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化學小組的同學學習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時進行了如圖所示的三組實驗:
(觀察與記錄)實驗時觀察到:實驗一和實驗一中分別_____和_____的現(xiàn)象,由此證明,兩組物質之間均能發(fā)生化學反應。同學們照可行方案進行實驗后,最終確定實驗三中氫氧化鈉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
為了科學處理廢液,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將實驗一廢液過濾后,將濾液倒入實驗一的廢液缸中,觀察到先有氣泡產生,后有白色沉淀產生。由此可知實驗一廢液中的溶質為_____,實驗二廢液中的溶質為_____。將實驗三的廢液繼續(xù)倒入廢液缸中,無明顯現(xiàn)象。
將廢液缸中固液混合物分離后,取濾液對其溶質的組成成分進行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最終濾液中含有什么離子?
(猜想與假設)小海的猜想:含Na+、Cl﹣、SO42﹣;
小韜的猜想:含Na+、Cl﹣、SO42﹣、CO32﹣;
(活動與探究)小海同學為了驗證溶液中溶質的組成成分進行了如下實驗:
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
得出結論:自己猜想成立,小韜的猜想成立。
(反思與評價)請對小海同學由實驗現(xiàn)象得出的結論給予評價_____。
(活動與探究)小韜同學繼續(xù)實驗:取小海同學實驗后的廢液過濾,將濾渣洗滌、干燥后置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稀鹽酸,觀察到白色沉淀部分溶解,有氣泡產生。
得出結論:小海的猜想不成立,自己猜想成立。
(反思與評價)請對小韜同學由實驗現(xiàn)象得出的結論給予評價_____。
(歸納與總結)由上述實驗探究過程可以得出,在確定溶液中可能存在的離子時,在選擇試劑時需注意的問題是_____,進行實驗現(xiàn)象與結論分析時應注意_____。
【答案】產生氣泡 產生白色沉淀 氯化鈉、碳酸鈉 氯化鋇、氯化氫 不正確,這是因為硫酸鈉和碳酸鈉都能夠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白色沉淀 正確,白色沉淀部分溶解,有氣泡產生說明白色沉淀中存在碳酸鋇,說明碳酸根離子一定存在 只與和需要鑒別的物質反應,并且有明顯現(xiàn)象 科學分析實驗現(xiàn)象,得出正確結論
【解析】
[觀察與記錄]實驗一中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觀察到產生氣泡,實驗二中氯化鋇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鋇和鹽酸,觀察到產生白色沉淀;
將實驗二廢液過濾后,將濾液倒入實驗一的廢液缸中,觀察到先有氣泡產生,后有白色沉淀產生,說明實驗一中碳酸鈉過量,實驗二中氯化鋇過量,由此可知實驗一廢液中的溶質是氯化鈉和碳酸鈉,實驗二廢液中的溶質是氯化鋇和氯化氫。故填:產生氣泡;產生白色沉淀;氯化鈉、碳酸鈉;氯化鋇、氯化氫。
[反思與評價]小海同學的結論不正確,這是因為硫酸鈉和碳酸鈉都能夠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白色沉淀。故填:不正確,這是因為硫酸鈉和碳酸鈉都能夠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白色沉淀。
[反思與評價]實驗中,白色沉淀部分溶解,有氣泡產生說明白色沉淀中存在碳酸鋇,說明碳酸根離子一定存在,即小韜同學的結論正確;故填:正確,白色沉淀部分溶解,有氣泡產生說明白色沉淀中存在碳酸鋇,說明碳酸根離子一定存在;
[歸納與總結]
由小韜同學實驗探究過程可以得出,在確定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物質時,在選擇試劑時需注意的問題是只與和需要鑒別的物質反應,并且有明顯現(xiàn)象,進行實驗現(xiàn)象與結論分析時應注意科學分析實驗現(xiàn)象,得出正確結論。故填:只與和需要鑒別的物質反應,并且有明顯現(xiàn)象;科學分析實驗現(xiàn)象,得出正確結論。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B、C、D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他們的關系如圖:“一”表示相互之間可以反應,“→”表示可以轉化生成。其中A是年產量最多的金屬,C是一種常見的堿,B和C反應生成的一種物質是我們日常生活的調味品,D是一種氣體,D在大氣中含量的增加會導致溫室效應。
(1)寫出D的化學式_____;寫出物質C的一種用途_____。
(2)寫出A和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該反應屬于_____類型(從①化合反應②分解反應③置換反應④復分解反應中選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和“
”代表氫分子和氮分子,它們在一定條件下能發(fā)生化學反應,反應前后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該反應是化合反應
B. 反應前后有元素的化合價發(fā)生改變
C. 該反應的生成物是NH3
D. 參加反應的“”和“
”分子的個數(shù)比是 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課外活動小組同學用圖中裝置(固定裝置未畫出)測定含有雜質的鎂帶中鎂單質的質量分數(shù)(雜質與酸接觸不產生氣體)。實驗過程如下:
①取一段鎂帶樣品,準確稱得其質量為0.030 g;
②往量氣管內裝水至低于刻度“0”的位置,如圖所示,(未裝藥品)裝配好儀器;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試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稍傾斜試管,將用水濕潤的鎂帶小心貼在試管壁上,塞緊橡皮塞;
⑤調整量氣管液面,使兩邊的液面保持同一水平,記錄量氣管中液面位置;
⑥把試管底部略為抬高,使鎂帶與稀硫酸接觸完全反應;
⑦待冷卻至室溫后,再次記錄量氣管中液面位置;
⑧算出量氣管中增加的氣體體積為23.96 mL;
已知:同溫同壓下,不同氣體混合后體積等于混合前各氣體體積之和。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鎂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否用托盤天平稱量0.030 g鎂帶樣品________(填“能”或“不能”)。
(3)操作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實驗過程⑦中再次記錄量氣管的液面位置時,試管中留有氫氣,是否會影響實驗最終結果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實際測得氫氣的體積與理論值相比偏大,則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〇”和“●”分別表示氫原子和氧原子,如圖是氫氣與氧氣在點燃條件下發(fā)生反應的微觀模擬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B圖中將相關粒子圖形補充完整_______;
(2)C中物質屬于氧化物,從微觀角度的解釋是_____;
(3)結合該圖示從微觀角度解釋由B到C變化的實質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1所示,請根據(jù)曲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氣體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與_____(填“甲”或“乙”)相似.
(2)小明同學用甲物質進行以下實驗(如圖2):
①實驗過程中,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相同的是_____(填字母序號).
②若甲在溶于水時會有熱量放出,在向B中溶液再加入30g甲固體的過程中,除了感受到溫度的變化,還會看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
③現(xiàn)利用溶液E配制100g10%的甲溶液,需用到的儀器有:燒杯、_____.
A 托盤天平(帶砝碼盒) B 藥匙 C 玻璃棒 D 漏斗 E 鐵架臺 F 量筒 G膠頭滴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減少傳統(tǒng)燃油汽車的尾氣污染,城市公交近期投入了一批使用新能源的公交車、電動公交車和公共自行車。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理想的環(huán)保高能燃料氫氣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①如圖自行車中由金屬材料制成的有________(選一種物質填字母),屬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選一種物質填字母);
②生活中,防止鏈條生銹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稀鹽酸除鐵銹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粗鹽的主要成分是NaCl,為了除去粗鹽中的CaCl2、MgCl2、Na2SO4等雜質,操作如圖所示:
(1)步驟②,加入“過量BaCl2溶液”的目的是完全除去_____有關化學方程式為_____。
(2)步驟②,“檢驗沉淀是否完全”的依據(jù)是_____(要寫明步驟編號對應的實驗現(xiàn)象)。
(3)步驟⑦,加入“過量鹽酸”的目的是除去濾液中的_____。
(4)在操作流程中加入的除雜試劑,下列能顛倒的是_____。
A 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B BaCl2溶液和NaOH溶液
C BaC12溶液和Na2CO3溶液D Na2CO3溶液和鹽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自然環(huán)境是由生物圈、巖石圈、大氣圈、水圈組成的。如圖是自然環(huán)境中部分物質的循環(huán)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示意圖中涉及的一種陰離子的名稱:____________;
(2)寫出巖石圈中可能存在的任一種金屬離子的符號:______;
(3)寫出大氣圈中含量最多的物質的化學式:________
(4)寫出下列化學符號中“2”的意義。
①2NH3:________________;
②H2O:________________;
③CO32-:________
(5)示意圖中共出現(xiàn)了____________種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