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題目】水是一種資源,也是一種能源。古代勞動人民巧妙地利用水來開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給石頭打一個洞,再往洞里灌滿水并封實,待晚上降溫,水結冰后石頭就裂開了(冰的密度比水的。。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石頭裂開后密度減小

B.該方法利用水結冰后質量變大,體積增大而使石頭裂開

C.石頭裂開后密度增大

D.該方法利用水結冰后質量不變,體積增大而使石頭裂開

【答案】D

【解析】

試題分析: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屬性,與物體的位置、形狀、狀態(tài)無關;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這種物質的密度.密度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同種物質密度相同,不同物質密度一般不同.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相同,它不隨物體自身的質量或體積的變化而變化,所以石頭的密度不變.故AC均錯誤.結成冰后,狀態(tài)改變,密度減小,根據(jù)公式得,,所以體積變大,但是質量不變,由于體積變大,所以使石頭裂開,故B錯誤,D正確.故選D.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密度為ρ、厚度為d、邊長為L的均勻正方形薄板靜止在水平桌面上,其右端與桌子邊緣相平.板與桌面間的光滑程度不變,現(xiàn)用水平力向右推薄板使其運動,在推薄板的過程中薄板對桌面的壓力F、壓強p和摩擦力f的變化情況是( )

A.p、F、f均不變

B.p大小由ρdg增大為ρdg,F(xiàn)不變、f變大

C.F大小由ρL2dg減小為ρL2dg,p不變、f變小

D.p大小由ρdg增大為ρdg,F(xiàn)、f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個小孩用20N的水平推力推桌子,桌子未被推動,則桌子受到的摩擦力:( )

A. 大于20N B. 等于20N C. 小于20N D. 以上均有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是小麗家廚房安裝的一個小廚寶。小廚寶利用水箱儲水,加熱一段時間后,擰開水龍頭就會有熱水流出。其相關參數(shù)如下表所示。

產品名稱

儲水式小廚寶

額定電壓

220V

額定功率

1200W

最高溫度

75℃

額定容量

6.0L

1)小廚寶正常工作時的電阻是多大?(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2)要把滿箱水從15℃加熱到38℃,需要吸收多少熱量?小廚寶正常工作時至少需要加熱多長時間?

3)小麗了解到有另一種速熱式電熱水器,額定功率為5000W。冷水流經速熱式電熱水器時,很快就可流出達到預設溫度的熱水。小麗家的電能表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10A,通過計算說明在她家的電路中能否安裝這種電熱水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1)圖1中,物體的長度為 cm;

2)圖2中,溫度計的示數(shù)為 ℃.

3)如圖,讓一束太陽光通過棱鏡射到白屏上,屏上標出了三個區(qū)域,其中能讓溫度計示數(shù)明顯升高的區(qū)域是 ;能識別人民幣真?zhèn)蔚膮^(qū)域應該是 。(選填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人騎著一輛普通自行車,在平直公路上以某一速度勻速行駛,若人和車所受的阻力為20N,則通常情況下,騎車人消耗的功率最接近( )
A.1W
B.10W
C.100W
D.100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實驗裝置。

(1)在實驗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進行實驗,是利用了玻璃板的 (填物理屬性的名稱),從而能 ;手指放在蠟燭 (選填“A”或“B”)的燭芯頂部不會被燒痛。

(2)實驗中,在確定蠟燭B和蠟燭A的像是否重合時,人眼的觀察位置應該是 (選填a.“直接觀察玻璃板后蠟燭B”b.“在玻璃板前蠟燭A這一側不同的位置”或c“直接觀察光屏”,下同);在判斷平面鏡中成的像是實像還是虛像時,移走蠟燭B,在其像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后,人眼的觀察位置應該是

(3)取兩個同樣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和物體 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做法是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 氣墊船利用壓縮空氣使船體與水面脫離接觸

B. 給門軸上的合頁加潤滑劑

C. 剎車時用力捏自行車的手閘

D. 自行車的前后輪都安裝在滾動軸承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目前光污染越來越嚴重,其中白亮污染是最普遍的一類光污染.建筑物的玻璃幕墻、釉面磚墻、磨光大理石等都能造成白亮污染,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 )

A. 光的反射 B. 太陽光是白光

C. 光的色散 D. 光沿直線傳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