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西城區(qū)二模)如圖,在直角坐標系內(nèi)有點P(1,1)、點C(1,3)和二次函數(shù)y=-x2
(1)若二次函數(shù)y=-x2的圖象經(jīng)過平移后以C為頂點,請寫出平移后的拋物線的解析式及一種平移的方法;
(2)若(1)中平移后的拋物線與x軸交于點A、點B(A點在B點的左側),求cos∠PBO的值;
(3)在拋物線上是否存在一點D,使線段OC與PD互相平分?若存在,求出D點的坐標;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分析:(1)根據(jù)平移只改變圖形的位置,不改變圖形的形狀與大小,利用頂點式解析式寫出平移后的拋物線解析式即可,根據(jù)頂點從坐標原點到點C寫出平移方法;
(2)令y=0,求出點A、B的橫坐標,過點P作PM⊥x軸于點M,從而求出BM、PM的長度,再根據(jù)勾股定理求出PB的長度,最后根據(jù)余弦的定義列式求解即可;
(3)存在.根據(jù)互相垂直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可以證明當點D為拋物線與y軸的交點時,四邊形OPCD正好是平行四邊形.
解答:解:(1)平移后以C為頂點的點拋物線解析式為y=-(x-1)2+3,
所以一種移動方式是將y=-x2向右平移一個單位長度,再向上平移三個單位長度;

(2)由(1)知移動后的拋物線解析式為y=-(x-1)2+3=x2+2x+2.
令-x2+2x+2=0,
解出x1=1-
3
,x2=1+
3

連接PB,過點P作PM⊥x軸于點M,
∴BM=
3
,PM=1,
根據(jù)勾股定理,PB=
BM2+PM2
=
3
2
+12
=2,
∴cos∠PBO=
BM
PB
=
3
2
;

(3)存在這樣的點D.
理由如下:欲使OC與PD互相平分,
只要使四邊形OPCD為平行四邊形,
由題設知,PC∥OD,
又PC=2,PC∥y軸,
∵點D在y軸上,
∴OD=2,
即D(0,2).
又點D(0,2)在拋物線y=-x2+2x+2上,
故存在點D(0,2),
即OD與PC平行且相等,使線段OC與PD相互平分.
點評:本題綜合考查了二次函數(shù)的問題,有平移變換的性質(zhì),拋物線與y軸的交點問題,勾股定理,余弦的定義,平行四邊形的性質(zhì),綜合性較強但難度不大,計算后利用數(shù)據(jù)的關系得解比較巧妙.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07•西城區(qū)二模)已知二次函數(shù)y=ax2+bx+c的圖象如圖所示,下列結論:
①a+b+c>0;②b2-4ac>0;③abc<0;④2a+b>0
其中正確結論的個數(shù)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07•西城區(qū)二模)若等邊△ABC的邊長為6cm長,內(nèi)切圓O分別切三邊于D、E、F,則陰影部分的面積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07•西城區(qū)二模)如圖,在Rt△ABC中,斜邊AB=8,∠B=60°,將△ABC繞點B旋轉60°,頂點C運動的路線長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07•西城區(qū)二模)如圖,已知AD∥EG∥BC,且AC∥EF,記∠EFB=α,則圖中等于α的角(不包含∠EFB)的個數(shù)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07•西城區(qū)二模)估算
24
+3的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