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中學九年級有190名學生準備給山區(qū)60名貧困學生每人捐贈一件學習用品,包括鋼筆、文具盒、書包三種,由于同學們的零花錢有限,只好2人合買一支鋼筆,4人合買一個文具盒,5人合買一個書包(每人只參加合買一件用品),每支鋼筆、每個文具盒、每個書包的價格分別為3元,5元、12元.
(1)如果規(guī)定書包10個,則應準備鋼筆多少支?文具盒多少個?
(2)如果鋼筆、文具盒、書包各x支、y個、z個,用含z的代數(shù)式表示x、y;
(3)如果總捐款<376元,但>364元,三種文具各應準備多少?
分析:(1)首先找出題中的等量關系即①三江中學九年級準備捐款的人數(shù)為190人,②受捐的貧困學生人數(shù)為60人,然后列出方程組從而解決問題;
(2)本題由題意列出方程組為
x+y+z=60
2x+4y+5z=190
,然后用含有z的代數(shù)式表示出x和y;(3)先由題意找出不等關系即總捐款<376元,但>364元,列出不等式組解出即可.
解答:解:(1)設應準備鋼筆x支,文具盒y個,由題意,
10+x+y=60
2x+4y+5z=190
,
解得
x=30
y=20

∴如果規(guī)定書包10個,則應準備鋼筆30支,文具盒20個.
(2)依題意可得:
x+y+z=60
2x+4y+5z=190

解得
x=25+
1
2
z
y=35-
3
2
z

(3)364<12z+3(25+
1
2
z)+5(35-
3
2
z)<376,
解得19<z<21,
∵z是整數(shù),
∴z=20,則y=5,x=35,
即應準備鋼筆35支,文具盒5個和20個書包.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應用及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應用,讀懂題意,將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事件用數(shù)學思想進行求解,轉化為方程和不等式的問題求解,使過程變得簡單.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實驗中學為了了解今年參加中招考試九年級300名學生的體育成績,特對學生參加課外鍛煉的情況進行了摸底,隨機對九年級30名學生一周內平均每天參加課外鍛煉的時間進行了調查,結果如下:(單位:分鐘)
精英家教網(wǎng)
(1)補全頻數(shù)分布表和頻數(shù)分布直方圖.
精英家教網(wǎng)
(2)填空:在這個問題中,總體是
 
,樣本是
 

由統(tǒng)計分析得,這組數(shù)據(jù)的平均數(shù)是39.37(分),眾數(shù)是
 
,中位數(shù)是
 

(3)如果描述該校300名學生一周內平均每天參加課外鍛煉時間的總體情況,你認為用平均數(shù)、眾數(shù)、中位數(shù)中的哪一個量比較合適?
(4)估計實驗中學九年級有多少名學生,平均每天參加課外鍛煉的時間多于30分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2•湛江模擬)某中學對九年級同學上學方式的情況進行抽樣調查,所制作的條形圖和扇形統(tǒng)計圖如圖所示,請你根據(jù)圖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問題:
(1)求樣本人數(shù),并將條形統(tǒng)計圖補充完整;
(2)若該中學九年級有800名學生,試估計該年級乘車上學的學生人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0-2011學年浙江省溫州市中考模擬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某中學九年級有100名學生參加了數(shù)學競賽.已知競賽成績都是整數(shù),試題滿分為150分,參賽學生的成績統(tǒng)計情況如下圖:

請根據(jù)以上信息完成下列問題:

(1)將該統(tǒng)計圖補充完整;

(2)競賽成績的中位數(shù)落在上表中的          分數(shù)段內;

(3)若80分以上 (含80分)的考生均可獲得不同等級的獎勵, 該校參加競賽的學生獲獎率為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三江中學九年級有190名學生準備給山區(qū)60名貧困學生每人捐贈一件學習用品,包括鋼筆、文具盒、書包三種,由于同學們的零花錢有限,只好2人合買一支鋼筆,4人合買一個文具盒,5人合買一個書包(每人只參加合買一件用品),每支鋼筆、每個文具盒、每個書包的價格分別為3元,5元、12元.
(1)如果規(guī)定書包10個,則應準備鋼筆多少支?文具盒多少個?
(2)如果鋼筆、文具盒、書包各x支、y個、z個,用含z的代數(shù)式表示x、y;
(3)如果總捐款<376元,但>364元,三種文具各應準備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