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反應后原子個數(shù)增加 | B. | 反應生成兩種化合物 | ||
C. | 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 D. | 參加反應的物質(zhì)分子個數(shù)比為1:1 |
分析 觀察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根據(jù)微粒的構成分析反應物、生成物,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據(jù)其意義分析判斷有關的說法.
解答 解:由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該反應是二氧化碳和氫氣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生成了水和甲醇,方程式是:CO2+3H2催化劑_CH3OH+H2O;
A、由方程式可知,反應前后原子個數(shù)沒有變化,故A錯誤;
B、由微粒的構成可知,反應生成兩種化合物,故B正確;
C、該反應的生成物是兩種化合物,不屬于置換反應,故C錯誤;
D、由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物質(zhì)分子個數(shù)比為1:3,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讀懂表示分子構成的模擬圖,是解答問題的基礎;分子構成模擬圖表示分子由原子構成,結構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將黃銅與純銅互相刻劃,黃銅表面出現(xiàn)的劃痕更深 | |
B. | 鋁絲插入硫酸銅溶液中,鋁絲表面出現(xiàn)紅色物質(zhì),溶液由藍色變成無色 | |
C. | 蠟燭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
D. |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chǎn)生大量白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灼燒的方法能區(qū)別棉花和羊毛 | |
B. | 用適量的水能區(qū)分NH4NO3固體和NaOH固體 | |
C. | 用pH試紙不能區(qū)分肥皂水和食醋 | |
D. | 用飽和(NH4)2SO4溶液能區(qū)分食鹽水和蛋白質(zhì)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火上澆油:增大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 | |
B. | 吹滅蠟燭:降低著火點 | |
C. | 鉆木取火:提高可燃物的溫度達到著火點 | |
D. | 電器著火:用水澆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