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方形ABCD內(nèi)有一點P,已知PA=1,PB=2,PC=3,PA,PC不在一條直線上,則∠APB=    °.
【答案】分析:本題可通過旋轉(zhuǎn)求解,以B為圓心,把BCP逆順時針方向轉(zhuǎn),使BC與AB重合,點P落在點Q上,連接QP,可得BQ=BP=2,AQ=PC=3,∠CPB=∠ABQ,∴∠QBP=90°?QP=,∠QPB=45°,在三角形APQ中AP=1,AQ=3,QP=2可得∠APQ=90°,∠APB=∠APQ+∠QPB=135°
解答:解:以B為圓心,把BCP逆時針方向轉(zhuǎn),使BC與AB重合.
點P落在點Q上,連接QP,可得BQ=BP=2,AQ=PC=3,∠CBP=∠ABQ,
∴∠QBP=90°
繼而可得QP=2,∠QPB=45°
在三角形APQ中,AP=1,AQ=3,QP=2,即AP2+QP2=AQ2
∴∠APQ=90°所以∠APB=∠APQ+∠QPB=90°+45°=135°
∴答案為135°
點評:本題的關鍵在與三角形的旋轉(zhuǎn),然后通過旋轉(zhuǎn)前后角度和邊長不變求解一些角的度數(shù).旋轉(zhuǎn)思想在數(shù)學做題中有很大作用,同學們要注意掌握.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材料:
小偉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如圖1,在正三角形ABC內(nèi)有一點P,且PA=3,PB=4,PC=5,求∠APB的度數(shù).
小偉是這樣思考的:如圖2,利用旋轉(zhuǎn)和全等的知識構造△AP′C,連接PP′,得到兩個特殊的三角形,從而將問題解決.
請你回答:圖1中∠APB的度數(shù)等于
150°
150°

參考小偉同學思考問題的方法,解決下列問題:
(1)如圖3,在正方形ABCD內(nèi)有一點P,且PA=2
2
,PB=1,PD=
17
,則∠APB的度數(shù)等于
135°
135°
,正方形的邊長為
13
13
;
(2)如圖4,在正六邊形ABCDEF內(nèi)有一點P,且PA=2,PB=1,PF=
13
,則∠APB的度數(shù)等于
120°
120°
,正六邊形的邊長為
7
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請閱讀下列材料?:
問題:如圖1,在等邊三角形ABC內(nèi)有一點P,且PA=2,PB=
3
,PC=1.求∠BPC度數(shù)的大小和等邊三角形ABC的邊長.
李明同學的思路是:將△BPC繞點B順時針旋轉(zhuǎn)60°,畫出旋轉(zhuǎn)后的圖形(如圖2).連接PP′,可得△P′PB是等邊三角形(可證),而△PP′A又是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證).所以∠AP′B=150°,而∠BPC=∠AP′B=150°.進而把AB放在Rt△APB(可證得)中,用勾股定理求出等邊△ABC的邊長為
7
.問題得到解決.?
[思路分析]首先仔細閱讀材料,問題中小明的做法總結起來就是通過旋轉(zhuǎn)固定的角度將已知條件放在同一個(組)圖形中進行研究.旋轉(zhuǎn)60度以后BP就成了BP′,PC成了P′A,借助等量關系BP′=PP′,于是△APP′就可以計算了.
解決問題:
請你參考李明同學旋轉(zhuǎn)的思路,探究并解決下列問題:
如圖3,在正方形ABCD內(nèi)有一點P,且PA=
5
,BP=
2
,PC=1.求∠BPC度數(shù)的大小和正方形ABCD的邊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在正方形ABCD內(nèi)有一折線段,其中AE⊥EF,EF⊥FC,并且AE=6,EF=8,F(xiàn)C=10,則正方形與其外接圓之間形成的每個弓形的面積為
20π-40
20π-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在正方形ABCD內(nèi)有兩條相交線段MN、EF,M、N、E、F分別在邊AB、CD、AD、BC上,若MN⊥EF,MN=10cm,則EF=
10
10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問題】如圖甲,在等邊三角形ABC內(nèi)有一點P,且PA=2,PB=
3
,PC=1,求∠BPC度數(shù)的大小和等邊三角形ABC的邊長.
【探究】解題思路是:將△BPC繞點B逆時針旋轉(zhuǎn)60°,如圖乙所示,連接PP′.
(1)△P′PB是
 
三角形,△PP′A是
 
三角形,∠BPC=
 
°;
(2)利用△BPC可以求出△ABC的邊長為
 

【拓展應用】
如圖丙,在正方形ABCD內(nèi)有一點P,且PA=
5
,BP=
2
,PC=1;
(3)求∠BPC度數(shù)的大小;
(4)求正方形ABCD的邊長.
精英家教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