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四種敘述均用如圖表示,其中對應說法正確的是
A. 圖表示向過氧化氫溶液加入少量的MnO2反應過程中生成O2的質(zhì)量與時間關系
B. 圖表示向過氧化氫溶液加入少量的MnO2反應過程中生成水的質(zhì)量與時間關系
C. 圖表示一定量KMnO4加熱制O2過程中,殘留固體中MnO2的質(zhì)量與時間的關系
D. 圖表示一定量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混合物中水的質(zhì)量與時間的關系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設計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實驗裝置如圖。該同學的實驗步驟如下:
①將圖中的集氣瓶分為5等份,并作好標記。
②在帶橡皮塞和導管的燃燒匙內(nèi)裝入足量的紅磷,將導管上的止水夾夾緊,在酒精燈上點燃紅磷,并立即伸入集氣瓶內(nèi),塞緊橡皮塞。
③充分反應后,待集氣瓶冷卻至室溫,打開止水夾。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中紅磷需稍過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步驟③中打開止水夾后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得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約為_______________。由本實驗還可推知氮氣的哪些性質(zhì)?試寫出一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將紅磷換成木炭,該實驗能否獲得成功_______(填“能”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看圖回答問題:
(1)上面的實驗操作圖中,正確的是_____(填字母)。
A.用滴管滴液 B.加熱液體 C.向試管加固體 D.熄滅酒精燈
(2)指出上圖中兩個不正確的實驗操作及可能造成的后果。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
(3)請結(jié)合上面的錯誤示例,任舉兩例不正確的實驗操作,并指出可能造成的后果: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上圖錯誤示例除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氧氣是人類活動必須的自然資源,工業(yè)上常用分離液態(tài)空氣的方法制取氧氣,實驗室中常用分解物質(zhì)的方法制。
(1)檢查圖中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_____.
(2)工業(yè)制氧氣是_____(填“物理”或“化學”)變化.
(3)圖中儀器a的名稱是_____,寫出該儀器的一種用途_____.
(4)請寫出高錳酸鉀分解生成氧氣的文字表達式_____,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氣的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所示是用紅磷驗證質(zhì)量守恒定律的裝置,其中細玻璃管的底端剛好與紅磷接觸。
實驗步驟 | 現(xiàn)象 |
將裝置a放在(填儀器名稱)上稱量。 | 示數(shù)為158.4g。 |
取下帶有細玻璃管的橡皮塞,用酒精燈加熱細玻璃管下端至紅熱,迅速塞緊錐形瓶并引燃紅磷。 | 紅磷燃燒,產(chǎn)生大量,并放出熱量,氣球膨脹。 |
冷卻至室溫如圖乙所示,再次稱量裝置。 | 氣球變癟,質(zhì)量為158.4g。 |
(1)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__。
(2)紅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由上述實驗知,剩余氣體的化學性質(zhì)是____。用具體的反應物和生成物分析兩次稱量質(zhì)量不變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3)另一名同學在其實驗結(jié)束后發(fā)現(xiàn)第二次稱量的質(zhì)量減小了,可能的原因是_____。
Ⅰ.紅磷的量不足 Ⅱ.紅磷過量 Ⅲ.反應中氣球膨脹了 Ⅳ.裝置密閉性不好
(4)反應結(jié)束時(如圖乙所示),氣球變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君和小英同學發(fā)現(xiàn):帶火星的竹簽在空氣中不會復燃,若用裝有60%水的集氣瓶倒置在水槽中收集氧氣,得到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竹簽復燃,為了找到能使帶火星竹簽復燃的氧氣含量最小值,他們進行了如下探究:
(1)(設計實驗)小君設計了如圖的裝置,該裝置的圓底燒瓶中放入25毫升水的目的是_____。
(實驗研究)第一組實驗:取3只集氣瓶,編號為①②③,分別裝入15%、30%和45%的水,蓋上蓋玻片倒置在水槽中。當氣泡_____________放出后,導管口伸入集氣瓶把其中的水全部排出,將相同的3支帶火星竹簽分別插入①~③號瓶中,記錄實驗現(xiàn)象。獲得第一組實驗現(xiàn)象后,小君又做了第二組實驗,并記錄實驗現(xiàn)象,兩組實驗數(shù)據(jù)和現(xiàn)象見下表:
(2)使用帶火星的本條驗滿氧氣的方法是否可靠:__________(填“是”或“否”)。
(3)集氣瓶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收集的氧氣占容積的體積分數(shù)+瓶中空氣占容積的體積分數(shù)×______%
(4)根據(jù)兩組實驗現(xiàn)象得出,收集的氧氣占容積的體積分數(shù)最低為_____%時,可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這時集氣瓶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分數(shù)應該是________%(計算結(jié)果保留整數(shù))
(5)小英認為上述兩組實驗現(xiàn)象還不能確定能使帶火星竹簽復燃的氧氣含量最小值,需繼續(xù)進行實驗。則實驗序號⑦的集氣瓶裝水的體積分數(shù)應該是_____%。
(6)(實驗結(jié)論)再經(jīng)過數(shù)次實驗并計算后得出:能使帶火星竹簽復燃的氧氣含量最小值為48.7%。
(繼續(xù)探究)小君認為采用該方法收集的氧氣中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氣,請你提出實驗改進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為了測定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時氧氣的最低濃度,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們又進行了實驗探究。他們設計的實驗方案是先將氧氣和空氣按不同的體積比收集在集氣瓶里。收集氣體的裝置如圖。收集氣體的方法是;在150mL集氣瓶里裝滿水,塞緊膠塞并關閉活塞b,打開活塞a通入氧氣,把瓶里的水排入量簡,當量筒內(nèi)的水達到設定的體積后立即關閉活塞a,然后打開活塞b通入空氣,把瓶里的水全部排入量筒。若要收集一瓶含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約為60%的氣體,則停止通入氧氣時量筒內(nèi)水的體積約為______(提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約為1/5)
A.25mL B.40mL C.60mL D.75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丙三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據(jù)圖回答:
(1)30℃時,三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 要使接近飽和的丙物質(zhì)溶液變?yōu)轱柡,可采取的一種措施是 ______ .
(2)50℃時,將等質(zhì)量的甲、乙、丙三種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同時降溫至10℃時,析出晶體最多的是______ ,所得溶液中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最小的是 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興趣小組利用下列裝置進行實驗室制取和收集氣體及性質(zhì)探究的實驗,請回答:
(1)寫出有編號儀器的名稱: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若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并用E裝置收集氧氣時,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_ (填裝置序號),水槽中出現(xiàn)紫紅色,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同學欲探究氧氣的性質(zhì),為了清晰觀察到蠟燭在氧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應選擇氧氣的收集裝置為_______(填裝置序號),在完成鐵絲實驗結(jié)束后發(fā)現(xiàn)集氣瓶底炸裂了,分析最有可能操作失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學觀察到發(fā)生裝置內(nèi)有大量氣泡時,開始用C裝置收集氧氣, 過一段時間后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瓶口、瓶中和瓶底,都末見木條復燃,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若選用F裝置進行收集氧氣,那么進氣口應是_______(填“a”或“b”),驗滿的方法是__________。
(6)小李同學說:“課外資料上看到,實驗室制取硫化氫氣體(H2S)收集裝置使用C,由此可知則硫化氫氣體性質(zhì)________________;實驗室制取硫化氫氣體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B,可推測應用_______反應。
A.塊狀硫化亞鐵(FeS)與稀硫酸
B.CH3COONa固體和堿石灰固體
C.硫粉和氫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裝置是一種可以洗氣、檢驗、貯氣的多功能裝置.
用它除去氧氣中的少量二氧化碳:
①含二氧化碳的氧氣應從哪個導管通入? ________
②瓶中應裝什么物質(zhì)才能除去二氧化碳?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若用排水法貯備氣體時,瓶內(nèi)先裝滿水,氣體從________管通入.
若要用水將瓶中貯備的排出使用,水應從________管通入.
用排空氣法收集和,則進氣管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