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一個池塘的生態(tài)系統,池塘內有水草、浮萍、水綿、魚、蝦等生物。
(1)在此生態(tài)系統中,生產者是_______________(3種),消費者是___________(2種)。在該生態(tài)系統中,沒有畫出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
(2)魚進行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最終來自_________,能量沿食物鏈和__________傳遞。
(3)如向池塘中投放一些黑魚(肉食性),則池塘中小魚的數量將會____________。如果
該生態(tài)系統受到DDT的污染,那么體內積存DDT最多的生物會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水草、浮萍、水綿魚、蝦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太陽光食物網減少黑魚
【解析】
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又分為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和分解者(細菌、真菌)。生態(tài)系統中所有生物的能量最終來自太陽光能,能量和物質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進行傳遞。放入魚后,形成的食物鏈:水生植物→蝦→小魚→黑魚,所以小魚的量會減少;DDT是劇毒物質,在生物體內不易被排出也不易分解,隨著食物鏈逐級積累。由于生態(tài)系統具有自我調節(jié)能力,一段時間后各種生物的量又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并儲存能量是生物的食物和能量來源。據此可以解答本題.
(1)生態(tài)系統由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組成,圖中水草、浮萍、水綿屬于植物為生產者,魚、蝦 是動物為消費者,所以還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生態(tài)系統中所有生物的能量最終來自太陽光能,能量和物質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逐級遞減傳遞。因此,)魚進行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最終來自太陽能,能量沿食物鏈和食物網傳遞。
(3)放入黑魚后,存有這樣的食物鏈:水生植物→蝦→小魚→黑魚,所以小魚的量會減少;DDT是劇毒物質,在生物體內不易被排出也不易分解,隨著食物鏈逐級積累,所以黑魚的營養(yǎng)級別最高,體內的DDT的含量最多。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肋間肌和膈肌與呼吸運動的關系”實驗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肋間肌收縮、膈肌收縮,呼氣B.肋間肌舒張、膈肌舒張,吸氣
C.肋間肌收縮、膈肌收縮,吸氣D.肋間肌收縮、膈肌舒張,呼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經過近兩年時間的學習,初中階段的生物學課程即將結業(yè)。通過不斷學習和動手實驗,我們已經能夠利用所學知識,解釋一些常見的生物學現象。如下圖中,甲圖為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結構模式圖;乙圖為人體眼球結構模式圖。請結合兩圖及相關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在觀察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實驗中,制作臨時裝片用的是清水,但觀察到的細胞都能保持正常形狀。這主要是中圖中[ ]______起到的支持作用。
(2)染色后,細胞各基本結構顏色深淺不同,你會發(fā)現甲圖中[ ]______著色最深,其原因是里面有______。
(3)能觀察到顯微鏡下的細胞結構,是通過調節(jié)粗、細準焦螺旋,使清晰的物像落在了乙、圖中眼球的[ ]______上,刺激上面的感光細胞產生神經沖動,并將神經沖動通過視神經傳到大腦皮層的______,形成了視覺。
(4)患近視的小明擔心看不清顯微鏡中的物像,一直不敢摘掉眼鏡。根據你現在的知識和經驗知道:一般近視患者摘掉眼鏡后,______(填“能”或“不能”)觀察到清晰物像。
(5)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和動物細胞的細胞核外面都有核膜包被,與細胞質之間具有明顯的界限,這樣的細胞稱為______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2018年5月,在一顆七千年前的牙齒化石中,科學家檢測到乙肝病毒DNA的部分區(qū)段。
(1)七千年前乙肝病毒與現在乙肝病毐的DNA存在差別,這種差別說明乙肝病毒在繁殖過程中存在_______現象。
(2)預防傳染病流行的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人群,我國新生兒都要注射乙肝疫苗,這屬于上述措施中的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這三幅圖片是唐山市的南湖公園。這里曾經是一片平原(圖1),后因地下采煤塌陷,土地無法利用,變成一片廢墟(圖2)。后經唐山人民綜合整治,建成了國家級的城市濕地公園(圖3)。唐山市的南湖公園獲得了“迪拜國際改善居住環(huán)境最佳范例獎”。依據以下資料,回答下述問題:
(1)人類的活動對環(huán)境既能產生___________影響,又能產生 ___________影響。
(2)由圖1到圖2,主要是_____________資源破壞。
(3)如果把圖3中的南湖公園看做一個生態(tài)系統的話,應叫做__________生態(tài)系統。
(4)通過以上資料,你認為如何做才能保護環(huán)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請你參與“土壤濕度對蚯蚓生活的影響”的探究實驗:如圖,制作一個箱子,以箱子內中線為界,一邊放潮濕的土壤,另一邊放相同高度干燥的土壤,然后放進20條狀況相同的蚯蚓,蓋上紙板。三天后檢查箱子內中線兩邊的蚯蚓,注意作好觀察記錄。
(1)蚯蚓屬于_____動物,因身體有許多彼此相似的_____組成而得名,靠___協助運動。
(2)請你作出假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這個實驗的變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的實驗結果:蚯蚓聚集在________(填“潮濕”或“干燥”)土壤的一邊。
(5)你的解釋是蚯蚓的呼吸靠濕潤的__________來完成。
(6)如果讓你探究“光照對蚯蚓生活的影響”時,你應該設置實驗的變量為 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做實驗是學習生物學的重要方法�;卮鹣聢D有關實驗的問題。
(1)在“測定植物的蒸騰作用”實驗(圖甲)中照光3h后,觀察到B裝置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
(2)在“觀察種子的形態(tài)和結構”實驗(圖乙)中發(fā)現蠶豆和玉米種子的大小形狀、顏色各不一樣,但基本結構相同,都具有_______。
(3)在“觀察鳥卵結構”實驗(圖丙)中,先用放大鏡觀察③卵殼,然后將鳥卵的鈍端向上,敲碎和剝去卵殼,撕破外卵殼膜,可以看見(_______)_______。剪破內卵殼膜,將里面的物質倒入培養(yǎng)皿進行觀察。結構(_______)_______是胚胎發(fā)育的部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