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46%
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2.如圖所示的電路,電源電壓恒定不變,燈L上標示“12V 6W”字樣,當S、S1、S2都閉合,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左端時燈L恰好正常工作,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0.9A;當閉合S、S2,斷開S1,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右端時,R1消耗的功率為1.2W.(忽略溫度對電阻的影響)求:
(1)電源電壓為多少?
(2)燈L正常工作時的電流為多少?
(3)R1的電阻為多少?
(4)滑動變阻器R的電阻值為多少?
(5)該電路消耗的最小總功率為多少.

分析 (1)當S、S1、S2都閉合,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左端時,燈泡L與定值電阻R1并聯(lián),電流表測干路電路,根據并聯(lián)電路的電壓特點和燈泡正常發(fā)光時的電壓與額定電壓相等求出電源的電壓;
(2)根據P=UI求出燈泡正常發(fā)光時的電流;
(3)根據并聯(lián)電路的電流特點求出通過R1的電流,再根據歐姆定律求出R1的電阻;
(4)當閉合S、S2,斷開S1,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右端時,R1與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串聯(lián),根據P=I2R求出電路中的電流,根據歐姆定律求出電路中的總電阻,根據電阻的串聯(lián)求出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
(5)根據歐姆定律求出燈泡的電阻,然后比較燈泡電阻與R1阻值的大小,兩者較大的電阻與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串聯(lián)時電路中的總功率最小,根據電阻的串聯(lián)和P=U2R求出其大�。�

解答 解:(1)當S、S1、S2都閉合,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左端時,燈泡L與定值電阻R1并聯(lián),電流表測干路電路,
因并聯(lián)電路中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相等,且燈泡正常發(fā)光時的電壓與額定電壓相等,
所以,電源的電壓U=UL=12V;
(2)根據P=UI可得,燈泡正常發(fā)光時的電流:
IL=PLUL=6W12V=0.5A;
(3)因并聯(lián)電路中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
所以,通過R1的電流:
I1=I-IL=0.9A-0.5A=0.4A,
R1的電阻:
R1=UI1=12V0.4A=30Ω;
(4)當閉合S、S2,斷開S1,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右端時,R1與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串聯(lián),
根據P=I2R可得,此時電路中的電流:
I′=P1R1=\sqrt{\frac{1.2W}{30Ω}}=0.2A,
電路中的總電阻:
R=\frac{U}{I′}=\frac{12V}{0.2A}=60Ω,
因串聯(lián)電路中總電阻等于各分電阻之和,
所以,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
R=R-R1=60Ω-30Ω=30Ω;
(5)燈泡的電阻:
RL=\frac{{U}_{L}}{{I}_{L}}=\frac{12V}{0.5A}=24Ω,
因R1>RL,
所以,當閉合S、S2,斷開S1,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右端時,電路中總電阻最大,總功率最小,
則Pmin=\frac{{U}^{2}}{{R}_{1}+R}=\frac{(12V)^{2}}{30Ω+30Ω}=2.4W.
答:(1)電源電壓為12V;
(2)燈L正常工作時的電流為0.5A;
(3)R1的電阻為30Ω;
(4)滑動變阻器R的電阻值為30Ω;
(5)該電路消耗的最小總功率為2.4W.

點評 本題考查了串聯(lián)電路和并聯(lián)電路的特點以及歐姆定律的應用,關鍵是電路串并聯(lián)的辨別和知道燈泡正常發(fā)光時的電壓與額定電壓相等,難點是電路最小功率的判斷.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家用電吹風由電動機和電熱絲等組成,為了保證電吹風的安全使用,要求:電動機不工作時,電熱絲不能發(fā)熱;電熱絲不發(fā)熱時,電動機也能工作.下面的電路圖中符合要求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小華學習做飯的過程中,經常加熱油和水,她觀察到如下現(xiàn)象:同樣情況下,油升溫比水快,她猜想可能油的比熱容比水�。�
(1)為了驗證猜想,小華向兩個同樣的燒杯里分別倒入質量相同的水和油,并測量它們的初始溫度.兩溫度計示數(shù)相同,如圖所示,它們的初始溫度為20℃.
(2)小華猜想:物體溫度升高吸收的熱量可能與質量和物質種類有關.為了研究物體溫度升高吸收的熱量與物質種類有關,她制定了兩個方案:
A.讓研究對象都升高相同的溫度,然后比較它們吸收熱量的多少.
B.讓研究對象都吸收相同的熱量,然后比較它們升高溫度的高低.
(a)能夠準確地控制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時間內吸收相同的熱量是本次實驗的關鍵.為了做到這點,實驗中你的做法是:選取兩個規(guī)格相同的電加熱器進行加熱.
(b)某同學做了如下實驗:在2個相同的燒杯中分別盛有水和油,用兩個電加熱器進行加熱,下表是他們的實驗記錄,根據實驗記錄回答下列問題:
燒杯號液體質量/g升高的
溫度/℃
加熱時間/min
1300256
2300306
該同學選擇的是方案B,在實驗中控制水與油的質量和吸收的熱量相同,這種實驗方法稱為控制變量法,比較的結果是水比熱容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

(1)如圖1所示,讓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鏡,移動光屏,直到在光屏上會聚成一最小最亮的光斑,則該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
(2)如圖2所示,實驗過程中首先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調節(jié)凸透鏡和光屏的高度,使他們的中心與燭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按圖2裝好實驗裝置,點燃蠟燭,能(選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3)當燭焰距離凸透鏡12cm處時,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放大的實像,生活中的幻燈機就是利用這個原理制成的.
(4)當燭焰逐漸向遠離凸透鏡移動同時移動光屏,燭焰能在光屏成清晰實像時,像將變小(選填“變大”或“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一標有“PZ 220V 60W”字樣的白熾燈泡,正常發(fā)光時通過燈絲的電流為0.27A;若加在該燈泡兩端的電壓是200V,那么該燈泡實際消耗的電功率將小于60W(選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如圖所示的四種現(xiàn)象中,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是( �。�
A.
水中鉛筆彎折
B.
山在水中的倒影
C.
屏幕上的手影
D.
手指看上去變大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從空氣射向水面的入射光線,在水面發(fā)生反射和折射現(xiàn)象,如圖所示,給出了反射光線,請你在圖中畫出入射光線和大致的折射光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小文做測定“小燈泡的電功率”實驗時,所用器材有電壓為6V的電源,額定電壓為2.5V的小燈泡,以及符合實驗要求的滑動變阻器、電表、開關和導線.如圖1是小文沒有連接完的實物電路.

(1)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幫小文將實物電路連接完整;
(2)小文連好電路后閉合開關,發(fā)現(xiàn)小燈泡亮度很暗,移動變阻器滑片P,亮度不變,但電壓表電流表均有示數(shù),且示數(shù)保持不變,則故障的原因可能是滑動變阻器同時將下面的兩個接線柱接入電路.
(3)小文排除故障后閉合開關,移動滑片P到某處,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2V,要測量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在圖1中應將滑片P向右端滑動(選填“左”或“右”).
(4)小文通過移動滑片P,分別記下了多組對應電壓表和電流表的讀數(shù),并繪制成了圖2所示的U-I圖象.根據U-I圖象提供的信息,可計算出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是0.5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三班學生在老師的要求下,全班分成7個小組,使用焦距都是l0cm的凸透鏡做實驗.最后,老師將各組實驗的結果畫在了圖中.圖中1和1′,、2和2′…7和7′分別表示實驗時各組的物和對應像的位置.請你根據實驗的要求和圖中的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時,光具座水平放置,位于光具座上的燭焰的中心、凸透鏡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應該處于同一高度.
(2)從1、2兩組可以看出,當物當物體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時,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實像.
(3)從6、7兩組可以看出,凸透鏡成虛像時,像與物在同側,且像是正立的;
(4)由圖可知成實像時,當物遠離凸透鏡,則像靠近凸透鏡(填“遠離”或“靠近”),且像的大小變小 (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