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為了探究“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做了兩個實驗:CuSO4溶液分別與NaOH溶液、BaCl2溶液反應.實驗結束后將兩實驗中的廢液倒入同一個干凈的燒杯中,充分混合后過濾,得到濾液呈無色.
(1)寫出廢液混合后使濾液變無色時一定發(fā)生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uCl2+2NaOH=Cu(OH)2↓+2 NaCl.
(2)用pH試紙測定濾液的 pH=7.
(3)該小組的同學對濾液中溶質的成分繼續(xù)進行了如下探究實驗:
【提出問題】濾液中溶質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Ⅰ:NaCl;猜想ⅡNaCl、BaCl2;猜想ⅢNaCl、Na2SO4
【實驗探究】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實驗①: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加入適量的純堿溶液,振蕩. 無明顯現(xiàn)象 猜想Ⅱ不成立
 實驗②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滴加適量的BaCl2溶液(寫溶質的化學式),振蕩. 產生白色沉淀 猜想Ⅲ成立
【交流拓展】要使藍色溶液變成無色,還可以用不同于上述原理的方法,即在藍色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鋅.

分析 (1)堿、鹽,鹽、鹽反應時反應物均須可溶,第一個反應:CuSO4溶液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溶液,第二個反應:CuSO4溶液與BaCl2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銅,反應后廢液中一定有氯化銅,廢液混合后過濾所得濾液為無色,說明第一個反應中NaOH溶液過量,將氯化銅反應消耗完;
(2)滴入 紫色石蕊試液,石蕊溶液仍為紫色,說明溶液顯中性;
【作出猜想】最終濾液無色,說明溶液中一定不含銅離子,濾液呈中性,說明氫氧化鈉與氯化銅恰好反應,生成氯化鈉,第一個反應生成硫酸鈉溶液,所以濾液中的溶質可能是氯化鈉和硫酸鈉;
若第二個反應中氯化鋇過量,則其廢液中有氯化鋇、氯化銅,若氯化鋇與第一個反應生成的硫酸鈉恰好反應,氫氧化鈉與氯化銅恰好反應,則濾液中溶質為氯化鈉;
若第二個反應中氯化鋇過量,則其廢液中有氯化鋇、氯化銅,若氯化鋇與第一個反應生成的硫酸鈉反應后有剩余,氫氧化鈉與氯化銅恰好反應,則濾液中溶質為氯化鈉和氯化鋇,再結合實驗操作的現(xiàn)象和結論分析猜想的內容;
【實驗探究】實驗①: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加入適量的純堿溶液,無現(xiàn)象,說明濾液中無鋇離子,則猜想Ⅱ是NaCl、BaCl2;
加入某物質能產生白色沉淀且最后溶液能使酚酞變紅,說明是加入的堿性溶液,能與堿反應生成沉淀的是硫酸鈉,所以猜想Ⅲ是NaCl、Na2SO4,硫酸鈉可與氫氧化鋇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據(jù)此分析解答;
【交流拓展】據(jù)前面的金屬可將排在其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進行回答

解答 解:(1)第一個反應:CuSO4溶液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溶液,第二個反應:CuSO4溶液與BaCl2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銅,反應后廢液中一定有氯化銅和硫酸鈉,廢液混合后過濾所得濾液為無色,說明第一個反應中NaOH溶液過量,與氯化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氯化鈉,方程式是CuCl2+2NaOH=Cu(OH)2↓+2 NaCl;
【作出猜想】最終濾液無色,說明溶液中一定不含銅離子,濾液呈中性,說明氫氧化鈉與氯化銅恰好反應,生成氯化鈉,第一個反應生成硫酸鈉溶液,所以濾液中的溶質可能是氯化鈉和硫酸鈉;
若第二個反應中氯化鋇過量,則其廢液中有氯化鋇、氯化銅,若氯化鋇與第一個反應生成的硫酸鈉恰好反應,氫氧化鈉與氯化銅恰好反應,則濾液中溶質為氯化鈉;
若第二個反應中氯化鋇過量,則其廢液中有氯化鋇、氯化銅,若氯化鋇與第一個反應生成的硫酸鈉反應后仍有剩余,氫氧化鈉與氯化銅恰好反應,則濾液中溶質為氯化鈉和氯化鋇;
實驗①: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加入適量的純堿溶液,無現(xiàn)象,說明濾液中無鋇離子,因為碳酸鈉可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與氯化鈉、硫酸鈉不反應,則猜想Ⅱ是NaCl、BaCl2;
加入氯化鋇可以與硫酸鈉,說明是加入的堿性溶液,反應生成白色的硫酸鋇沉淀,所以猜想Ⅲ是NaCl、Na2SO4,猜想Ⅰ是NaCl;
【實驗探究】硫酸鈉可與氫氧化鋇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所以實驗②可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加入適量的氫氧化鋇溶液,振蕩;
【交流拓展】鋅排在銅前面,且反應后溶液為無色,故可選鋅,鋁、鎂也可;
故答案為:(1)CuCl2+2NaOH=Cu(OH)2↓+2 NaCl;
【作出猜想】NaCl;NaCl、BaCl2;NaCl、Na2SO4;
【實驗探究】適量的BaCl2
【反思拓展】足量的鋅(合理均可).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酸堿鹽的化學性質,復分解反應條件的應用,以及應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一定難度,要依據(jù)物質間的反應細心分析解答.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某化工廠以生產氫氧化鈉和氧氣為主要產品,在通電的條件下發(fā)生的化學反應為:2NaCl+2H2O=Cl2↑+H2↑+2NaOH,所生產的氯氣主要供給自來水廠做消毒劑,若自來水廠每天需氯氣7.1噸,問:
(1)該廠每天至少需氯化鈉固體多少噸?
(2)同時能生產質量分數(shù)為32%的氫氧化鈉溶液多少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物質的變化就在我們身邊,如圖所示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A.
甲烷燃燒
B.
晾曬衣服
C.
檢驗氧氣
D.
噴泉實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甲、乙同學在學完酸的化學性質后,做了如下實驗:
實驗結束后,甲、乙同學依次將廢液緩慢倒入同一潔凈的廢液缸中,然后進行了討論.
【觀察與討論1】甲同學在做實驗時沒有觀察到明顯現(xiàn)象,于是對氫氧化鈣溶液和稀鹽酸能發(fā)生反應表示懷疑.但乙同學認為,甲同學實驗時向氫氧化鈣溶液中應先滴幾滴酚酞試液,再滴加適量的稀鹽酸,當觀察到(1)溶液由紅色變成無色時,就可以說明兩種物質能發(fā)生反應.
【觀察與討論2】當乙同學沿廢液缸內壁緩慢傾倒液體時,觀察到廢液缸中先有氣泡產生,然后又出現(xiàn)白色沉淀.經(jīng)過討論確定,甲、乙同學試管中廢液含有的溶質分別是(2)CaCl2、HCl(寫化學式),(3)NaCl、Na2CO3(寫化學式),才會出現(xiàn)上述現(xiàn)象.
為了科學處理實驗后產生的廢液,甲、乙同學決定對廢液缸中最終廢液溶質的成分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最終廢液中含有什么溶質?
【猜想與假設】甲同學猜想:廢液中含有NaCl、CaCl2兩種物質;
       乙同學猜想:廢液中含有NaCl、Na2CO3兩種兩質;
【活動與探究】甲、乙同學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分別同時進行了如下實驗:
甲同學實驗:取少量廢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碳酸鈉溶液,無明顯現(xiàn)象.
得出結論:甲猜想不成立,則乙猜想成立.
乙同學實驗:取少量廢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氯化鈣溶液,出現(xiàn)白色沉淀.
得出結論:乙猜想成立,則甲猜想不成立.
【表達與交流】甲、乙同學確定了最終廢液中溶質的成分.你認為處理該廢液的方法是(4)向廢液中加入稀鹽酸,直至不產生氣泡為止.寫出處理廢液時發(fā)生的一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5)Na2CO3+2HCl═2NaCl+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以下是初中化學的一些基本實驗:

(1)上述實驗中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是A(填字母).
(2)A中可燃物應取過量的原因是使空氣中的O2反應完全;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使產生的熱量及時散失.
(3)一段時間后,C中∪型管中的實驗現(xiàn)象為左高右低.
(4)D中硬質玻璃管中發(fā)生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溫\;}}{\;}$2Fe+3CO2,實驗現(xiàn)象是紅色變黑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如圖所示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
檢查裝置氣密性
B.
在量筒中配制溶液
C.
用滴管轉移試劑
D.
氣體驗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A、B、C、D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能發(fā)生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
(1)若A、B都是黑色固體,高溫下反應生成D,D是一種紫紅色的金屬,則C是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2CuO$\frac{\underline{\;高溫\;}}{\;}$2Cu+CO2↑.
(2)若A是CH4,其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CH4+2O2$\frac{\underline{\;點燃\;}}{\;}$CO2+2H2O.
(3)若C、D是鹽和水,該反應不一定(填“是”、“不是”或“不一定”)中和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化學興趣小組在老師指導下,對“蠟燭燃燒的產物”進行探究.
【查閱資料】蠟燭的主要成分是石蠟,石蠟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
【實驗探究1】為了探究蠟燭完全燃燒的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同學們作了如下實驗.
(1)用干冷的小燒杯罩在蠟燭火焰上,觀察到燒杯內壁出現(xiàn)水珠,證明有水生成.
(2)將涂有飽和石灰水的小燒杯罩在蠟燭火焰上,若石灰水變渾濁,證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寫出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反思質疑】小明提出:石灰水變渾濁不一定是生成了碳酸鈣,還可能是飽和石灰水受熱后析出了氫氧化鈣.
【實驗探究2】同學們對“實驗探究1”進行改進:將點燃的蠟燭放到集氣瓶底部,再將瓶口蓋嚴,蠟燭很快熄滅.然后取出蠟燭,向冷卻后的集氣瓶里注入適量的飽和石灰水,振蕩,石灰水立即變渾濁,確認有二氧化碳生成.
【交流討論】“實驗探究2”中,小明觀察到集氣瓶內壁上有少量黑色粉末.經(jīng)討論,同學們一致認為黑色粉末是石蠟不完全燃燒生成的炭黑.
【查閱資料】蠟燭不完全燃燒,不僅生成上述黑色粉末,還可能生成一氧化碳.且黑色粉末與一氧化碳的化學性質相似,都能和氧化鐵反應生成鐵.
【實驗探究3】為探究蠟燭不完全燃燒是否生成一氧化碳,他們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1)將玻璃管的a端插入蠟燭的焰心,蠟燭不完全燃燒的產物就會進入玻璃管內.
(2)為了阻止炭黑和氧化鐵反應,在玻璃管中部,提前放入了一團棉花.
(3)先點燃蠟燭,稍后點燃酒精燈加熱氧化鐵;一會兒,紅棕色氧化鐵逐漸變成黑色,證明蠟燭不完全燃燒確實有一氧化碳生成.b端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溫\;}}{\;}$2Fe+3CO2
(4)為防止玻璃管b端生成的黑色物質又被氧化,接下來的操作是先熄滅酒精燈,一會兒后再熄滅蠟燭.
【拓展應用】含碳燃燒不完全燃燒,既浪費資源,又污染空氣.為使其完全燃燒,可以采取的一條措施是增大燃料和氧氣的接觸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5.向一定質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溶液質量隨反應時間變化的情況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取a點溶液,滴加稀鹽酸,無白色沉淀
B.c點溶液中溶質為Zn(NO32
C.若取b~c段固體,滴加稀鹽酸,無氣泡產生
D.取d點的固體有2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