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8.小樂和小霞分別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和“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裝置圖分別如圖甲和圖乙所示:

(1)如圖甲所示,小樂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
①為探究像與物的大小關系,對選取的兩只蠟燭的要求是完全相同;
②實驗中,小樂只進行了一次實驗,就得到了“像與物到鏡面距離相等”的結論,這樣得出的結論的做法不合理之處是實驗次數少,具有偶然性.
(2)如圖乙所示,小霞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
①當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為20cm時,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實像.則該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隨著蠟燭的燃燒,可觀察到光屏上的像會向上(上/下/不)移動;如果將蠟燭向右移動,則像會向左 (左/右/不)移動;如果將透鏡向上提升,則像會向上(上/下/不)移動.
②當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為15cm時,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該成像規(guī)律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是投影儀(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
③當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為5cm時,為觀察凸透鏡成像特點,小霞應從圖乙中凸透鏡的右(選填“左”或“右”)側進行觀察.

分析 (1)①實驗時選擇兩根完全相同的蠟燭,便于比較物像大小關系.
②通過實驗數據或實驗現象總結實驗結論時,要進行多次實驗,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
(2)①凸透鏡成像時,u=2f,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求出凸透鏡的焦距;
凸透鏡成倒立的實像,像和物體的移動方向相反,且成實像時,遵循物近像遠像變大的特點.
②凸透鏡成像時,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應用于幻燈機和投影儀.
③凸透鏡成像時,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物像在凸透鏡的同側.

解答 解:(1)①為探究像與物的大小關系,對選取的兩只蠟燭的要求是完全相同,便于比較物像大小關系.
②小樂只進行了一次實驗,就得到了“像與物到鏡面距離相等”的結論,實驗次數太少,實驗結論具有偶然性.
(2)①凸透鏡成像時,20cm=2f,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所以凸透鏡的焦距為:f=10cm.
蠟燭燃燒變短,則像向上移動;
蠟燭向右移動,物距變小,則像距變大,像遠離凸透鏡,向右移動;
如果將透鏡向上提升,則蠟燭相對于凸透鏡向下移動,像會向上移動;
②凸透鏡的焦距為f=10cm,當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為15cm時,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應用于投影儀.
③當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為5cm時,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物像在凸透鏡的同側,眼睛在右側透過凸透鏡觀察.
故答案為:(1)①完全相同;②實驗次數少,具有偶然性;(2)①10;上;左;上;②投影儀;③右.

點評 (1)初中物理用實驗探究物理問題時要進行多次實驗,有的是為了多次測量求平均值來減小誤差;有的是多次測量發(fā)現變化規(guī)律;有的是為了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
(2)凸透鏡成像的三種情況和應用,以及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減小,像距增大,像變大,在凸透鏡成像中都有廣泛的應用.
(3)凸透鏡成像時,物距等于像距,物距等于二倍焦距都是求凸透鏡焦距的方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去靠近甲、乙兩個輕小物體,結果甲被排斥、乙被吸引.由此我們可以判定( 。
A.甲帶正電,乙?guī)ж撾?/td>B.甲帶正電,乙不帶電或帶負電
C.甲帶負電,乙不帶電或帶正電D.甲帶負電,乙?guī)д?/t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課堂上在“測量紙錐下落的速度”實驗中:
(1)所依據的實驗原理是v=$\frac{s}{t}$.
(2)在測量過程中,發(fā)現其中時間較難測出,于是我們可采用增加紙錐下落的高度 或增大紙錐的錐角進行測量.
(3)在課外實踐活動中,小芳所在的興趣小組用閃光照相機拍下紙錐豎直下落的照片如圖所示,由此可以判斷紙錐下落的速度變化情況是一直變大(選填“不變”、“一直變小”或“一直變大”),依據是紙錐在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越來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某人乘坐出租車在平直的公路上勻速行駛,如圖為他乘車到達目的地時的車費發(fā)票的有關內容.求:
(1)出租車行駛的時間;
(2)出租車行駛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3.在圖所示的四個電路中,當閉合開關S后,小燈泡L1、L2都能正常發(fā)光,其中電壓表可直接測出L2兩端電壓的電路圖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用“頻閃攝影”可記錄物體相隔同樣時間的不同位置,如圖所示,甲、乙兩個網球運動時的頻閃照片.由照片可知,甲球(選填“甲”或“乙”)做勻速直線運動,你判斷的依據是在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物質中,更加適合用來冷卻和加熱的是( 。
A.0℃的冷水和100℃的水蒸氣B.0℃的冰和100℃的水蒸氣
C.0℃的冷水和100℃的沸水D.0℃的冰和100℃的沸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在“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當水溫升到90℃時,隨著加熱,每隔1min記錄一次水的溫度.小紅同學記錄的數據如下表.
時間/min0123456789
溫度/℃90929496989999999999
根據實驗現象和所記錄的數據,可知:此實驗中水沸騰的溫度是99℃;歸納總結水沸騰時的特點,有:繼續(xù)吸收熱量,但溫度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如圖所示,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動時,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將( 。
A.逐漸變大B.逐漸變小C.保持不變D.無法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