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雙選)如圖所示,某人用扁擔擔起兩筐質量為m1,m2的貨物,當他的肩處于O點時,扁擔水平平衡,已知l1>l2,扁擔和筐的重力不計。若將兩筐的懸掛點向O點移近相同的距離△l,則
A. 扁擔左端向下傾斜
B. 扁擔右端向下傾斜
C. 要使扁擔恢復水平平衡需再往某側筐中加入貨物,其質量為(m2-m1)
D. 要使扁擔恢復水平平衡需再往某側筐中加入貨物,其質量為(m2-m1)
【答案】AC
【解析】扁擔最初平衡時滿足,m1 gl1 =m2 gl2,因為l1>l2,所以m1 <m2,若兩筐的懸掛點移動相同的距離△l,則左邊變?yōu)椋?/span>m1 g(l1 -△l)=m1 gl1 -m1 g△l,右邊變?yōu)椋?/span>m2 g(l2 -△l)=m2 gl2 -m2 g△l,因為m1<m2,所以m1△lg<m2△Lg,即m1(l1 -△l)g>m2(l2-△l)g,所以杠桿的左端向下傾斜,故A正確,B錯誤;
由于m1(l1 -△l)g>m2(l2 -△l)g,所以應往右邊加入貨物,使杠桿平衡,設往筐中加入貨物的質量是m,則m1(l1 -△l)g=(m2 +mg)(l2 -△l),由于m1 gl1 =m2 gl2 ,故解得m=(m2 -m1 )△l/l2△l,所以C正確,D錯誤,故選AC。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同學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現(xiàn)律”的實驗,
(1)前面學過,物體離照相機的鏡頭比較遠,成縮小的實像,物體離投影儀的鏡頭比較近,成放大的實像,物體離放大鏡比較近,成放大、正立的虛像。據(jù)此小明據(jù)出的問題是,像的虛實、大小,正倒跟_____有什么關系?
(2)如圖甲,小明讓平行光正對凸透鏡照射,光屏上出現(xiàn)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則凸透鏡的焦距f=____cm。
(3)小明所用實驗裝置如圖乙所示,若將凸透鎮(zhèn)放在光具座刻度50cm位置處不變,把蠟燭放在刻度10cm處,利用此時凸透鏡成像的特點制成的光學儀器是_______(選填“照相機”、“放大鏡”或”投影儀”)
(4)如圖丙所示是小明通過實驗得到的凸透鏡成像時的像距v和物距u關系的圖象,由圖象可知成實像時物距逐漸減小,像距逐漸____。當u>2f時,物體移動速度______(選“大于”、“小于“或“等于”)像移動的速度,當f<u<2f時,物體移動速度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像移動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編鐘是中國傳統(tǒng)的古老打擊樂器,由青銅鑄成,它由不同的鐘依照大小排列,并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鐘架上,編鐘常與編磬組合使用,“金石之聲”中的“金”就是指編鐘,“石”指編磬.亦傳至東亞其他地區(qū).現(xiàn)有四個編鐘,如圖所示,它們按從大到小的順序由左至右排列,其中有一編鐘上有一隱形的裂痕.為了查找出這口編鐘,用錘子分別敲擊它們,當發(fā)出的聲音時,將所產生的聲波輸入示波器中時顯示出對應波形圖,則下列關于敲鐘時用力大小和判斷裂痕的有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敲甲編鐘用力最大,乙編鐘有裂痕 B. 敲丙編鐘用力最大,丁編鐘有裂痕
C. 敲乙編鐘用力最大,丁編鐘有裂痕 D. 敲丙編鐘用力最大,乙編鐘有裂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音樂會上各種樂器奏出了美妙的音樂.結束后,小超和小菲都知道了樂器改變發(fā)出聲音音調的方法,可是究竟是什么因素造成了它們發(fā)出聲音的音調發(fā)生了改變?
(1)請你根據(jù)上圖中老師提出的問題做一個猜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超的做法是:首先拿一把吉他,觀察吉他上的各琴弦有什么不同.他發(fā)現(xiàn)各琴弦的粗細不同,當他撥動粗細不同的琴弦后,發(fā)現(xiàn)聲音的音調不同.然后,他又轉動吉他上的旋鈕以擰緊或放松琴弦,結果,他發(fā)現(xiàn)同一根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也不同.最后,小超又用手指按在同一根琴弦上的不同位置,以改變弦振動部分的長短,結果,他發(fā)現(xiàn)吉他發(fā)出聲音的音調又改變了.
分析與論證:弦樂器的音調高低與弦的______、______和______有關.
(3)小菲的做法是:找音樂老師借了一支笛子,經過反復實驗后,她發(fā)現(xiàn)笛子是靠管內空氣柱的振動發(fā)聲的,當用手指按住笛子上不同位置的孔,就能改變管內空氣柱的長度,從而改變發(fā)出聲音的音調.請你也動手進行實驗探究,然后回答:
①在弦的粗細、松緊相同時,弦越______,音調越高;在弦的粗細、長短相同時,弦越______,音調越高;在弦的松緊、長短相同時,弦越______,音調越高.
②在吹響笛子時,其管內空氣柱的長度越長,它發(fā)出聲音的音調就越______(選填“高”或“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太陽光在通過透鏡時會被會聚或發(fā)散,那么聲音在傳播途中遇到不同介質時,會不會像光一樣也被會聚或發(fā)散呢?在老師的幫助下,同學們用音叉、三個相同的氣球(內部充有不同氣體)、示波器、麥克風等器材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并進行了如下探究:
(1)調整音叉和麥克風之間的距離,讓音叉發(fā)出的聲音只通過空氣傳播,用麥克風將聲音信號輸入示波器,觀察并記錄此時的波形如圖甲所示;
(2)分別將充有二氧化碳氣體、空氣和氫氣的氣球,依次放在音叉和麥克風之間,保持音叉和氣球之間的距離不變,讓音叉發(fā)出聲音,記錄示波器顯示的波形如圖乙、丙、丁所示
分析以上實驗過程和現(xiàn)象可知:
(1)實驗過程中,敲擊音叉,使其_________發(fā)聲,且應控制音叉發(fā)出聲音的響度________(選填“相同”或“不同”)。
(2)比較如圖的乙與甲、發(fā)現(xiàn)聲波在通過充有二氧化碳氣體的氣球后,麥克風接收到的聲音響度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此時充有二氧化碳氣體的氣球對聲波具有________作用,相當于一個_______透鏡,比較丁與甲后,發(fā)現(xiàn)充有氫氣的氣球對聲波具有__________作用,由此可見,聲音與光之間存在某種對應關系。
(3)實驗后,同學們查閱資料了解到,生物體組織在激光照射下,會因升溫膨脹而產生頻率高于20000Hz的__________聲波,生物醫(yī)學上通過特殊介質和裝置使這種聲波集中并成像,克服純光學成像的不足,更加有效地進行病情診斷、跟蹤和治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探究“固體的熔化特點”實驗中,
(1)如圖甲所示,是小明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作出某物體加熱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分析圖像可知,該物體的熔點是_________℃,這種物質可能是___________,其熔化過程的特點是____________.在第6min該物質處于__________(選填“固態(tài)”、“液態(tài)”或“固液共存狀態(tài)”).
(2)0℃時物質的狀態(tài)_______(選填“固態(tài)”、“液態(tài)”、“固液共存狀態(tài)”或“三者都有可能”)
(3)另一個小組為了使物質更快受熱,設置實驗裝置如圖乙所示,你認為該裝置存在的不足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同學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汽車轉向指示燈電路模型,接通相應指示燈后,指示燈會亮、暗(微弱發(fā)光)交替閃爍發(fā)光,電路中電源電壓恒為6V,R0為定值電阻,指示燈規(guī)格均為“6V 3W”,電磁鐵線圈和銜鐵的電阻忽略不計,指示燈的電壓與電流的變化規(guī)律如表所示:
電壓/V | … | 0.5 | 1.2 | 2.0 | 3.0 | 4.0 | 5.0 | 5.5 | … |
電流/A | … | 0.08 | 0.12 | 0.18 | 0.26 | 0.34 | 0.42 | 0.46 | … |
(1)若讓左轉、右轉指示燈同時工作,轉向開關應與觸點 接通(選填“1和2”、“2和3”、“3和4”或“4和5”).
(2)當轉向開關與觸點“2和3”接通時,右轉指示燈兩端實際電壓U燈隨時間t變化規(guī)律如圖乙所示,已知當右轉指示燈微弱發(fā)光時,右轉指示燈的功率與定值電阻R0的功率之比是1:4,求定值電阻R0的阻值.
(3)右轉指示燈交替閃爍工作15s時,求指示燈和R0消耗的電能分別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將盛有適量水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彈簧測力計將系有細線的鐵塊浸沒在水中處于靜止狀態(tài),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F.
(1)若細線突然斷了,鐵塊沉到容器底部靜止,此時桌面受到的壓力和原來相比 (選填“不變”、“變小”或“變大”).
(2)設想從某一時刻起地球對所有物體的引力突然減為原來的一半,鐵塊在水中的位置將 一些(選填“不變”、“上浮”或“下沉”),最終當鐵塊再次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選填“等于零”、“等于F”或“等于F”).(假設鐵塊始終浸沒在水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在研究滑動摩擦力時,先后做了如下兩次實驗:
實驗一:將重為G的物塊A放在一水平溥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物塊,使它在木板上勻速運動,如圖甲所示。讀出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F0;
實驗二:再將上述木板一端墊起,構成一個長為s、高為h的斜面;然后用彈簧測力計沿斜面拉動物塊A,使它在斜面上勻速向上運動,如圖乙所示。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F1,請你結合實驗過程,運用所學知識解答如下問題(閱讀圖丙)
(1)畫出物塊A在斜面上運動時對斜面的壓力FN的示意圖;
(2)求出物塊A對斜面的壓力FN。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