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如圖所示,O為杠桿AC的支點,在B處掛一小球,AO=OB=BC為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畫出施加在杠桿上最小動力F1的力臂L1,并標出F2的方向.

分析 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動力F1要最小,F(xiàn)1的力臂應最大,因為力F1的作用點一定在杠桿上,從而確定出最大的力臂.

解答 解:杠桿平衡時,動力F1要最小,F(xiàn)1的力臂應最大,即CO為動力臂,力F1作用點在C點,方向豎直向上,阻力即為小球?qū)Ω軛U的拉力,方向豎直向下,如圖所示:

點評 本題考查了學生對杠桿平衡條件的掌握和運用,根據(jù)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時,動力臂最長時最省力找出動力臂是本題的關(guān)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如圖所示,甲、乙兩長方體物塊浸于燒杯水中,已知甲物塊底面積20cm2,高10cm,密度0.6×103kg/m3,浸入水中部分深度8cm;甲通過一條細連接體積為100cm3的乙物塊;燒杯底面積80cm2.g=10N/kg,求:
(1)甲物塊受到的浮力;
(2)乙物塊的密度;
(3)繩子剪斷后,液面靜止時比原來上升還是下降?高度變化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2016年初,我國自主研發(fā)的4500m級深海資源自主勘查系統(tǒng)潛龍二號成功完成西 南印度洋海膚勘探,圖甲所示的是潛龍二號從水中吊起靜止在空中的情景,請在圖乙中車出潛龍二號受力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如圖所示,用力擊打一摞棋子中下面的某一個時,該棋子飛出而上面的棋子落下,這是因為上面的棋子( 。
A.具有慣性B.受到慣性力的作用
C.沒有受到力的作用D.受到空氣阻力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7.分別由不同物質(zhì)a、b、c組成的三個實心體,它們的體積和質(zhì)量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由圖可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物質(zhì)的密度最大B.b物質(zhì)的密度是1.0×103kg/m3
C.c物質(zhì)的密度是a的4倍D.c的密度與它的質(zhì)量、體積有關(guā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7.用相同的酒精燈分別對a、b兩液體加熱(如圖甲),根據(jù)測得數(shù)據(jù)分別描繪出這兩液體的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兩液體吸收的熱量相等,不計液體熱量散失,分別用ma、mb、ca、cb表示a、b兩液體的質(zhì)量和比熱容,則結(jié)合圖中信息作出的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 。
A.若ma=mb,則ca>cbB.若ma=mb,則ca<cbC.若ca=cb,則ma=mbD.若ca=cb,則ma<m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某微電腦熱水壺如圖甲所示,它具有溫度可控、自動抽水等優(yōu)點,圖乙是該電熱水壺的銘牌(電熱絲電阻不變),已知水的比熱容c=4.2×103J/(kg•℃).求:
(1)為了泡綠茶要將水從20℃加熱到90℃,則1.0kg的水需吸收多少熱量?
(2)電熱絲電阻是多少?
(3)若加熱題(1)中的水需用時350s,電熱水壺的熱效率為84%,則它實際功率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小東和同學一起搭建了如圖所示的斜面,來測量小球運動的平均速度.
(1)他們先用刻度尺對軌道的各段長度進行測量并分段做了標記,然后從A點開始靜止釋放小球,用電子秒表分別測量小球經(jīng)過B、C、D、E各點的時間.整理實驗數(shù)據(jù)并記錄在表中.
路段距離s/cm運動時間t/s平均速度v/(m.s-1
AB50.000.600.83
BC50.000.451.25
CD50.000.252.60
DE100.000.301.67
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vBC<vCD,這是因為小球在AC段運動過程中將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使小球速度變大.
(2)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tDE<tCD,這是因為小球在CE段運動過程中受摩擦力作用,使小球速度變小.
(3)由此推斷出:小球從A點運動到E點的過程中,在C點的速度最大.若小球經(jīng)過E點后不受阻力,小球?qū)⒆鰟蛩僦本運動.
(4)小球在AC段運動的平均速度為1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下列是初中物理中的兩個探究實例:①探究“電阻上的電流跟兩端電壓的關(guān)系”,②探究磁場時,引入“磁感線”,在這兩個實驗中,分別采用控制變量和理想模型的物理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