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①,兩個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頂點及一條直角邊重合,∠CAO=30°,OA=6cm.
(1)求OC的長;
(2)如圖②,將△ACB繞點C逆時針旋轉(zhuǎn)30°到△A′CB′的位置,求點A到點A′所經(jīng)過的路徑的長.

解:(1)在Rt△AOC中,
∵∠ACO=90°,∠CAO=30°,OA=6cm,
∴OC=OA=×6=3(cm).

(2)在Rt△AOC中,
∵∠ACO=90°,∠CAO=30°,OA=6cm,
∴AC=3(cm).
根據(jù)題意,得=(cm).
分析:(1)利用三角函數(shù)值可直接求出OC的長度.
(2)本題只需求出AC的長即可確定旋轉(zhuǎn)半徑,從而利用弧長公式即可求出旋轉(zhuǎn)的路徑.
點評:本題考查了旋轉(zhuǎn)的性質(zhì)及弧長的計算,有一定的難度,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根據(jù)題意利用三角形的知識求出線段的長度,然后解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在數(shù)學活動課上,老師要求同學們先做下面的“循環(huán)分割”操作,然后再探索規(guī)律:
如圖1,是一等腰梯形紙片,其腰長與上底長相等,且底角分別60°和120°,按要求開始操作(每次分割,紙片均不得留有剩余);
精英家教網(wǎng)
第1次分割:將原等腰梯形紙片分割成3個等邊三角形;
第2次分割:將上次分割出的一個等邊三角形分割成3個全等的等腰梯形,然后將剛分割出的一個等腰梯形分割成3個等邊三角形;
以后按第2次分割的方法進行下去…請解答下列問題:
(1)請你在圖2中畫出前兩次分割后的圖案;
(2)若原等腰梯形的面積為a,請你通過操作、觀察,將第2次,第3次分割后所得的一個最小等邊三角形的面積分別填入下表:
 
分割次數(shù)(n) 1 2 3
一個最小等邊三角形的面積(S)
1
3
a
   
(3)請你猜想,分割所得的一個最小等邊三角形面積S與分割次數(shù)n有何關系?(請直接用含a的式子表示,不需寫推理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7、如圖為一直棱柱,其中兩底面為全等的梯形,其面積和為16;四個側(cè)面均為長方形,其面積和為45.若此直棱柱的體積為24,則所有邊的長度和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圖為一直棱柱,其中兩底面為全等的梯形,其面積和為16;四個側(cè)面均為長方形,其面積和為45.若此直棱柱的體積為24,則所有邊的長度和為


  1. A.
    30
  2. B.
    36
  3. C.
    42
  4. D.
    4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在數(shù)學活動課上,老師要求同學們先做下面的“循環(huán)分割”操作,然后再探索規(guī)律:
如圖1,是一等腰梯形紙片,其腰長與上底長相等,且底角分別60°和120°,按要求開始操作(每次分割,紙片均不得留有剩余);

第1次分割:將原等腰梯形紙片分割成3個等邊三角形;
第2次分割:將上次分割出的一個等邊三角形分割成3個全等的等腰梯形,然后將剛分割出的一個等腰梯形分割成3個等邊三角形;
以后按第2次分割的方法進行下去…請解答下列問題:
(1)請你在圖2中畫出前兩次分割后的圖案;
(2)若原等腰梯形的面積為a,請你通過操作、觀察,將第2次,第3次分割后所得的一個最小等邊三角形的面積分別填入下表:
分割次數(shù)(n)123
一個最小等邊三角形的面積(S)數(shù)學公式a
(3)請你猜想,分割所得的一個最小等邊三角形面積S與分割次數(shù)n有何關系?(請直接用含a的式子表示,不需寫推理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1年臺灣省第一次中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為一直棱柱,其中兩底面為全等的梯形,其面積和為16;四個側(cè)面均為長方形,其面積和為45.若此直棱柱的體積為24,則所有邊的長度和為( )

A.30
B.36
C.42
D.48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