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內容,請根據表中信息完成相關問題。
(1)鈹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____,它屬于____(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
(2)不同種元素最本質的區(qū)別是____。
(3)原子序數為1、6、8的三種元素形成的常見化合物的化學式為____,其中6號元素的化合價是____。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結合提供的儀器,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儀器的名稱:A____,E____。
(2)實驗時,先要連接好儀器,把玻璃管插入帶孔的橡膠塞時,先把玻璃管口____,然后對準橡膠塞上的孔稍微用力轉動,將其插入。
(3)從提供的儀器中選擇組裝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你選擇的儀器是____(填字母序號),組裝儀器的兩個原則是①先左后右,②____。組裝好儀器,先檢查____,然后加入藥品,制取氣體。
(4)實驗室用澄清石灰水來檢驗二氧化碳氣體,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
(5)下列實驗中哪一項能說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____(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王同學往廚房的純堿中滴加白醋,發(fā)現有氣體生成。已知白醋里含3%~5%的醋酸(CH3COOH),醋酸與鹽酸的化學性質相似,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白醋里含有氫離子 B.生成的氣體是二氧化碳
C.白醋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D.白醋與純堿的反應屬于中和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加壓或降溫可將氧氣變成液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液氧是一種氧化物
B.液氧中的分子停止了運動
C.加壓使分子間間隙減小
D.氧氣和液氧由不同種分子構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打雷放電時,空氣中有極少量氧氣會轉化成臭氧O3,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該變化是物理變化 B.O2是O3都是單質
C.O2與O3是相同的物質 D.O2與O3的性質完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下圖所示,“○”、“●”表示兩種不同的原子,請回答下列問題。
(1)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填序號,下同)。
(2)表示單質的是____。
(3)表示化合物的是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是氧化物。
(4)用“○”、“●”分別表示氧原子和氫原子,則保持水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圖可表示電解水的生成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興趣小組的三位同學對蠟燭(主要成分是石蠟)及其燃燒進行了如下探究。
(1)貝貝取一支蠟燭,用小刀切下一小塊,把它放入水中,蠟燭浮在水面上。結論:石蠟的密度比水 ;
(2)芳芳點燃蠟燭,觀察到火焰分為外焰、內焰、焰心三層。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圖)約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填“a”、“b”或“c”)處最先碳化。結論:蠟燭火焰的 溫度最高;
(3)婷婷在探究蠟燭燃燒的過程中,發(fā)現罩在火焰上方的燒杯內壁被熏黑,你認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適的是 。
A.反復實驗,并觀察是否有相同現象
B.查找資料,了解石蠟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體是什么
C.認為與本次實驗目的無關,不予理睬
D.詢問老師或同學,討論生成黑色物質的原因
(4)三位同學在探究的過程中,將短玻璃導管插入焰心,發(fā)現另一端也可以點燃。
【提出問題】導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氣體,氣體成分可能會是什么呢?
【猜 想】貝貝認為:可能是蠟燭不完全燃燒時產生的CO
芳芳認為:可能是蠟燭受熱后產生的石蠟蒸氣
婷婷認為:可能以上兩種情況都有
【實驗方案】
換一根較長的導管,并用冷的濕毛巾包住導管,然后在導管另一端做點火實驗。
【現象與結論】
如果觀察到 現象,則貝貝的猜想正確;
如果觀察到 現象,則芳芳的猜想正確;
如果觀察到 現象,則婷婷的猜想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日常生活中,區(qū)別下列各組物質所用的方法,錯誤的是
A. 硬水和軟水-----觀察懸浮物
B. 熱固性塑料和熱塑性塑料-----加熱觀察外形變化
C. 棉線和羊毛-----次燒,聞氣味
D. 黃銅和黃金-----灼燒,觀察顏色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微觀粒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只有離子能構成物質
B.分子之間有間隔,原子之間沒有間隔
C.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運動
D.分子和原子在化學變化中都能夠再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