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汽車開過鄉(xiāng)間公路,路面揚起灰塵,說明分子在運動
B.毽子向上運動過程中,重力勢能增加,機械能增加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的總體積小于20ml,這是由于分子間有空隙
D.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一定升高

分析 A、組成物質的分子很小,用肉眼直接觀察不到分子;
B、要分析毽子向上運動過程中,重力勢能如何變化就看它的高度是否變化;要分析機械能是否變化,就看它是否對外做功或是否有別的物體對它做功;
C、組成物質的分子間存在間隙;
D、晶體在沸騰的時候,吸收熱量,但溫度不變.

解答 解:A、汽車開過鄉(xiāng)間公路,路面揚起的灰塵是固體小顆粒,不是分子,該現(xiàn)象不能說明分子在運動,故A錯誤;
B、毽子向上運動過程中,高度升高,因此重力勢能增加;毽子向上運動過程中,在上升過程中,機械能總體是克服空氣阻力而輸出,所以總的機械能減少,故B錯誤;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的總體積小于20mL,這是由于分子間存在間隙,水分子與酒精分子相互進入對方分子間的空隙,從而使總體積變小,故C正確;
D、水沸騰時吸收熱量,但溫度不變,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了分子動理論和動能及勢能的大小變化,掌握分子動理論即可正確解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小梅常見媽媽用保鮮膜包裹從商場買來的新鮮蔬菜,保鮮膜可以減少蔬菜中水的蒸發(fā);將冷藏在冰箱中的蔬菜取出來,不一會兒就會發(fā)現(xiàn)保鮮膜上有一層水珠,這是由于空氣中水蒸氣遇冷液化.(填物態(tài)變化的名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如圖所示,小汽車行駛時發(fā)動機工作時,內部能量轉化形式是化學能轉化為內能,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從小汽車的外型判斷,小汽車在水平路面行駛時對地面的壓強小于小汽車靜止時對地面的壓強(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電視屏幕上豐富的色彩是由紅、綠、藍三種色光合成的.刀柄上的花紋是為了增大摩擦力(選填“增大”或“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逆風騎自行車時,彎著身體,會省力些;雨天,撐傘逆風行走時,風速越大,行走越困難,這是因為受到空氣阻力的作用.物體所受空氣阻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小團猜想:
A.物體所受空氣阻力大小與風速有關
B.物體所受空氣阻力大小與物體的迎風面積有關
為驗證以上猜想,小團選用了如下器材:可調速電風扇(高、中、低三檔)、彈簧測力計、三塊面積不同的塑料擋板、光滑玻璃板、小車.
(1)小團設計了如圖所示實驗,用電風扇向小車及擋板吹風.當小車處于靜止時,空氣阻力的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小團在探究猜想A時,保持迎風面積一定,測得數(shù)據(jù)如下:
風  速
受到的空氣阻力/N0.82.23.8
通過對表中數(shù)據(jù)分析,可得出的結論是:迎風面積一定,風速越大,阻力越大.
(3)在實驗過程小團主要的研究方法是轉換法和控制變量法.她探究猜想B時,應該保持風速不變,改變塑料擋板的迎風面積.
(4)以下是同學們提出的另一些猜想,你認為不合理的是C
A.物體所受空氣阻力大小與迎風方向有關
B.物體所受空氣阻力大小與迎風面是否有孔有關
C.物體所受空氣阻力大小與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許多公交車安裝了GPS系統(tǒng),通過GPS系統(tǒng)可顯示汽車的行駛方向、車速、與后車的距離等信息,還可自動報站.GPS系統(tǒng)與衛(wèi)星信號傳輸?shù)氖请姶挪ǎ?/di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煤氣的熱值是3.5×107J/m3,已知煤氣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有60%被水吸收,現(xiàn)要用一個煤氣爐將質量是50L的水從20℃加熱到100℃.
求:(1)求50L水的質量(ρ=1.0×103kg/m3
(2)在此過程中水吸收了多少熱量
(3)加熱這些水需要完全燃燒多少體積的煤氣?(c=4.2×103J/(kg•℃)、煤氣的熱值為3×107J/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
提出問題: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兩端電壓及導體電阻的大小有什么關系?
猜    想:①導體的電阻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其兩端電壓成正比.
②導體的電阻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其兩端電壓的平方成正比.
③導體兩端的電壓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實驗器材:電源(電壓恒為4.5 V),電流表、電壓表各一只,開關一個,三個定值電阻(5Ω、10Ω、15Ω),兩只滑動變阻器(20Ω 2 A、50Ω 1 A),導線若干.

實驗過程:
(1)根據(jù)圖1所示實物圖在圖2虛線框內畫出電路圖.
(2)小明按圖1正確連接電路后,閉合開關,發(fā)現(xiàn)電流表有示數(shù),電壓表指針超過量程.小明操作中的錯誤是滑動變阻器阻值沒有全部接入電路.
(3)小明改正錯誤后繼續(xù)實驗,通過改變定值電阻R兩端的電壓,測得電流、電壓的值如表一.分析數(shù)據(jù)可得出猜想①是正確的.
表一                                              表二
電壓U/V1.21.62.02.42.8電阻R/Ω51015
電流I/A0.120.160.200.240.28電流 I/A0.300.150.10
(4)小紅在探究猜想③時,先將5Ω的電阻連入電路中,閉合開關,移動滑片,使與電阻并聯(lián)的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1.5 V,并記下電流值;再分別改接10Ω、15Ω的電阻,重復上述實驗,得到了表二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猜想③是正確的.實驗中,小紅多次移動變阻器滑片的目的是保持電阻兩端電壓不變.
(5)小華在探究猜想③時,重新設計了電路,保持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3 V,得到了與表二相同的數(shù)據(jù),也完成了實驗探究.小華與小紅的實驗相比不同之處是:電壓表與滑動變阻器并聯(liá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物理知識滲透于我們的生活,以下警示語中與慣性知識無關的是(  )
A.汽車后窗貼有“保持車距”
B.公路旁立有“雨天路滑,減速慢行”
C.交通規(guī)則上寫有“行車時系好安全帶”
D.交通規(guī)則要求“禁止酒后駕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