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fonts/TeX/fontdata.js
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為了比較水和沙子吸熱本領的大小,小明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在2個相同的燒杯中分別裝有質量、初溫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兩個相同的酒精燈對其加熱,實驗數據記錄如下:
加熱時間t/min012345678
水的溫度/℃303132333435363738
沙子的溫度/℃3032.53537.54042.54747.550
(1)在此實驗中,用加熱時間的長短來表示物質吸收熱量的多少.
(2)分析表中的實驗數據可知;質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溫度時,水吸收的熱量大于(大于/小于)沙子吸收的熱量.
(3)如果加熱相同的時間,質量相同的水和沙子,沙子(沙子/水)升高的溫度更高.

分析 (1)相同的酒精燈,加熱時間越長,水和沙子吸收的熱量就越多;
(2)根據比熱容的概念和吸收熱量的計算公式Q=Cm△t,實驗中采用了控制變量法,控制質量相等,升高的溫度相同,比熱容大的 吸收的熱量就多;
(3)如果加熱相同的時間,質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利用吸收熱量的計算公式Q=Cm△t,即可判斷.

解答 解:(1)實驗采用相同的酒精燈對其加熱,加熱時間越長,沙子和水吸收的熱量就多,因此實驗中用吸熱時間表示水和沙子吸熱的多少.
(2)因為質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溫度,水的比熱容大于沙子的比熱容,根據吸收熱量的計算公式Q=cm△t知,水吸收的熱量大于沙子吸收的熱量;
(3)如果加熱相同的時間,質量相同的水和沙子,水的比熱容大于沙子的比熱容,根據吸收熱量的計算公式Q=cm△t可知,沙子的溫度變化的大.
故答案為:(1)吸收熱量的多少;(2)大于;(3)沙子.

點評 考查了學生對實驗的分析能力,學生對吸熱公式Q=cm△t要會熟練應用.要掌握控制變量法的應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如圖所示電路,當開關閉合時,兩燈都發(fā)光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小華在觀看臺球比賽時發(fā)現:有時運動的白球去撞擊一個靜止的球后,白球會立即靜止在碰撞時的位置,而被撞的球似乎接替了白球,沿白球原來的運動方向,以幾乎相同的速度向前運動,稱之為速度“交換”,如圖甲所示.

小華想:白球碰撞后立即靜止,被撞的球是以白球撞前相同大小的速度運動出去的嗎?
通過了解和初步實驗,小華發(fā)現只有當體積和質量均相同的兩球,而且球心在同一直線上相碰時,才可能出現上述現象.為進一步探究,她設計了下述實驗方案:
將一個兩端翹起、中間水平的軌道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取兩個相同的臺球A、B,將B球靜置于軌道的水平部分,A球置于軌道左端斜面上某處,測出該點到水平桌面的高度h1,如圖乙所示,釋放A球,撞擊后,A球靜止,B球向前運動并沖上軌道右端斜面能到達的最高點,測出該點的高度h2.通過比較h2與h1的大小關系即可做出判斷.
請你回答以下問題:
(1)A球從斜面滑下的過程中,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2)B球由靜止變?yōu)檫\動是因為B球在碰撞中獲得了動能.
(3)已知重力勢能的計算公式為EP=mgh,動能的計算公式為Ek=12mv2
若軌道光滑,則碰撞前瞬間A球運動速度的表達式VA=2gh1;若h2=h1,則說明B球被撞后開始運動的速度VB=VA(選填“>”、“=”或“<”).
(4)在實際實驗中,測出的h2總小于h1,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軌道不光滑(或碰撞時有能量損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如圖是探究“物體的動能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示意圖.
(1)該實驗是通過觀察B移動的距離來比較物體A的動能大�。�
(2)實驗中物體的速度是指碰前A(選填“碰前A”、“碰后A”、“碰前B”或“碰后B”)的速度,它是通過改變物體的高度(選填“高度”或“質量”)來改變的.
(3)若在實驗中,由于木板較短,物體B碰后滑出木板,在不改變原有器材的情況下如何保證碰后物體B能始終在木板上滑行?方法是降低A的高度.
(4)若水平面絕對光滑,物體B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實驗桌上有如下器材:電壓恒定的電源一個,電壓表一塊,阻值已知的定值電阻R0和阻值未知的待測電阻Rx,開關兩個,導線若干.
(1)老師讓同學們利用上述器材測量Rx的阻值,請你設計一下可能的電路圖(至少畫出兩種);

(2)小紅自己設計出電路后,連接了部分實驗電路,如圖所示.此電路的要求是:只閉合開關S和S1時,電壓表測量的是電阻R0兩端的電壓U1,只閉合開關S和S2時,電壓表測量的是電源電壓U2
①請你根據小紅的設計要求只添加一根導線完成如圖所示的實驗電路圖的連接;
②畫出實驗電路圖;
③寫出Rx的表達式Rx=U2U1U1R0.(用U1,U2和R0表示)

(3)小剛同學利用其中一部分器材測量Rx的阻值,他連接的電路如圖所示,實驗開始,小剛發(fā)現在閉合開關S1后,再閉合或斷開開關S2,電壓表的示數始終未U不變,檢查后發(fā)現電路元件、導線均完好,因為無法測得第二個電壓值,使得實驗無法完成.
①請你改動一根導線的連接位置,幫助小剛順利完成實驗(在需要改動的導線上畫“×”,并畫出導線改動后的連接位置);
②畫出電路改正后所對應的電路圖;
③只閉合開關S1時,電壓表的示數為U1,閉合開關S1和S2時,電壓表的示數為U2,請你寫出待測電阻的表達式:Rx=U1U2U1R0.(用U1,U2和R0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如圖所示的電路中,燈泡L1、L2分別標有“6V 3.6W”和“12V 6W”的字樣(不考慮溫度對燈絲電阻的影響).開關閉合后要使其中一只燈正常發(fā)光,另一只燈泡不會燒壞,甲圖中電壓表最大示數為17V,沒有正常發(fā)光的燈的實際功率為2.5 W;乙圖中,電流表最大示數為0.25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觀察身邊的物理現象下列估測最接近實際的是( �。�
A.我們所用物理教材的寬度約為50cmB.中學生身高1.68m
C.一只雞蛋的質量大約是0.5kgD.人步行的速度約0.1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研究性實驗:各種各樣的鏡子
(1)小組首先回顧了幾個重要的探究:
探究平面鏡成像時,尋找蠟燭像的時候,用到物理學中等效法.(控制變量/轉換/等效)
(2)小馬發(fā)現金屬圖釘的光亮表面可以看成是一種稱作凸面鏡的光學鏡子,于是他對凸面鏡探究如下:
①他用多支激光手電筒正對著一只凸面鏡照射時,情況如圖所示,可見凸面鏡對光線有發(fā)散(填“會聚”或“發(fā)散”)作用.
②小馬設計如下方案研究凸面鏡成的像:
器材;透明弧形(球冠形)玻璃、光屏、長短不同的多支蠟燭、光具座.
步驟:在光具座上,在透明弧形玻璃前某位置放一支點燃的蠟燭,先用光屏進行像的承接;然后再選擇另一支與這個像長短一樣的蠟燭,放在玻璃后面,與像的位置重合.改變蠟燭的位置做多次實驗
實驗記錄如下:
蠟燭離弧形玻璃的距離光屏上的像玻璃后的像
很近縮小正立
較遠縮小正立
很遠縮小正立
(3)小馬得出結論:凸面鏡只能成虛(虛/實)像.
(4)凸面鏡的主要優(yōu)點是:相同面積的凸面鏡比平面鏡觀察到的范圍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某同學在做“比較不同物質吸熱能力”的實驗時,使用電加熱器給水和食用油加熱.
(1)實驗中,水和食用油的質量應該相同(選填“相同”或“不相同”),電加熱器的規(guī)格應該相同(選填“相同”或“不相同”).電加熱器每秒鐘放出的熱量是一定的,實驗時應該把電加熱器的加熱頭完全浸沒(填“完全浸沒”或“部分浸沒”)在液體中,這種做的目的是讓電加熱器放出的熱量完全被液體吸收.
(2)該同學是根據加熱時間的長短來判斷吸收熱量的多少的.
(3)實驗完成之后,該同學又用電加熱器給另外的A、B兩杯液體加熱,由測得的數據畫出溫度-時間圖象如圖乙,如果A、B液體的質量相同,則B液體的吸熱能力較強;如果A、B液體是同種液體,則B液體的質量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