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5.排水量為1000t的輪船在河水中航行,滿載時船及所裝貨物共重1×107N,受到的浮力為1×107N.當這艘輪船從河里駛?cè)牒@�,它受到的浮力不變(填“變大”“變小”或“不變”)(g=10N/kg)

分析 (1)輪船所受浮力等于滿載時排開水的重力,根據(jù)漂浮的條件可知船及所裝貨物的重力.
(2)從河里駛?cè)牒@镙喆冀K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大小不變.

解答 解:(1)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得輪船所受浮力:
F=G=mg=1000×1000kg×10N/kg=1×107N,
因為輪船漂浮在水上,所以船及所裝貨物的重力G=F=1×107N.
(2)若船從河里到海里,因始終漂浮,則浮力等于重力,故浮力保持不變.
故答案為:1×107;1×107;不變.

點評 本題考查浮力的計算和物體的沉浮條件,關鍵是知道物體漂浮時浮力等于自身重力還等于排開水的重力,本題的難點是對排水量的理解,這也是本題的重點.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圖中所示的是課堂上老師用的一種圓規(guī).它一腳的末端裝有吸盤,使用時利用大氣壓的作用可將其固定在黑板上,另一腳末端的粉筆通過螺母固定,螺母上刻有細小花紋是為了增大摩擦力,作圖時,轉(zhuǎn)動手柄便可在黑板上畫出漂亮的圓,圓規(guī)在這一過程中相當與一個費力杠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一輛車長10m,以36km/h的速度,駛進一個隧道,所用的時間20s,求隧道的長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在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的實驗中,實驗器材有:電源(電壓恒為9V)、滑動變阻器、開關、電流表、電壓表、10Ω電阻、5Ω電阻各一個,導線若干.
(1)如圖是小明連接的實物電路圖,要用電壓表測量R1兩端的電壓,導線a、b、c中有一根連接錯誤,這根導線是c.
(2)電路連接正確后,閉合開關,滑動變阻器滑片P從A端滑到B端過程中,電壓表的示數(shù)變大(選填“變大”或“變小”).
(3)將變阻器的滑片從一端移動到另一端的過程中,電壓表示數(shù)變化范圍是3~6V,記錄的幾組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
①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得:電阻一定時,通過電阻的電流與其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②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計算可得,本實驗所用的滑動變阻器電阻最大值為15Ω.
電阻R/Ω10
電壓U/V3456
電流I/A0.30.40.50.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甲、乙兩物體初溫相等,m=12m,c=14c,當它們放出相等的熱量后,讓它們互相接觸,則( �。�
A.甲傳熱給乙B.乙傳熱給甲
C.甲、乙之間無熱傳遞D.無法確定傳熱情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小王同學發(fā)現(xiàn):每天晚上7點至9點左右,小區(qū)處于用電高峰期時,家中的電燈相對暗些;而到了晚上11點以后,過了用電高峰期,電燈又會變得亮一些.這是為什么呢?爸爸這樣提示他:“不同時段,電路中使用的用電器數(shù)量不同,其總電阻也不同.可以把某一時段小區(qū)內(nèi)正在使用的所有家用電器看做一個整體,用一個小燈泡來模擬.通過比較小燈泡兩端電壓(相當于家用,電器兩端的實際電壓)的變化,你就能知道原因了.”于是,小王根據(jù)如圖電路進行了探究.他選用電壓恒為6V的電源,額定電壓“2.5V”的小燈泡.如圖甲中是未連接完整的實驗電路.
(1)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a所示的實物電路連接完整.  (要求:連線不能交叉)
(2)【進行實驗】
第1步:連接電路,閉合.開關,讀出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shù),并記錄在表格中.
第2步:分別換上兩個不同規(guī)格的小燈泡后繼續(xù)實驗,把測量結(jié)果記錄在表格中.
第3步:計算小燈泡的電功率和電阻值并記錄在表格中.
小燈泡電壓(伏)電流(安)電功率(瓦)電阻(歐)
L12.400.431.035.58
L22.600.330.867.88
L32.750.260.7210.58
【數(shù)據(jù)分析】每次實驗,電壓表的讀數(shù)都小于電源電壓,說明實驗中導線等其他元件也有電阻,會“分走”一部分電壓.
【反思解釋】
①過了用電高峰期,家中的電燈功率變大,亮度增加,其原因是電路中用電器總功率變小,總電阻增大,干路電流變小,電燈兩端電壓增大
②在輸電線路中,應盡量選擇短而粗的導線,這樣做的好處是為了減少輸電線路上電能的損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某物理興趣小組利用如圖甲所示電路圖進行如下的實驗研究:測定標有“3.6V”字樣小燈泡的功率及定值電阻R的阻值.

(1)測定定值電阻R的阻值:閉合S1、S2,斷開S3.畫出此時的電路圖,在電路圖中標出電表的“+”“-”接線柱.小組同學設計的記錄數(shù)據(jù)的表格如下.表格設計的不足之處是:沒有設計電阻的平均值. 改正不足后,測出R=8Ω.
    物理量

實驗次數(shù)
電壓U/V電流I/A電阻R/Ω
1
2
3
(2)閉合S1、S3,斷開S2,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測量燈泡L兩端的電壓和電流,根據(jù)測量數(shù)據(jù)繪制成如圖乙的U-I關系圖象.由圖象分析,當電壓表示數(shù)為2V時,燈泡L的電功率PL=0.8W;圖象中所繪圖象是一條曲線,其原因是:燈泡的電阻會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
(3)若在進行(2)時發(fā)現(xiàn)電壓表突然損壞,該組同學手邊有多余電流表但無電壓表,為了測出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小明靈機一動,設計了如丙的電路圖;并進行如下操作:①調(diào)節(jié)滑片至阻值最大處,并同時閉合S1、S2、S3;②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直至電流表A1的示數(shù)為0.45A時,記下電流表A的示數(shù)1.0A(如圖�。�;③根據(jù)公式計算出燈的額定功率為1.98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小明要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他猜想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
①接觸面所受的壓力大�。虎诮佑|面的粗糙程度;③接觸面積的大小.
接下來小明通過圖所示實驗操作驗證他的猜想:

(1)實驗中小明應該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方向勻速拉動木塊在長木板上滑動.
(2)如果小明要探究猜想②,他應該選擇甲、丙兩幅圖所示的實驗步驟來操作,根據(jù)圖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可得出結(jié)論: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況下,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3)小明要探究猜想③,他將木塊切去一半,重復甲的操作過程,如圖丁所示.他比較甲和丁的實驗結(jié)果,得出結(jié)論: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你認為他的結(jié)論可靠嗎?答:不可靠.理由是沒有保證壓力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曉彤用甲圖所示裝置“測量小燈泡額定電功率”,電源電壓恒定為6V,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為3.8V,電壓表(量程為0~3V和0~15V)、電流表(量程為0-0.6A和0~3A).

(1)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把甲圖中的實物電路連接完整.
(2)曉彤連接電路后閉合開關,從一端開始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P,發(fā)現(xiàn)小燈泡逐漸變暗,你認為曉彤連接的電路中存在的問題是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放在阻值最小處.
(3)實驗時曉彤發(fā)現(xiàn)自己無法準確判斷電壓表指針是否指向3.8V(如圖乙),于是她做了三次實驗,每次實驗都認為電壓表示數(shù)最接近3.8V,相關實驗記錄及數(shù)據(jù)處理見下表:
次數(shù)電流表示數(shù)/A燈泡額定功率/W燈泡額定功率的平均值/W
10.291.102
P=1.102+1.140+1.1783=1.140
20.301.140
30.311.178
①小雪查看曉彤的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表格后,問曉彤:“你測量三次的額定電流為
什么都不相同?”曉彤答:“這是實驗誤差造成的”.請你回答曉彤在實驗操作中是怎樣產(chǎn)生誤差的.
②為了減小上述實驗誤差,小雪對曉彤設計的電路進行了改進,請你將改進后的電路圖畫在圖丙虛線方框內(nèi).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