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大連)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所示.M是玻璃板,A、B是兩支相同的蠟燭,A蠟燭是“物”.實驗中( �。�
分析:(1)實驗時采用兩個完全相同的蠟燭,一支蠟燭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點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當玻璃板后面的蠟燭和玻璃板前面的蠟燭的像完全重合時,可以確定像的位置,同時也可以比較物像大小關(guān)系.
(2)玻璃板有兩個反射面,兩個反射面都能成像.當玻璃板比較厚時,兩個反射面成像距離比較遠.
(3)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進行判斷:物體在平面鏡中成虛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連線與鏡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解答:解:A、實驗時把蠟燭A點燃,用蠟燭B找像時,蠟燭B不能點燃,在玻璃板后面移動時,未點燃的蠟燭B好像點燃了一樣,能確定像的位置,比較物像大小.不符合題意.
B、玻璃板比較厚時,兩個反射面成像距離比較遠.當玻璃板比較薄時,兩個反射面成像距離比較近.符合題意.
C、平面鏡成像時,物像大小相等,透過玻璃板看到的蠟燭A的像“B蠟燭”與B蠟燭等大.符合題意.
D、如果測量準確,每次測量的物距和像距都相等,如果每次實驗測出的像距都偏小,是因為像距測量錯誤造成的.不符合題意.
故選BC.
點評:物距是物體到反射面的距離,像距是像到反射面的距離,測量時要考慮玻璃板的哪個面是反射面.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3?大連)在保溫杯中裝適量0℃的水,從冰箱的冷凍室里取出一小塊凍了很長時間的冰,放到保溫杯中,保溫杯是絕熱的.過一段時間,冰和水的溫度相同.在這個過程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3?大連)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為了便于觀察實驗現(xiàn)象,實驗的環(huán)境應(yīng)該
較暗
較暗
(選填“較亮”或“較暗”)為好;實驗過程中,蠟燭燒短后,光屏上燭焰的像將向
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3?大連)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實驗中,利用在杠桿兩端掛鉤碼的方法做實驗,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調(diào)節(jié)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發(fā)現(xiàn)杠桿右端下沉.應(yīng)把杠桿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
(2)實驗時仍然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有什么好處?
(3)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
實驗次數(shù) 動力F1/N 動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3.0 10 2.0 15
2 2.5 20 2.5 20
3 1.0 30 1.0 30
根據(jù)表中的信息,得出F1L1=F2L2的結(jié)論.這個結(jié)論是否具有普遍性?
不具普遍性
不具普遍性
.原因是:
原因是2、3次實驗都是等臂的,相當于一次實驗,所以少一次實驗
原因是2、3次實驗都是等臂的,相當于一次實驗,所以少一次實驗

(4)如果用杠桿一端掛鉤碼另一端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下拉的方法做實驗.請分析說明用這種方法做實驗的好處.
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下拉杠桿時,由于測力計的力可以連續(xù)變化,容易得到所需要的力,不需要調(diào)整力臂,所以這種方法很容易使杠桿平衡.
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下拉杠桿時,由于測力計的力可以連續(xù)變化,容易得到所需要的力,不需要調(diào)整力臂,所以這種方法很容易使杠桿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3?大連)在“探究熱水冷卻時溫度與時間的關(guān)系”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
實驗次數(shù) 1 2 3 4 5 6 7 8
時間t/min 0 5 10 15 20 25 30 35
溫度t/℃ 70 50 35 51 23 22 22 22
(1)表格中有一個溫度值是錯誤的,錯誤的溫度值是
51
51
℃.
(2)根據(jù)表中的正確數(shù)據(jù),在圖2所示的方格紙上畫出溫度與時間的關(guān)系圖象.
(3)根據(jù)圖象,得出的探究結(jié)論是:
水的溫度高越高,在相等時間內(nèi)溫度降低越快
水的溫度高越高,在相等時間內(nèi)溫度降低越快

(4)如果要縮短實驗時間,在不改變熱水初溫和環(huán)境溫度的條件下,解決的辦法是
減少水的質(zhì)量
減少水的質(zhì)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