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盛有冷水的燒杯中放入少量品紅,一段時間后,燒杯中的水逐漸變?yōu)榧t色,這是因為___ _____;而在盛有熱水的燒杯中則迅速變紅,這是因為___ ___;然后再向燒杯中放幾塊木炭,稍等片刻,發(fā)現(xiàn)__ ___,說明木炭具有___ ___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學習小組欲從高錳酸鉀制氧氣剩余物中回收副產物,設計了如圖所示實驗方案:
【資料卡片】
①KMnO4能和纖維素反應。,在中性溶液中比較穩(wěn)定,加熱堿性條件中的KMnO4溶液會有部分KMnO4和H2O反應,生成MnO2;
②錳酸鉀溶于水為墨綠色,不穩(wěn)定,在水溶液中能全部轉化為KMnO4、MnO2和KOH,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如下:3K2MnO4+2H2O==2KMnO4和+MnO2↓+4KOH
【實驗方案】
(1)將剩余物加入水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①部分固體溶解;②有少量不溶物出現(xiàn);③____________。
(2)回收物甲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
(3)靜置后過濾時,發(fā)現(xiàn)濾液渾濁,在操作均正確的情況下(過濾前濾紙完好無損),原因是_______。
(4)濾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KMnO4和_______________,需要加入少量硫酸進行中和,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冷卻結晶后,低溫烘干高錳酸鉀晶體是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
(6)加熱31.6gKMnO4使之完全分解,按以上實驗方案可得回收物甲的質量可能是________。
A.8.7g B.11.5g C.12.8g D.28.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們每天扔掉的垃圾中,很多是寶貴的再生資源,因此生活中的垃圾要分類回收。下列物質中,屬于可回收物的是 ①廢舊紙箱 ②空塑料瓶 ③廚房垃圾 ④易拉罐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用適當?shù)臄?shù)字和化學符號填空
2個氮分子 3個氫氧根離子_ _硫酸亞鐵中鐵元素的化合價 “西氣東輸”中“氣”的主要成分由3個氧原子構成的臭氧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今年常州市化學實驗技能考查的內容之一是“判斷一白色固體屬于碳酸鹽還是銨鹽或兩者兼而有之”,利用該實驗原理可以對某種發(fā)酵粉的化學成分進行如下探究。
【查閱資料】①發(fā)酵粉一般由小蘇打、臭粉(碳酸氫銨)、明礬[KAL(SO4)2·12H2O]中的兩種物質組成;②已知反應:2NaHCO3Na2CO3+H2O+CO2↑
【提出假設】
假設1:由小蘇打和臭粉組成;假設2:由小蘇打和明礬組成;假設3:由______組成。
提供的藥品(實驗儀器任選):發(fā)酵粉、氫氧化鈉溶液、稀鹽酸、澄清石灰水、水、紅色石蕊試紙、藍色石蕊試紙
【實驗方案】寫出實驗步驟、預期現(xiàn)象和結論。
實驗步驟 | 實驗現(xiàn)象 | 結論 |
步驟1:取試樣加水溶解后加入____________,在試管口放一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 | 產生的氣體是氨氣 該發(fā)酵粉中含臭粉 |
步驟2:另取試樣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產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 該發(fā)酵粉中含小蘇打 |
【結論】結合步驟1、2中的結論,假設1成立。
寫出步驟2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興趣小組對某品牌牙膏中碳酸鈣含量進行以下探究。此牙膏磨擦劑主要由碳酸鈣和氫氧化鋁組成,其他成分遇到鹽酸時無氣體生成。
方案設計:
利用上圖所示裝置實驗,充分反應后,測定C生成的BaCO3沉淀質量,以確定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
(1)方案評價:小組同學認為該裝置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將裝置C中的長導管下方增加一個帶孔球泡,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應該在C裝置后增加一個裝置。你認為增加的裝置是_____________(選填D或E),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步驟:①首先檢查裝置氣密性;②打開止水夾,緩緩通入一段時間空氣;③關閉止水夾,打開分液漏斗活塞;④再次打開止水夾,緩緩通入一段時間空氣;⑤過濾出沉淀,進行適當?shù)奶幚砗蠓Q量其質量。
實驗過程中,C裝置應該在實驗步驟________后(填序號)與B裝置連接,否則實驗結果A(填“偏大”或“偏小”)。B中至少發(fā)生___________個反應。
(3)數(shù)據(jù)分析:同學們分四組準確稱取四份樣品,每份均為16.00g,按照上述實驗步驟分別進行實驗,得到了如下的實驗數(shù)據(jù):
組別 | 第一組 | 第二組 | 第三組 | 第四組 |
沉淀質量/g | 7.86 | 7.88 | 7.90 | 9.86 |
大家認為第四組同學的數(shù)據(jù)不正確,造成數(shù)據(jù)偏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實驗結束后通入空氣的時間不夠長,裝置中的二氧化碳沒有完全吸收
B.沉淀過濾后沒有洗滌
C.沉淀沒有干燥直接稱量
(4)實驗結論:根據(jù)另外三組同學的BaCO3平均質量,計算出收集到的二氧化碳質量為______g。由此計算該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為________________。
(5)實驗反思:實驗后,有同學提出用氫氧化鈣溶液替代氫氧化鋇溶液也可以得到碳酸鈣沉淀,稱量其質量后即可算出質量分數(shù)。大家討論后認為還是用氫氧化鋇溶液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答1點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木糖醇原產于芬蘭,是從白樺樹、玉米芯等植物中提取出來的一種天然植物甜味劑。求
(1)木糖醇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52,其化學式C5HxO5中的x為 ;
(2)木糖醇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tl℃時,將等質量的硝酸鉀和氯化鉀分別加入到各盛100g水的兩個燒杯中,充分攪拌后現(xiàn)象如圖1所示,硝酸鉀和氯化鉀的溶解度曲線如圖2所示。
(1)燒杯②中的上層清液是否達到飽和狀態(tài)? ___________(選填:“是” “否”或“無法判斷”);
(2)燒杯①中溶解的溶質是___________;(寫化學式)
(3)將tl℃時硝酸鉀的飽和溶液50g稀釋成10%的溶液,需加水____________g;
(4)關于圖1中燒杯內的物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_。
A.燒杯①內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燒杯②內上層清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B.兩燒杯同時蒸發(fā)少量的水,兩燒杯中都一定有固體析出
C.將兩燒杯中的溶液混合到一起,充分攪拌后,燒杯中一定還有剩余固體
D.將溫度升高到t2℃,兩燒杯內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相等(不考慮水的蒸發(f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