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人體內元素失衡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下列疾病可能與缺鈣有關的是

A、佝僂病 B、大脖子病 C、貧血癥 D、智力低下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貴州省貴陽市烏當區(qū)新天學校九年級上學期期中測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以下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過程:CO2 + H2O淀粉 + O2,可推斷淀粉

A、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B、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

C、含有碳、氫兩種元素組成,但不能判斷是否含有氧元素

D、條件不足,無法推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qū)九年級上學期期中測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豆?jié){被稱為“植物奶”,其中含有異黃酮(C15H10O2)具有防癌功能,下列關于異黃酮說法正確的是

A.異黃酮是由15個碳原子、10個氫原子、2個氧原子構成

B.異黃酮中碳元素質量分數(shù)最大

C.異黃酮的相對分子量為222g

D.異黃酮中碳、氫、氧元素質量比為15:10: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江蘇省東臺市第一教研片九年級上學期期中測試化學試卷 (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空氣中放置較長時間的銅片,表面會形成一層薄膜,其中含有Cu2(OH)2CO3。若該物質通過化合反應生成,反應物除了Cu外,還有N2、O2、CO2、H2O中的

A.一種 B.兩種 C.三種 D.四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福建省南安市九年級上學期期中測試化學試卷 (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從宏觀和微觀的角度認識生活中的變化與現(xiàn)象是化學學科的特有思維方式。

(1)從微觀的角度認識化學變化有助于理解反應的實質。

上圖為氫氣燃燒生成水的微觀示意圖,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①寫出圖中化學反應的表達式 ,該反應屬于 (“化合”或“分解”)反應。

②從宏觀上看,水是由 組成;從微觀上看水分子是由 構成。

③從原子、分子的角度分析,在化學反應過程中, 可分,而 不能再分。

(2)用微粒的觀點解釋。

①墻里開花墻外香的原因是 。

②用注射器抽取一些空氣后堵住氣口,推動活塞,體積變小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江蘇省大豐市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學情調研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甲同學取a克氯酸鉀,乙同學取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按質量比3:1)a克,二人同時進行加熱。下列圖示中能正確反映生成氧氣質量(Y)與加熱時間(X)關系正確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qū)東亭片九年級上學期期中測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2015年4月7日為“世界衛(wèi)生日”,其主題是“從農場到餐桌,食品安全人人有責”,F(xiàn)在市場上的食品添加劑種類繁多。丙酸鈉是一種常用的食品添加劑,其化學式為C3H5OxNa,已知該化合物中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9:8,請計算:

(1)丙酸鈉由 種元素組成;

(2)X= ;

(3)該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河北省秦皇島市盧龍縣九年級上學期期中測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下列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法國化學家拉瓦錫研究了空氣的成分,并得出氮氣約占空氣總體積4/5的結論

B.空氣是由氮氣、氧氣、稀有氣體、二氧化碳等物質組成的混合物

C.在食品包裝中充入氮氣可以防腐

D.稀有氣體都沒有顏色、沒有氣味,在通電時都能發(fā)出紅色的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九年級上學期11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右圖為甲、乙(均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根據(jù)右圖的溶解度曲線,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t1℃甲、乙的飽和溶液升溫到t2℃,變成不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相等

B.t2℃等質量的甲、乙溶液蒸發(fā)等質量的水,甲析出晶體多

C.甲中混有少量乙時,可以用蒸發(fā)的方法獲得較純凈的乙

D.t2℃等質量的甲、乙的飽和溶液降低溫度到t1℃ 后溶液的質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