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1)石頭重即阻力F
2=400N,阻力臂L
2=30cm;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是1.2m,即動力臂L
1=1.2m=120cm,由杠桿平衡條件F
1L
1=F
2L
2可得:
動力為:F
1=
=
=100N.
(2)動力臂是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阻力臂是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如下圖所示:
由圖可見,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因此是省力杠桿,此杠桿的好處是省力,但是費距離,如起子、撬棍等.
(3)如圖2,如果小明用力的方向發(fā)生了改變,動力方向與杠桿垂直,動力臂如圖所示:
由圖可見,動力臂L
1變大,阻力和阻力臂不變,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因此動力變。
故答案為:(1)作用在木棒上的動力為100N;
(2)省力;省力;費距離;起子;
(3)F變小,因為動力臂L
1變大,阻力和阻力臂不變,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因此動力變。
分析:(1)知道此題中的阻力、阻力臂和動力臂,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可以計算出此時的動力.
(2)杠桿的五個要素:
①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
②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
③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
④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
⑤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
當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時,是省力杠桿;當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時,是費力杠桿,費力但省距離;當動力臂等于阻力臂時,是等臂杠桿.
(3)圖2中,小明動力的方向發(fā)生了變化,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分析動力的變化,結合動力臂的概念畫出動力臂.
點評:本題考查了力臂的作圖和杠桿平衡條件的應用,屬于基礎性題目,解題時要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