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生命起源的第二階段形成的物質有( )
A.二氧化碳與氫氣
B.水蒸氣與氧氣
C.氨基酸與甲烷
D.蛋白質與核酸
【答案】D
【解析】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過程分為四個階段,如圖所示:
其中第①階段是在原始大氣中完成的,后三個階段都是在原始海洋中進行的.最具有決定意義的階段是第④階段.
由圖可知:生命起源的第二階段形成的物質蛋白質與核酸.
故選:D
有關生命起源的學說有很多,其中化學起源說是被廣大學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說.化學起源學說認為:原始地球的溫度很高,地面環(huán)境與現(xiàn)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電閃雷鳴,地面上火山噴發(fā)、熔巖橫流;從火山中噴出的氣體,水蒸氣、氨氣、甲烷等構成了原始的大氣層,與現(xiàn)在的大氣成分明顯不同的是原始大氣中沒有游離的氧;原始大氣在高溫、紫外線以及雷電等自然條件的長期作用下,形成了許多簡單的有機物,隨著地球溫度的逐漸降低,原始大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雨降落到地面上,這些有機物隨著雨水進入湖泊和河流,最終匯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熱湯,其中所含的有機物,不斷的相互作用,形成復雜的有機物,經(jīng)過及其漫長的歲月,逐漸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靜脈的描述正確的是
A、運輸靜脈血的血管
B、將血液從心臟輸送到身體各部位的血管
C、將血液從身體各部位輸送回心臟的血管
D、有利于血液與組織細胞充分進行物質交換的血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土壤浸出液培養(yǎng)的植物幼苗比蒸餾水中培養(yǎng)的長勢健壯,顏色鮮綠,主要的原因是
A. 土壤浸出液中有足夠的水分
B. 土壤浸出液中的水分能滿足植物生活的需要
C. 土壤浸出液中含有鎂,鎂是使葉變綠所必需的
D. 土壤浸出液中溶解的各種礦物質能滿足植物生活的需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細胞分化是指
A. 細胞體積增大的過程
B. 細胞之間相互連接的過程
C. 細胞恢復分裂能力
D. 細胞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產(chǎn)生差異的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依據(jù)生物的某些特征,對生物分出如圖三個類群,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
A.制作酸奶時用到的微生物屬于類群2
B.類群3中既有單細胞生物,又有多細胞生物
C.類群1,2,3的共同點是:都不能直接利用無機物制造有機物
D.類群1是病毒,它必須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細胞中才能生活和繁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選一盆銀邊天竺葵(銀邊部分的葉肉細胞不含葉綠素),進行如下實驗(如圖):
①將天竺葵預先放置在黑暗處48小時,再用兩片2cm×2cm不透光的黑色紙片夾在綠色部位上(圖中C處),然后把植物放在光下照射4~6小時,再剪下此葉片,并用打孔器在葉片A、B、C三個部位打下三個葉圓片.
②把葉圓片分別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經(jīng)熱水浴脫色(隔水加熱,溶解葉片中的葉綠素).
③用清水漂洗經(jīng)過脫色的葉圓片,再把葉圓片放到培養(yǎng)皿里,向葉圓片滴加碘液.
④稍停片刻,用清水沖洗掉碘液,觀察葉圓片的顏色.
請根據(jù)上述實驗步驟,回答下列問題:
(1)在實驗中,將天竺葵預先放置在黑暗處48小時,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 .
(2)A、B、C三個葉圓片中,哪一個葉圓片變成藍色,為什么? .
(3)通過比較葉圓片可以說明光合作用需要光;通過比較葉圓片可以說明光合作用需要葉綠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把如圖4支試管放在37℃溫水中10分鐘,取出后冷卻,向每支試管滴入碘液.若要探究“溫度影響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這一實驗,應選擇的兩支試管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中A,B,C,D代表人體內(nèi)不同部位的血管,a、b分別代表血液里氣體含量在人體不同部位的變化曲線.據(jù)圖分析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如果A部位是組織處,則曲線a代表血液中氧氣的變化曲線
B.如果A部位是肺泡處,則曲線b代表血液中二氧化碳的變化曲線
C.如果C部位是小腸處,則流經(jīng)小腸后的血液中氧氣減少,養(yǎng)料增多
D.如果C部位是腎臟處,則流經(jīng)腎臟后的血液中氧氣減少,代謝廢物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