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在測量平均速度實驗中、(1)小車全程不是(填“是”或“不是”)做勻速直線運動.(2)該實驗所用的斜面坡度應小些較好(選“大”或“小”).

分析 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且在相等的時間間隔內(nèi)通過的路程相等,這種運動稱為勻速直線運動;
若要計時方便,應使小車運動速度慢些,斜面的坡度要小,這樣所用的時間長些.

解答 解:在測量平均速度實驗中,小車的速度越來越大,所以小車是變速直線運動;
在斜面坡度越大,小車沿斜面向下加速運動越快,過某點的時間會越短,計時會越困難,所以斜面保持較小的坡度,是為了便于測量小車運動所用的時間.
故答案為:(1)不是;(2)。

點評 本題考查測量平均速度的實驗,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理解速度計算公式的運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別的物質(zhì)后,可能會對水的凝固點產(chǎn)生影響,為了驗證這一猜想,他將一些鹽放入水中,并把鹽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鹽水的凝固過程.每隔一定時間,小明就觀察鹽水狀態(tài)測出溫度,并將凝固過程記錄的溫度數(shù)據(jù)作成了凝固圖象如圖甲所示.

(1)從圖象中可以看出,鹽水冷卻到第5分鐘時呈液態(tài),鹽水凝固過程經(jīng)歷了10分鐘.
(2)觀察圖象發(fā)現(xiàn),該物質(zhì)凝固前降溫比凝固后降溫快(選填“快”或“慢”).
(3)鹽水的凝固點為-2℃.實驗的結(jié)果驗證了小明的猜想,因為與水相比,凝固點變低(選填“高”或“低”)了.
(4)如果將一個裝有冰水混合物的試管放入正在熔化的鹽冰水混合物中,如圖乙所示,試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會變多(選填“變多”、“變少”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3.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開關S能控制兩電燈的正確電路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關于物體的運動和靜止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運動是絕對的,所以沒有靜止的物體
B.我們說地球是運動的,選擇的參照物一定是地球上靜止的物體
C.選取不同的參照物,物體的運動情況可能不同
D.研究物體運動時可以不選參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7.如圖所示是甲、乙兩種物質(zhì)的凝固曲線,從圖中給出的信息,我們可以判斷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甲物質(zhì)是晶體B.甲在BC段吸熱C.甲的熔點是24℃D.乙一定是蠟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如圖所示,要使電阻R1、R2組成串聯(lián)電路,應閉合開關S2;要使R1、R2組成并聯(lián)電路,應閉合開關S1、S3;若同時閉合S2、S3,電路會形成電源短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請按照如圖1所示的實物電路在如圖2框中畫出對應的電路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放在水平桌面上,底面積為40cm2的容器,內(nèi)裝某種液體,測得容器和液體的總質(zhì)量為4kg,距液面30cm處的容器壁上A點所受到的液體壓強為2400Pa,如圖所示,(g=10N/kg)求:
(1)該液體的密度;
(2)容器對桌面壓強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某物理興趣小組利用帶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車和數(shù)值鐘“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如圖所示,圖中顯示的是他們測量過程中的小車在甲、乙、丙三個位置及其對應時間的情形,顯示時間的格式是“時:分:秒”
(1)請你根據(jù)圖示完成下表
小車由甲至乙小車由乙至丙小車由甲至丙
路程S/cm266490
時間t/s246
平均速度v/(cm/s)131615
(2)某同學計算甲至丙這個過程的平均速度,采用了下列兩種方法計算:方法1:v3=$\frac{{s}_{3}}{{t}_{3}}$;方法2:v3=($\frac{{s}_{1}}{{t}_{1}}$+$\frac{{s}_{2}}{{t}_{2}}$)÷2.以上兩種方法正確的是:方法1(選填“方法1”或“方法2”).甲至丙的平均速度是0.15m/s.
(3)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小車全程不是(選填“是”或“不是”)做勻速直線運動.
(4)要使小車的平均速度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有增大斜面角度(寫出一種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