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身高1.8m,面向穿衣鏡站在鏡前1m處,鏡中的像高 m,像與他相距 m.若他遠離平面鏡后退0.5m,則鏡中像的大小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以小明自己為參照物他的像是 的.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小強同學利用洗手間的肥皂及海綿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實驗探究過程如圖12所示。
(1)小強通過觀察海綿的_________來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
(2)分析比較甲、乙兩圖中的實驗現(xiàn)象,可以得到的結(jié)論: .
(3)圖乙和圖丙探究的問題: .
(4)小強將肥皂沿豎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兩塊,發(fā)現(xiàn)無論是大塊還是小塊肥皂對海綿的作用效果與之前一樣,他經(jīng)過分析、論證得到的結(jié)論是: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無關。你認為小強的方法是: (選填“正確”或“錯誤”),理由是: .
(5)在物理學中,用________來表示壓力的作用效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關于聲現(xiàn)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只要物體在振動,我們就能聽到聲音
B. 班里的一位女同學是個大嗓門,那是由于她聲音的音調(diào)高.
C. 余音繞梁,三日不絕,這是回聲現(xiàn)象
D. 高速公路兩旁的隔音板是為了防止噪聲的產(chǎn)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比較不同物質(zhì)吸熱能力”的實驗中,將甲、乙兩種不同的液體分別放入兩個相同的燒杯內(nèi),用相同的電加熱器同時加熱.記錄相關數(shù)據(jù),并繪制出如圖的圖象.(不計熱量損失)
(1)實驗時,選用初溫和 均相等的甲、乙兩種液體.
(2)加熱10min,甲吸收的熱量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吸收的熱量,甲液體的沸點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小芳同學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她首先按右圖所示完成儀器裝配,圖中H點是2倍焦距處.
(1)經(jīng)過調(diào)節(jié),在光屏上得到了一個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應把蠟燭向 (選填“上”或“下”)調(diào);
(2)調(diào)節(jié)好蠟燭的高度后,她把蠟燭移到A點處,此時光屏上的像很模糊,為了得到清晰的像,應把光屏向 移動(填“左”或“右”),這次成的是_______、 的實像;
(3)再把蠟燭移到B點處,無論怎樣調(diào)節(jié)光屏,光屏上始終接收不到像,是因為此時成的是正立、放大的 像,要想看到這個像,小芳應從凸透鏡的 (選填“右”或“左”)側(cè)透過凸透鏡觀察.
(4)當燭焰通過凸透鏡在光屏上成一實像時,小明用不透明的紙擋住透鏡上半部分,則光屏上所 成像_________.(選填“完整”或“不完整')
(5)如果保持蠟燭和凸透鏡的位置不變,把光屏向右移動一小段距離時,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淸晰的像,應該在凸透鏡和蠟燭之間放置適當?shù)腳________(選填“凸透鏡”或“凹透鏡”)才能實____(選填“近視'或“遠視')眼就是利用這種透鏡矯正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5年3月18日,海爾官方微博展示了一款手持式超迷你洗衣機Coton,洗滌一次所需水量僅為10mL,持續(xù)時間30秒。質(zhì)量約200克的手持式超迷你洗衣機,不到一個水杯大小,采用三節(jié)7號電池驅(qū)動,能夠產(chǎn)生每分鐘700次頻率的拍打,其原理是依靠微量水流的噴射式?jīng)_擊,直接點向衣物污漬處進行“擠壓洗”的方式去污。研發(fā)它的初衷是洗掉酒漬、血漬等較小的污漬,避免了為一個小小的污漬就大動干戈洗整件衣服的情況。
在以上的信息中,涉及到許多物理知識。請你對以上文字,說出相應的物理信息,并指出其對應的物理知識:(不得與示例重復)示例:
物理信息: 三節(jié)7號電池供電 。
物理知識: 洗衣機的動力由電動機提供,利用了電流在磁場中受力的原理 。
物理信息:
物理知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5•洪湖市一模)常見的內(nèi)燃機的一個工作循環(huán)一般由 個沖程組成. 沖程將機械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 沖程將內(nèi)能轉(zhuǎn)化為機械能.一臺某型號單缸四沖程汽油機的飛輪速度是1200r/min,則汽油機每秒鐘對外做功 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