現在玻璃的內表面
B.夏天,水霧出現在玻璃的內表面;冬天,水霧出現在玻璃的外表面
C.無論冬夏,水霧是車外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后形成的
D.無論冬夏,水霧是車內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后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8.汽車發(fā)動機效率η是指發(fā)動機牽引汽車前進所做的功與汽油完全燃燒產生內能的比值,一輛小汽車在高速公路上勻速行駛200km,所用時間是2h,消耗汽油14L(汽油完全燃燒),若此汽車汽油發(fā)動機的效率η是25%,汽油密度ρ汽油=0.8×103kg/m3,汽油熱值q汽油=4.5×107J/kg.
(1)求該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這段時間內的牽引力和牽引力功率的大。
(2)汽車駛出高速公路后,進入某國道,如圖為此國道某直線路段的一處測速儀,測速儀內有能發(fā)射和接受超聲波的傳感器.在汽車以某一速度v遠離測速儀某段距離L=64m時,測速儀發(fā)出超聲波經汽車反射后接收到超聲波信號的時間為0.4s.已知此路段限速為80km/h,超聲波的速度為340m/s.試計算并說明汽車在此路段是否超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9.回顧實驗和探究(請將下列實驗報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寫完整):
(1)探究牛頓第一定律::
過程方法讓小車分別從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到達三種表面,如圖.小車在木板表面速度減小得最慢.
請畫出小車在棉布表面運動時的受力示意圖.
推理運動物體若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推理過程中用到的科學方法是科學推理法.
(2)探究密度概念的建構:
表格
圖象
實驗次數物體m/gV/cm3$\frac{m}{v}$/(g•cm-3
1鋁塊127102.7
2鋁塊2202.7
3鐵塊179107.9
4鐵塊2158207.9

結論
方法
①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相同的,不同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
②上述實驗圖象如圖所示,圖線b反映了鋁塊的實驗情況.
③由上述實驗引入了密度的概念,密度在數值上等于物體單位體積的質量.
問題討論小雨用天平和量筒測量石塊的密度,運用了組合法.實驗得到如下數據:
石塊的質量m/g量筒中水的體積V1/cm3石塊和水的總體積V2/cm3石塊的體積V/cm3石塊的密度
ρ/(kg•m-3
44507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