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如圖所示,甲圓柱形容器中裝有適量的水.將密度均勻的木塊A放入水中靜止時,有$\frac{2}{5}$的體積露出水面,如圖乙所示,此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比圖甲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增加了300Pa.若在木塊A上表面輕放一個質(zhì)量為m1的物塊,平衡時木塊A仍有部分體積露出水面,如圖丙所示,此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比圖甲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增加了400Pa.若將容器中的水換成另一種液體,在木塊A上表面輕放一個質(zhì)量為m2的物塊,使平衡時木塊A露出液面部分與丙圖相同,如圖丁所示.若m1:m2=5:1,ρ=1.0×103kg/m3

(1)如圖丙所示,木塊A露出水面的部分占自身體積的$\frac{1}{5}$;
(2)圖丁中,“另一種液體”的密度為0.8×103kg/m3

分析 (1)設A的體積為V、容器的底面積為S,由于容器為圓柱形容器,在水中放入木塊A后,A在水中漂浮,容器底受到的壓力的變化值等于木塊A的重力;而木塊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塊的重力,則壓強變化值△p=$\frac{{G}_{A}}{S}$=$\frac{{ρ}_{水}g{V}_{排}}{S}$=$\frac{{ρ}_{水}g\frac{3}{5}V}{S}$;同理,比較甲丙圖,壓強變化值△p′=$\frac{{G}_{A}+{m}_{1}g}{S}$=$\frac{{ρ}_{水}g{V}_{排}′}{S}$,知道△P、△P′的大小,可求丙圖排開水的體積大小,進而求出木塊A露出水面的部分占自身體積比值;
(2)在丙圖中,由于m1和A漂浮,根據(jù)漂浮條件可得ρg$\frac{4}{5}$V=GA+m1g,求出m1的大;在丁圖中,由于m2和A漂浮,根據(jù)漂浮條件可得ρg$\frac{4}{5}$V=GA+m2g,求出m2的大;由題知m1:m2=5:1,據(jù)此求出另一種液體的密度.

解答 解:
(1)設A的體積為V、容器的底面積為S,由圖可知:A在水中漂浮,
則:FVg=ρ$\frac{3}{5}$Vg=GA,
甲圖和乙圖比較,容器底受到的壓力差:△F=GA,
比較甲乙兩圖,△p=$\frac{{G}_{A}}{S}$=$\frac{{ρ}_{水}g{V}_{排}}{S}$=$\frac{{ρ}_{水}g\frac{3}{5}V}{S}$=300Pa------------------①
同理,比較甲丙圖,△p′=$\frac{{G}_{A}+{m}_{1}g}{S}$=$\frac{{ρ}_{水}g{V}_{排}′}{S}$=400Pa-------------②
由$\frac{①}{②}$得:V′=$\frac{4}{5}$V;
此時木塊A露出水面的部分占自身體積的比值為:$\frac{{V}_{露}}{V}$=$\frac{V-{V}_{排}′}{V}$=$\frac{V-\frac{4}{5}V}{V}$=$\frac{1}{5}$;
(2)在丙圖中,由于m1和A漂浮,由漂浮條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可得:
ρg$\frac{4}{5}$V=GA+m1g=ρg$\frac{3}{5}$V+m1g,
所以,m1$\frac{1}{5}$V,
在丁圖中,由漂浮條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可得:
ρg$\frac{4}{5}$V=GA+m2g=ρg$\frac{3}{5}$V+m2g,
所以,m2$\frac{4}{5}$V-ρ$\frac{3}{5}$V,
已知m1:m2=5:1,
即:(ρ$\frac{1}{5}$V):(ρ$\frac{4}{5}$V-ρ$\frac{3}{5}$V)=5:1,
解得:ρ=0.8ρ=0.8×1.0×103kg/m3=0.8×103kg/m3
故答案為:(1)$\frac{1}{5}$;(2)0.8×103kg/m3

點評 本題為力學綜合題,考查了學生對阿基米德原理、壓強定義式、物體的漂浮條件的掌握和運用,知道容器為圓柱形容器,在水中放入漂浮的物體,容器底受到的壓力的變化值等于放入物體的重力是本題的突破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小吳與小徐用如圖裝置研究光的反射定律,有關(guān)實驗操作與目的不合理的是(  )
A.改變OB與法線的夾角,可研究反射角與入射角大小關(guān)系
B.若光沿BO入射,反射光線會沿OA射出,可說明光路可逆
C.沿ON前后轉(zhuǎn)動板F,可研究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是否在同一平面
D.觀察每一次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位置,可說明它們分居法線兩側(c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對于密度公式ρ=$\frac{m}{v}$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密度ρ與物體的質(zhì)量m成正比
B.密度ρ在數(shù)值上等于物體的質(zhì)量m與體積V的比值
C.密度ρ與物體的體積V成反比
D.密度ρ與物體的質(zhì)量m和體積V都有關(guā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著重為6N的木塊,在水平長木板沿直線勻速移動6m(如圖所示),木塊受到的摩擦力是2.4N,如果長木板的左邊高右邊低的話,則勻速拉動木塊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小于(“大于”、“等于”、“小于”)木塊受到的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1.根據(jù)圖中的左圖中所示的電路圖將圖中的實物連接起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如圖所示是一種滅蚊燈,它具有結(jié)構(gòu)簡單、售價低廉、省電、環(huán)保等優(yōu)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滅蚊燈是利用蚊蟲的夜行性和趨光性(蚊子對特殊波長具有敏感性),以發(fā)光的燈管引誘后,再以高壓電擊殺死接觸的蚊子.
額定電壓/V220
額定功率/W15
額定頻率/Hz50
適應面積/m260
(1)該滅蚊燈正常工作時通過燈管的電流為0.068A.
(2)蚊蟲夜行性和趨光性等適應性特性是經(jīng)過長期自然選擇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我很喜歡讀《科學世界》,了解了自然界一些物質(zhì)的溫度,下面是幾種物質(zhì)的溫度,你認為溫度最低的是( 。
A.1983年7月21日,南極東方站的氣溫為-89.2℃
B.木星表面的溫度為-153℃
C.原子彈爆炸的溫度為108
D.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定滑輪和動滑輪在構(gòu)造上是相同的,只是在使用中,軸固定不動的滑輪叫定滑輪,滑輪的軸隨物體一起運動的滑輪叫動滑輪;定滑輪的作用是改變力的方向動滑輪的作用是省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6.如圖所示,是用來探究“動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裝置圖.(小鋼球在光滑斜面上由靜止開始下滑,到達底端的速度只與起點高度有關(guān),起點越高,到達底端的速度就越大,運動小鋼球撞擊停在平面上的木塊后,木塊運動距離越長,說明小鋼球具有動能越大)

(1)分析比較實驗甲與實驗乙,可得出結(jié)論:在質(zhì)量一定時,速度越大,物體的動能越大.
(2)分析比較實驗乙與實驗丙,可得出結(jié)論:在速度相同時,質(zhì)量越大,物體的動能越大.
(3)該實驗中,木塊不能太大,否則摩擦過大會使實驗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