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推理和歸納是化學學習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
A.水能滅火,所以酒精一旦燃燒應立即用水澆滅
B.向某種固體中滴加稀鹽酸,有氣泡產(chǎn)生,該固體可能是碳酸鹽
C.化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所以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化合物
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試液后溶液變紅,說明二氧化碳是酸

分析 A、根據(jù)酒精易溶于水,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jù)酸能與活潑金屬、碳酸鹽等反應生成氣體,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jù)化合物的概念,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jù)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zhì),進行分判斷.

解答 解:A、水能滅火,但酒精易溶于水,能與水互溶,酒精一旦燃燒不能用水澆滅,故選項推理錯誤.
B、向某種固體中滴加稀鹽酸,有氣泡產(chǎn)生,該固體可能是碳酸鹽,也可能是鋅等活潑金屬,故選項推理正確.
C、化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所以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化合物,故選項推理正確.
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試液后溶液變紅,是因為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而不是因為二氧化碳是酸,故選項推理錯誤.
故選:BC.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學性質(zhì)、化合物的特征、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zhì)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各組離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Mg2+、NH4+、NO3-、SO42-B.H+、Na+、HCO3-、Cl-
C.Ba2+、Ag+、Cl-、CO32-D.Fe3+、K+、NO3-、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為減少室溫氣體排放,人們積極尋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研究發(fā)現(xiàn)氨氣燃燒釋放大量的能量,生成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和一種氧化物,不產(chǎn)生污染,氨氣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4NH3+3O2$\frac{\underline{\;點燃\;}}{\;}$6H2O+2N2.熄滅時,將導出氨氣的導管關閉,利用的滅火原理是隔絕可燃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化學用語是一種國際通用且比較簡明的化學專用的語言.請用化學用語填空:
(1)鋅與過量的稀硫酸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劑的化學式H2O;
(2)標出碳酸中碳元素的化合價H2$\stackrel{+4}{C}$O3;
(3)表示的是Mg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見著知微,見微知著”是一種常用的化學思維方法.

(1)從宏觀知微觀.
①“端午粽飄香”,微觀解釋為分子在不停地運動;
②氣體X在氧氣中不完全燃燒生成硫和水,X的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S、H(填符號).
(2)從微觀知宏觀.
①圖1中,微粒D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填“得”或“失”)電子;
②圖1五種微粒中,屬于同種元素的是C和E(填“字母序號”);
③請寫出一種符合圖2圖意的a的微粒符號Cl-或NO3-,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以表示為H2SO4+BaCl2=BaSO4↓+2HCl或H2SO4+Ba(NO32=BaSO4↓+2H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如圖是a、b、c三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
(1)b溶液在點P時處于不飽和(填“飽和”或“不飽和”)狀態(tài).
(2)t2℃時,將一定量a物質(zhì)完全溶解到水中,所得溶液恰好飽和,欲進一步提高該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可進行的操作是升溫且加溶質(zhì)a.
(3)t2℃時,將a、b、c三種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填序號)
A、析出固體的質(zhì)量a>b,c無固體析出
B、溶劑的質(zhì)量:a<b<c
C、a、b是飽和溶液,c是不飽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若通過一步反應實現(xiàn)了如圖所示甲、乙、丙三種物質(zhì)間的轉(zhuǎn)化,下列選項不符合要求的是( 。
選項、物質(zhì)
AH2O2O2H2O
BFe2O3FeCl3Fe(OH)3
CCO2CaCO3CaO
DNaOHNaNO3Na2CO3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端午吃粽子是我國的傳統(tǒng)習俗,粽子的制作常用糯米、花生、蜜棗等,因此能為人體提供的營養(yǎng)素是糖類(寫一種即可);粽子煮好了關閉燃氣閥門熄火,運用的滅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