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是利用天竺葵探究“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實驗操作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請你結合此實驗的操作過程,將圖中操作步驟正確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數(shù)字和箭頭表示)
(2)圖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圖⑦用黑紙片將葉片的一部分從上下兩面遮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將植物放在陽光下照射幾小時后,摘下該葉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熱,使葉片含有的____溶解于酒精中,直到葉片變成__________。
(4)脫色后滴加碘液,觀察實驗結果,變藍色的部分是_____________(填“見光部分”或 “遮光部分”)本實驗得出的結論:淀粉是光合作用的產(chǎn)物,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條件。
【答案】 ②→③→⑦→⑥→⑤→④→① 將葉片中原有的淀粉運走耗盡 形成有無光的對照實驗 葉綠素 黃白色 見光部分 光
【解析】試題分析:《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步驟:暗處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葉片→酒精脫色→漂洗加碘→觀察顏色。實驗要點: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變藍色,酒精溶解葉片中的葉綠素,關鍵是確定控制實驗變量、設置對照實驗。
(1)做“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實驗操作步驟:②把天竺葵放在黑暗處一晝夜;③用黑紙片把天竺葵葉片遮蓋一部分、放在光下照射;⑦把部分遮光的葉片摘下,去掉黑紙片;⑥把葉片放到裝有酒精的燒杯中隔水加熱;⑤用清水漂洗葉片;④滴加碘液;①顯色觀察。故圖中操作環(huán)節(jié)正確排序是②→③→⑦→⑥→⑤→④→①。
(2)圖②操作“把天竺葵放在黑暗處一晝夜”的目的是將葉片中原有的淀粉運走耗盡。這樣實驗中用碘液檢驗的淀粉只可能是葉片在實驗過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葉片在實驗前貯存。圖⑦用黑紙片將葉片的一部分從上下兩面遮蓋的目的是形成對照。目的是形成有無光的對照實驗。
(3)酒精能溶解葉綠素,將植物放在陽光下照射幾小時后,摘下該葉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熱,使葉片含有的葉綠素溶解于酒精中,直到葉片變成黃白色。酒精是易燃、易揮發(fā)的物質,直接加熱容易引起燃燒發(fā)生危險,使用水對酒精進行加熱,起到控溫作用,以免酒精燃燒發(fā)生危險,因此脫色時要隔水加熱。
(4)淀粉遇碘液變藍是淀粉的特性,光合作用只有在光下才能進行制造淀粉,葉片見光部分能進行了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遮光部分缺乏光沒有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葉片的遮光部分滴加碘液后不變藍色,而葉片的未遮光部分滴加碘液后變藍色。所以本實驗的現(xiàn)象:葉片未遮光的部分變成藍色;本實驗得出的結論:淀粉是光合作用的產(chǎn)物,光是光合作用的條件。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
(1)甲圖所示的個體發(fā)育過程屬于___________,乙圖所示的個體發(fā)育過程屬于__________。
(2)甲圖中的1和2的名稱是_________和________,乙圖中的3叫做_________。
(3)菜粉蝶的發(fā)育過程和_______圖相同。菜粉蝶是一種農(nóng)業(yè)害蟲,危害農(nóng)作物最嚴重的時期是________時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生物學是一門圖文并茂的實驗科學,正確設計實驗過程、描述實驗現(xiàn)象、推斷實驗結論以及分析生物圖表等是學習生物學的基本的素養(yǎng).下列甲~丁圖表分別是某生物興趣小組進行的生物學興趣活動記錄,請分析回答:
(1)甲圖中,曲線A表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變化,患者血糖從頂峰慢慢下降的原因之一是,血糖量超過正常水平,腎單位中的_____無法重吸收全部的葡萄糖,一部分葡萄糖隨尿液排泄到體外.曲線B表示如果在a時間點給患者注射_____,其血糖量會迅速下降至正常水平.
(2)乙圖曲線表示血液依次流經(jīng)A、B、C血管時,血液中某種物質含量的變化.若曲線b表示飯后胰島素含量的變化.則B血管是_____內的毛細血管.
(3)吸煙有害,可通過探究“煙草浸出液對草金魚呼吸頻率的影響”獲得證據(jù).如表所示,該生物興趣小組選取大小相當?shù)?條草金魚,分別放入盛有400毫升清水的6個大燒杯中,實驗處理及結果(多次實驗取平均值)如下:
燒杯編號 | 1 | 2 | 3 | 4 | 5 | 6 |
添加等量煙草浸出液的濃度(‰) | 0 | 5 | 20 | 35 | 50 | 65 |
呼吸次數(shù)/15秒 | 28 | 36 | 45 | 38 | 20 | 呼吸緩慢出現(xiàn)浮頭現(xiàn)象 |
該實驗的實驗變量是_____.
(4)該生物小組為了探究甲狀腺激素對蝌蚪發(fā)育的影響,設計如下實驗步驟:
a.取三個玻璃缸編號為甲、乙、丙,各加入500ml池塘水和等量的蝌蚪飼料;
b.在三缸中加入同時孵化的相同數(shù)量的蝌蚪(不少于5只),保持水溫22﹣25℃;
c.處理方式和實驗結果如表:
組別 | 甲 | 乙 | 丙 |
處理方法 | 不做任何處理 | 破壞蝌蚪的甲狀腺 | 水中加入甲狀腺激素 |
實驗結果 | 正常發(fā)育成青蛙 | 停止發(fā)育 | 提前發(fā)育成蒼蠅般大小的青蛙 |
該探究實驗中,甲、乙形成一組對照,其變量是_____.根據(jù)以上實驗丙得出的結論是_____.
(5)民以食為天,《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表明,我國居民餐桌上的主要食物之一﹣﹣大米在千家萬戶中占據(jù)重要地位.近年來,某些不法分子公然將發(fā)霉變質的大米經(jīng)過重金屬鎘或鉛“拋光”處理,以次充好牟取暴利,“拋光大米”的報道時有發(fā)生.為探究鎘的危害,該生物興趣小組進行了如表戊所示的實驗:
取32只體重為30g,生理狀態(tài)、健康狀況基本相同的小鼠,隨機平均分成4組,雌雄各半,并編號A、B、C、D;用生理鹽水配制不同濃度的鎘溶液,然后分別用配制的溶液對小鼠進行灌胃實驗,其結果如表所示:
組別 | 鎘濃度(mg/mL) | 生理鹽水用量 | 24h死亡數(shù) |
A | 0 | 10mL | 0 |
B | 0.015 | 10mL | 2 |
C | 0.030 | 10mL | 3 |
D | 0.045 | 10mL | 6 |
該實驗的實驗變量是_____;實驗中的A組設置必不可少,原因是A組要作為_____來觀察.
(6)酒精對人體心臟也有較大的影響,可以通過實驗進行驗證.如圖丙所示,該生物興趣小組測定了水蚤在不同濃度酒精溶液中的心率變化并繪制成了曲線圖丙,分析得知:
低于0.5%的酒精濃度能使水蚤心率_____;酒精濃度高于0.5%后,隨著酒精濃度增加,水蚤心率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健康的生活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追求并擁有的,請回答有關人的健康的問題:
(1)健康是指一種身體上、_____和_____方面的良好狀態(tài).
(2)某人因患傷風感冒購買了感冒顆粒沖劑,其包裝盒上印有“OTC”字樣,這種藥屬于_____藥(填“處方”或“非處方”).為了好得快一點,他每次都比規(guī)定的包數(shù)多服一包,他這樣做對不對?為什么?答:_____.
(3)在半支將軍香煙的煙絲中分別加20mL、30mL、40mL、50mL蒸餾水浸泡1天,用其浸出液做實驗得到曲線圖(如圖所示),由圖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
(4)實驗中,測完清水中水蚤心率后,換用50mL煙草浸出液前,要用吸水紙將載玻片上的水吸干是為了_____.吸煙對人體的危害有_____(答出一條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研究光照強度與植物光合作用的關系,課外小組的同學們選擇金魚藻作為實驗材料,開展了相關實驗。同學們按照圖示組裝好實驗裝置,即在量筒內加入250ml清水和一段新鮮的金魚藻,然后將該裝置置于離臺燈(冷光源)不同距離處分別進行實驗。
(1)金魚藻可以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_______和水轉化成儲存_______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_______。
(2)實驗初始時,實驗裝置與臺燈的距離為20cm,之后的每組實驗,依次將實驗裝置向臺燈移近_______ cm。通過調節(jié)實驗裝置與光源的距離,改變_______,從而影響光合作用的強度。實驗過程中,計數(shù)1min內的_______代表光合作用的強度。觀察記錄每組實驗結果,連續(xù)統(tǒng)計3次,將3次測得的數(shù)據(jù)取_______,并記錄在下表中。
實驗裝置與光源的距離(cm) | 20 | 15 | 10 | 5 | 0 |
釋放的氣泡數(shù)(個/min) | 1.8 | 3.6 | 7.0 | 11.8 | 13.4 |
(3)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光照強度影響光合作用強度,在一定的范圍內,隨著_______,光合作用的強度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在做“觀察葉片的結構”的實驗時所看到的菠菜橫切面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圖中1的細胞內含有較多的葉綠體
B. 圖中4是葉片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門戶”
C. 多數(shù)植物的葉片通過上表皮散失的水分比下表皮多
D. 圖中3所有的葉肉細胞排列順序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