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jax.js
14.下面是氣體制取裝置:

(1)D裝置中,長頸漏斗應伸入液面以下,理由是防止生成的氣體從長頸漏斗內逸出.
(2)利用氯酸鉀制取氧氣發(fā)生裝置選A,收集裝置選E或G,制取氧氣發(fā)生裝置選A.
(3)制取二氧化碳,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氣法.
(4)檢驗二氧化碳的方法是:把制取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石灰水變渾,則氣體是二氧化碳.
(5)甲烷的實驗室制法:用無水醋酸鈉和堿石灰兩種固態(tài)藥品,經(jīng)研磨均勻混合后裝入反應裝置中,加熱產(chǎn)生甲烷氣體,甲烷氣體是無色、無味、比空氣輕、極難溶于水的氣體.發(fā)生裝置可選用A,甲烷氣體的收集方法可采用裝置F或裝置G收集.

分析 (1)根據(jù)長頸漏斗下端必須伸入液面以下,原因是防止生成的氣體從長頸漏斗內逸出解答;
(2)依據(jù)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條件選擇發(fā)生裝置,依據(jù)氧氣的密度和溶解性選擇收集裝置;
(3)根據(jù)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與水反應生成碳酸,密度比空氣大的性質確定收集方法;
(4)根據(jù)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的性質確定檢驗方法;
(5)根據(jù)實驗室制取甲烷的反應物是固體,反應條件是加熱,甲烷比空氣輕,極難溶于水解答.

解答 解:
(1)D裝置中,長頸漏斗應伸入液面以下,理由是防止生成的氣體從長頸漏斗內逸出;
(2)氯酸鉀晶體和二氧化錳粉末制取氧氣需要加熱,屬于固體加熱型,故選發(fā)生裝置A;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或排水法收集,收集裝置為E或G.
(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與水反應生成碳酸,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由于密度比空氣大,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4)檢驗二氧化碳時,利用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的性質,方法是把制取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石灰水變渾,則氣體是二氧化碳(5)實驗室制取甲烷的反應物是固體,反應條件是加熱,甲烷比空氣輕,極難溶于水,所以可選用的發(fā)生A,收集裝置依次是①③,
故答案為:
(1)防止生成的氣體從長頸漏斗內逸出;
(2)A;E或G;
(3)向上排空氣法;
(4)把制取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石灰水變渾,則氣體是二氧化碳.
(5)A;F;G.

點評 常見氣體的制取是初中化學實驗的重點和難點,也是歷年中考中不可或缺的熱點,學習時要掌握儀器的名稱、用途,裝置的選擇和連接,不同裝置氣密性的檢查,相關化學方程式,實驗的現(xiàn)象,氣體的檢驗,實驗注意事項,實驗方案的設計,裝置的評價和改進等內容.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化學與生產(chǎn)、生活息息相關,請運用所學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Ⅰ.用空氣、水、大理石、天然氣、石油和煤等物質填空:
①日常生活中用作溶劑的是水,通過物理方法可提取氧氣的是空氣.
②生活中常用作建筑材料的是大理石,屬于清潔的氣體礦物燃料的是天然氣.
Ⅱ.科技節(jié)上同學們進行礦石標本展示,某同學展示的4種礦石及其主要成分如下:

①上述礦石標本的主要成分中,所含元素種類最多的是B(填字母序號).
②SiO2的摩爾質量為60g/mol,含有3.01×1023個Si原子的SiO2,其物質的量為0.5mol,質量為30g.
Ⅲ.有機物中碳氫化合物可用CxHy表示,其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CxHy+(x+y4)O2xCO2+y2H2O  判斷相同物質的量的①CH4,②C2H2,③C2H4,三種碳氫化合物完全燃燒消耗氧氣物質的量由大到小的順序是③②①(用序號表示).
Ⅳ.著名化學家戴維教訓貴族托斯康納公爵的故事告訴人們:最堅硬的金剛石與松軟的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某同學根據(jù)戴維結論,設計下列實驗:
a.讓金剛石在充足的氧氣中燃燒,收集生成的氣體;
b.讓足量鎂條在步驟a生成的氣體中燃燒,生成黑色的炭粉和白色的固體氧化物.
①步驟b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Mg+CO2_C+2MgO.
②若金剛石質量為m1,按上述步驟反應且轉化完全,生成的炭粉質量為m2,則m1=m2(填“<”、“=”、“>”),理由為化學反應中元素質量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金屬鍶用于冶金、電子、化學和蓄電池等工業(yè),是制取各類鍶合金的優(yōu)質原料.鍶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和元素周期表中顯示的信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鍶原子的核外共有5個電子層,最外層有2個電子
B.鍶的原子序數(shù)為38,屬于非金屬元素
C.鍶的相對原子質量為87.62,原子核內質子數(shù)為38
D.鍶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形成Sr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2.對化石燃料的綜合利用是目前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
(1)三大化石燃料指的是煤、石油和天然氣.煤在燃料燃燒時產(chǎn)生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若不加處理直接排放,會導致酸雨的形成.
(2)煤的氣化是一種重要的綜合利用技術,其過程如圖I所示.
合成氣中的物質A和B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可生成物質C和D,其微觀過程如圖II所示

①氣化爐中主要發(fā)生了化學(填“物理”或“化學”)變化.
②A、B、C、D四種物質中,屬于氧化物的是AD(填字母序號).
③寫出物質C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CH4+2O2_CO2+2H2O.
④在反應A+B  C+D中,發(fā)生變化的B和C的質量比為3:8.
(3)實驗室用含雜質10%的石灰石100g加入足量的稀鹽酸反應(假設雜質不與鹽酸反應),求: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的質量是多少?(請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生活經(jīng)驗告訴我們,食物都有一定的保質期,決不能食用變質的食物.哪些現(xiàn)象可以幫助我們來判斷食物已經(jīng)變質了?變色、變形等
請舉例說明我們大家經(jīng)常吃的水果中的蘋果、梨等,如果變色,就是變質,不能再食用(答出一條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在CO和CO2的混合氣體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是36%,將該氣體10g通過足量灼熱的CuO粉末,完全反應,氣體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的質量是( �。�
A.10gB.13.4gC.20gD.3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6.蛋白質在人體胃腸內與水反應,最終生成氨基酸被人體吸收.丙氨酸(化學式為C3H7O2N)就是其中的一種.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丙氨酸分子中H、O的原子個數(shù)比為7:2;
(2)丙氨酸的相對分子質量是89,氮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15.7%(結果精確至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3.安全是人生第一大事.調查統(tǒng)計表明,火災傷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識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
撥打求救電話
B.
冷靜自救
C.
乘電梯逃離
D.
貼近地面逃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學習化學可以了解日常生活中某些變化的本質,下列變化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A.糧食釀酒B.火上澆油C.鐵鍋生銹D.滴水成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闂傚倸鍊搁崐鐑芥嚄閼哥數浠氬┑掳鍊楁慨瀵告崲濮椻偓閻涱喛绠涘☉娆愭闂佽法鍣﹂幏锟�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捐鈹戦悩鍙夋悙缂佺媭鍨堕弻銊╂偆閸屾稑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