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時,等于

[  ]

A.
B.
C.-2
D.
答案:D
解析:

原式

應選D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3、△ABC是等邊三角形,點D是射線BC上的一個動點(點D不與點B、C重合),△ADE是以AD為邊的等邊三角形,過點E作BC的平行線,分別交射線AB、AC于點F、G,連接BE.
(1)如圖(a)所示,當點D在線段BC上時.
①求證:△AEB≌△ADC;
②探究四邊形BCGE是怎樣特殊的四邊形?并說明理由;
(2)如圖(b)所示,當點D在BC的延長線上時,直接寫出(1)中的兩個結論是否成立;
(3)在(2)的情況下,當點D運動到什么位置時,四邊形BCGE是菱形?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①,已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點D是BC的中點.作正方形DEFG,使點A,C分別在DG和DE上,連接AE,BG.
(1)試猜想線段BG和AE的數(shù)量關系,請直接寫出你得到的結論;
(2)將正方形DEFG繞點D逆時針方向旋轉一定角度后(旋轉角度大于0°,小于或等于360°),如圖②,通過觀察或測量等方法判斷(1)中的結論是否仍然成立?如果成立,請予以證明;如果不成立,請說明理由;
(3)若BC=DE=2,在(2)的旋轉過程中,當AE為最大值時,求AF的值.精英家教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如圖,在梯形ABCD中,AD∥BC,AD=2,BC=4,點M是AD的中點,△MBC是等邊三角形.
(1)求證: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
(2)動點P、Q分別在線段BC和MC上運動,且∠MPQ=60°保持不變.設PC=x,MQ=y,求y與x的函數(shù)關系式;
(3)在(2)中:
①當動點P、Q運動到何處時,以點P、M和點A、B、C、D中的兩個點為頂點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并指出符合條件的平行四邊形的個數(shù);
②當y取最小值時,判斷△PQC的形狀,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7、閱讀:我們把邊長為1的等邊三角形PQR沿著邊長為整數(shù)的正n(n>3)邊形的邊按照如圖1的方式連續(xù)轉動,當頂點P回到正n邊形的內部時,我們把這種狀態(tài)稱為它的“點回歸”;當△PQR回到原來的位置時,我們把這種狀態(tài)稱為它的“三角形回歸”.
例如:如圖2,

邊長為1的等邊三角形PQR的頂點P在邊長為1的正方形ABCD內,頂點Q與點A重合,頂點R與點B重合,△PQR沿著正方形ABCD的邊BC、CD、DA、AB…連續(xù)轉動,當△PQR連續(xù)轉動3次時,頂點P回到正方形ABCD內部,第一次出現(xiàn)P的“點回歸”;當△PQR連續(xù)轉動4次時△PQR回到原來的位置,出現(xiàn)第一次△PQR的“三角形回歸”.
操作:如圖3,

如果我們把邊長為1的等邊三角形PQR沿著邊長為1的正五邊形ABCDE的邊連續(xù)轉動,則連續(xù)轉動的次數(shù)
k=
3
時,第一次出現(xiàn)P的“點回歸”;連續(xù)轉動的次數(shù)k=
5
時,第一次出現(xiàn)△PQR的“三角形回歸”.
猜想:
我們把邊長為1的等邊三角形PQR沿著邊長為1的正n(n>3)邊形的邊連續(xù)轉動,
(1)連續(xù)轉動的次數(shù)k=
3
時,第一次出現(xiàn)P的“點回歸”;
(2)連續(xù)轉動的次數(shù)k=
n
時,第一次出現(xiàn)△PQR的“三角形回歸”;
(3)第一次同時出現(xiàn)P的“點回歸”與△PQR的“三角形回歸”時,寫出連續(xù)轉動的次數(shù)k與正多邊形的邊數(shù)n之間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3•孝感)如圖1,已知正方形ABCD的邊長為1,點E在邊BC上,若∠AEF=90°,且EF交正方形外角的平分線CF于點F.
(1)圖1中若點E是邊BC的中點,我們可以構造兩個三角形全等來證明AE=EF,請敘述你的一個構造方案,并指出是哪兩個三角形全等(不要求證明);
(2)如圖2,若點E在線段BC上滑動(不與點B,C重合).
①AE=EF是否總成立?請給出證明;
②在如圖2的直角坐標系中,當點E滑動到某處時,點F恰好落在拋物線y=-x2+x+1上,求此時點F的坐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