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質(zhì)量相等的實心鋁球、鐵球和銅球,分別浸沒在水中,三只球受到的浮力( 。ㄒ阎<ρ<ρ
A.鋁球所受的浮力最大B.鐵球所受的浮力最大
C.銅球所受的浮力最大D.三只球所受的浮力一樣大

分析 已知三球的質(zhì)量相同,根據(jù)公式V=$\frac{m}{ρ}$可知,密度越大體積越小,排開水的體積越小,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越。

解答 解:由于實心鋁球、鐵球和銅球的質(zhì)量相等,已知ρ<ρ<ρ,根據(jù)公式V=$\frac{m}{ρ}$可知鋁的體積最大,浸沒在水中時,鋁球排開水的體積最大,根據(jù)F=ρgV可知,鋁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浮力大小的計算,關鍵是判斷浸入的體積大小,要知道銅、鐵和鋁三者的密度大小關系.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如圖所示是電阻甲和乙的U-I圖象,當把電阻甲和乙并聯(lián)在電源電壓為2V的電路中,干路電流是0.3A;當把電阻甲和乙串聯(lián)在電壓為6V的電路中,串聯(lián)電路的電流為0.2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2.如圖所示,甲、乙兩圖是某同學做“水的沸騰”實驗時觀察到的現(xiàn)象,圖丙是他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作出的溫度-時間圖象.

(1)甲、乙兩圖中能正確反映水沸騰時現(xiàn)象的是圖乙.
(2)從圖丙中可以看出,水的沸點是98℃.此時當?shù)氐拇髿鈮罕萳個標準大氣壓低(選填“高”“低”或“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公元1821年,德國物理學家塞貝克發(fā)現(xiàn)了在一定條件下,由幾個導體串聯(lián)成的閉合電路中會產(chǎn)生電流.能把這種電路叫“熱電偶電路”.小明通過實驗研究熱電偶電路中的電流,他分別把相同材料和不同材料的導體相互連接(D和G為導體的接點,在其中串聯(lián)一個電流表(毫安表,“0”刻度線在最左側).實驗過程如圖(a)、(b)、(c)、(d)、(e)所示.請仔細觀察圖中的操作和實驗現(xiàn)象,歸納得出結論.

①由圖(a)與(b)與(c)[或(d)、或(e)]可知,在熱電偶電路中.產(chǎn)生電流的條件是:串聯(lián)在閉合電路中的不同材料組成的導體,其兩個節(jié)點間存在溫度差.
②由圖(c)與(d)與(e)可知,在熱電偶電路中,兩節(jié)點間的溫度差越大,產(chǎn)生的電流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某同學在完成實驗“探究電流與電阻關系”時所設計電路如圖所示:已知電源電壓4.5V,電壓表示數(shù)2V,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20Ω.實驗中該同學將R1由5Ω更換為10Ω后,應該向右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為了保證實驗順利完成R1的阻值不能超過16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在綜合實踐活動課上,小明設計了一個如圖甲所示的調(diào)光電路.已知電源電壓不變,L標有“6V3W”字樣,定值電阻R1的阻值為6Ω.閉合開關,將滑動電阻R2的滑片P從最右端逐漸滑至最左端,記下多組對應的電壓表和電流表示數(shù),描繪出的I-U圖線如圖乙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12Ω
B.電源電壓為10V
C.滑片在滑動過程中,燈絲電阻保持不變
D.滑動變阻器R2的滑片P在最右端時,燈泡L的實際功率為0.36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某醫(yī)院急診室的氧氣瓶中,氧氣的密度為5kg/m3,給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氣質(zhì)量的一半,則瓶內(nèi)剩余氧氣的密度是( 。
A.5kg/m3B.2.5kg/m3C.10kg/m3D.2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0.小強同學用凸透鏡、蠟燭、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1)為了測出凸透鏡的焦距,小強將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光,再把光屏放在它的另一側,改變凸透鏡與光屏的距離,直到光屏上出現(xiàn)一個最。ㄗ盍痢⒆钋逦┑墓獍,如圖所示,則該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
(2)小強將燭焰、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調(diào)到同一高度后,在水平桌面上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燭焰的像,原因可能是①蠟燭在凸透鏡的一倍焦距之內(nèi);②蠟燭放在了在焦點上;③蠟燭在焦點外側貼近焦點的位置.
(3)實驗進行一段時間后,燃燒的蠟燭變短了,要使燭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可將光屏向上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1.小明同學在海邊撿到了一塊漂亮的鵝卵石,他用天平和量筒測量鵝卵石的密度.
(1)他設計了下列實驗步驟:
①用調(diào)節(jié)好的天平測出鵝卵石的質(zhì)量m;
②向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讀出水的體積V1;
③根據(jù)密度公式,算出鵝卵石的密度ρ;
④將鵝卵石浸沒在量筒內(nèi)的水中,讀出鵝卵石和水的總體積V2
他應采用正確的實驗步驟順序為A(選填下列選項前的字母).
A.①②④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①D.②③①④

(2)如圖甲所示,小明在調(diào)節(jié)天平橫梁平衡過程中的操作錯誤是游碼沒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上;
(3)小明糾正錯誤后,重新調(diào)節(jié)天平平衡并測量鵝卵石的質(zhì)量,當天平平衡時右盤砝碼和游碼如圖乙所示,鵝卵石的質(zhì)量為27g,由圖丙和丁可知鵝卵石的體積是10cm3,計算鵝卵石的密度為2.7g/cm3
(4)用量筒測量水的體積,讀數(shù)時視線應與液體凹面的底部相平,若小明在圖丙中讀數(shù)正確,在圖丁中讀數(shù)時視線仰視,所測得鵝卵石的密度將偏大(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