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小紅同學(xué)要測量A、C兩地的距離,但A、C之間有一水池,不能直接測量,于是她在A、C同一水平面上選取了一點B,點B可直接到達(dá)A、C兩地.她測量得到AB=80米,BC=20米,∠ABC=120°.請你幫助小紅同學(xué)求出A、C兩點之間的距離.(參考數(shù)據(jù) ≈4.6)

【答案】解:過C作CD⊥AB交AB延長線于點D,
∵∠ABC=120°,
∴∠CBD=60°,
在Rt△BCD中,∠BCD=90°﹣∠CBD=30°,
∴BD= BC= ×20=10(米),
∴CD= =10 (米),
∴AD=AB+BD=80+10=90米,
在Rt△ACD中,AC= = ≈92(米),
答:A、C兩點之間的距離約為92米.

【解析】首先過C作CD⊥AB交AB延長線于點D,然后可得∠BCD=30°,再根據(jù)直角三角形的性質(zhì)可得BD=10米,然后利用勾股定理計算出CD長,再次利用勾股定理計算出AC長即可.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C,D,E三點在直線AB上,P為直線AB外一點,PC=1,PD=2,PE=3,則點P到直線AB的距離(

A. 小于1B. 不小于1C. 大于1D. 不大于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ABC中,AD是BC邊上的中線,E是AD的中點,過點A作BC的平行線交BE的延長線于點F,連接CF.
(1)求證:AF=DC;
(2)若AB⊥AC,試判斷四邊形ADCF的形狀,并證明你的結(jié)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1,在數(shù)軸上AB兩點對應(yīng)的數(shù)分別是6,-6, CO重合,D點在數(shù)軸的正半軸上

1如圖1,CF 平分,_________

2如圖2,沿數(shù)軸的正半軸向右平移t0t3個單位后,再繞點頂點逆時針旋轉(zhuǎn)30t,平分此時記.

當(dāng)t=1, _______

猜想的數(shù)量關(guān)系,并證明;

3如圖3,開始重合,沿數(shù)軸的正半軸向右平移t0t3個單位,再繞點頂點逆時針旋轉(zhuǎn)30t,平分,此時記與此同時,沿數(shù)軸的負(fù)半軸向左平移t0t3個單位,再繞點頂點順時針旋轉(zhuǎn)30t,平分,,滿足請直接寫出t的值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OE是∠AOD的平分線,OC是∠BOD的平分線.

(1)若∠AOB=130°,則∠COE是多少度?

(2)在(1)的條件下,若∠COD=20°,則∠BOE是多少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1,長方形OABC的邊OA在數(shù)軸上,O為原點,長方形OABC的面積為12,OC邊長為3.

(1)數(shù)軸上點A表示的數(shù)為________

(2)將長方形OABC沿數(shù)軸水平移動,移動后的長方形記為O′A′B′C′,移動后的長方形O′A′B′C′與原長方形OABC重疊部分(如圖2中陰影部分)的面積記為S.

①當(dāng)S恰好等于原長方形OABC面積的一半時,數(shù)軸上點A′表示的數(shù)是多少?

  ②設(shè)點A的移動距離AA′x.

  ()當(dāng)S4時,求x的值;

  )D為線段AA′的中點,點E在線段OO′上,且OEOO′,當(dāng)點DE所表示的數(shù)互為相反數(shù)時,求x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中,過點A,0)的兩條直線分別交y軸于B、C兩點,且B、C兩點的縱坐標(biāo)分別是一元二次方程x22x3=0的兩個根.

1)求線段BC的長度;

2)試問:直線AC與直線AB是否垂直?請說明理由;

3)若點D在直線AC上,且DB=DC,求點D的坐標(biā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所有等邊三角形都相似B.有一個角相等的兩個等腰三角形相似

C.所有直角三角形都相似D.所有矩形都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y+1x成正比例,則yx_____函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