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表示人的受精及胚胎發(fā)育過程,請據(jù)圖回答:
(1)A是 ,它的染色體數(shù)目是體細胞的 。
(2)B是 _________,C是 _________,C的染色體數(shù)目是 ________。
(3)親代的遺傳物質是通過 _____________ 傳給子代的。
(4)D表示 __________ 過程。胎兒通過 __________ 和臍帶從母體獲得營養(yǎng)。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和乙分別是菜豆種子的結構及其萌發(fā)成幼苗各階段的示意圖,下列相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條件適宜時,結構1和3分別發(fā)育成葉和莖
B. a→d階段,菜豆種子必須要有陽光和氧氣
C. 結構4是胚乳,d→e階段中,其中的有機物減少
D. 1、2、3、4共同構成胚,胚是由受精卵發(fā)育來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小麥種子,請回答:
(1)③ ④ ⑤ ⑥ ,它們共同構成了的 。其中⑥的作用是 .
(2)②是 它的作用是 .
(3)從植物體的結構層次來看,小麥種子屬于一個( )
A.細胞 | B.組織 | C.器官 | D.植物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是五種植物體部分結構圖,據(jù)圖回答:
(1)將圖中序號所代表的植物體結構名稱填寫在下面相對應的橫線上:[1]_________;[2]________ .
(2)上述植物中,結構最簡單的植物是________(填序號),可作為監(jiān)測空氣污染程度指標的植物是________(填序號).
(3)依靠孢子繁殖后代的有________(填序號)依靠種子繁殖后代的有________(填序號).
(4)[4]與[5]相比較,在結構構成上的最大的不同是________ .
(5)與原核細胞相比較,這些植物的細胞最突出的結構特點是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玉米是原產南美的一種糧食作物,現(xiàn)在在我國北方地區(qū)廣泛種植.如圖1表示一粒玉米萌發(fā)成幼苗的過程,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玉米是雌雄同株植物,其傳粉方式為 ;每粒玉米都是由 發(fā)育而來,玉米幼苗是由 發(fā)育而來.
(2)將30粒經過清水浸泡的玉米種子平均分成3組,分別做如下處理:
組別 | 1 | 2 | 3 |
處理方式 | 將胚乳全部切掉 | 將胚乳切掉一半 | 不做處理 |
幾天后,第1組種子沒有萌發(fā),第2組種子萌發(fā)長成的幼苗纖弱,第3組種子萌發(fā)長成的幼苗健壯,這說明 .
(3)圖2是玉米種子在萌發(fā)成幼苗過程中,細胞干重變化的曲線,其中BC段曲線上升的原因是幼苗進行了 .
(4)將一株玉米幼苗放入盛有清水的小燒杯中,在燒杯中滴加油滴,讓油滴鋪滿水面,再將燒杯放入廣口瓶中,蓋上玻璃片,如圖3所示.
(5)圖4是單株玉米光合作用強度與種植密度的關系曲線圖,從圖中可以看出,與D點相比,E點單株光合強度明顯減弱,原因是 .此圖給我們的啟示是,栽培農作物時要注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屬于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是( )
A.內蒙古草原的全部動物 B.長江里的全部魚
C.長白上林區(qū) D.神龍架林區(qū)的全部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動,設計了以下實驗裝置。據(jù)圖分析回答(注:氫氧化鈉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1)首先將甲、乙兩裝置放在黑暗處一晝夜,然后將甲、乙兩裝置放在光下照射幾個小時,從甲裝置和乙裝置中各取一片葉,經酒精脫色后,滴加碘液,變藍色的是______裝置中的葉片。此實驗現(xiàn)象說明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如果乙裝置中的清水換成了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乙裝置必須放在_________的環(huán)境中,以防止植物進行光合作用。
(3)在實驗過程中,玻璃罩內壁出現(xiàn)的水珠主要來自植物的_________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對圖所示枝條和枝芽結構的敘述,錯誤的是
A. 從芽的著生位置劃分,a為頂芽,b、c為側芽
B. 枝條d是由枝芽中2發(fā)育而來的
C. 著生在葉腋處的結構有b、c
D. 芽b的長勢強于芽a的長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