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15年6月1日21時30分,“東方之星”客輪在從南京駛往重慶途中突遇龍卷風,在長江中游湖北監(jiān)利水域翻沉,造成特大事故.搜救人員攜帶氧氣瓶潛入水下船艙搜尋,另外搜救人員在朝下的船底處切割探孔進行探測.
(1)搜救人員潛入水中必須攜帶氧氣瓶,這是因為氧氣能供給呼吸.
(2)切割用鋼鐵做成的船底需要高溫氧炔焰,它是乙炔在充足的氧氣中產(chǎn)生的,通過調節(jié)乙炔和氧氣進氣閥門,可以改變兩種氣體比例,從而控制氧炔焰的溫度.乙炔在足量的氧氣中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2C2H2+5O2$\frac{\underline{\;點燃\;}}{\;}$2H2O+4CO2,此時乙炔和氧氣的微粒個數(shù)比為2:5,為提高氧炔焰的溫度,切割人員控制進氣閥門的操作是適量調大進入氧氣的閥門,從微觀角度解釋該操作的原因是增大了乙炔分子與氧分子發(fā)生接觸的幾率.
(3)關閉乙炔閥門,火焰就會熄滅,該滅火方法的目的是移走可燃物.

分析 (1)根據(jù)氧氣的性質與用途來分析;
(2)根據(jù)化學方程式的寫法與意義、促進燃料燃燒的方法來分析;
(3)根據(jù)滅火的原理來分析.

解答 解:(1)氧氣能夠供給呼吸,所以搜救人員潛入水中必須攜帶氧氣瓶,故填:供給呼吸;
(2)乙炔燃燒的反應物是乙炔和氧氣,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為:2C2H2+5O2$\frac{\underline{\;點燃\;}}{\;}$2H2O+4CO2,由化學方程式可知,乙炔和氧氣的微粒個數(shù)比為2:5,為提高氧炔焰的溫度,切割人員控制進氣閥門的操作是適量調大進入氧氣的閥門,促進乙炔的燃燒;增大了乙炔分子與氧分子發(fā)生接觸的幾率;故填:2C2H2+5O2$\frac{\underline{\;點燃\;}}{\;}$2H2O+4CO2;2:5;適量調大進入氧氣的閥門;增大了乙炔分子與氧分子發(fā)生接觸的幾率;
(3)關閉燃氣閥門,相當于移走可燃物,火焰熄滅.故填:移走可燃物.

點評 本題考查了氧氣的性質與用途、化學方程式的寫法和意義以及滅火的方法等,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許多化學反應都能生成二氧化碳.請按照以下反應類型,各寫一個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
化合反應:C+O2$\frac{\underline{\;點燃\;}}{\;}$CO2;
分解反應:CaCO3$\frac{\underline{\;高溫\;}}{\;}$CaO+CO2↑;
置換反應:2CuO+C$\frac{\underline{\;高溫\;}}{\;}$2Cu+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欲除去下列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所用試劑正確的是( 。
選項物質雜質試劑
ACO2SO2NaOH溶液
BKClK2SO4Ba(OH)2溶液
CCO2COCa(OH)2溶液
DCaCO3CuSO4H2O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如圖所示.A、B、C是水循環(huán)的三種自然狀態(tài).A為密度最大時的狀態(tài).D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能與許多物質發(fā)生劇烈地、或緩慢地氧化反應.G是白色固體,加熱時分解生成D和另一種固體.圖中“→”表示物質間A存在轉化關系;反應條件、部分反應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試回答下列問題.
①若C為分子間間隔最大時的狀態(tài).寫出B物質的名稱冰和D物質的化學符號O2
②寫出F反應的文字或符號表達式過氧化氫$\stackrel{二氧化錳}{→}$水+氧氣,或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③寫出G反應的文字或符號表達式氯酸鉀$→_{加熱}^{二氧化錳}$氯化鉀+氧氣,或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請你根據(jù)所學知識,并結合如圖所示裝置回答有關問題:

(1)指出標號儀器的名稱:①長頸漏斗;②水槽.
(2)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若用E收集,當觀察到集氣瓶口有大氣泡冒出現(xiàn)象時,說明氧氣已收滿;集滿氧氣的集氣瓶應正(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3)制取二氧化碳并收集一定的二氧化碳,應選擇的裝置是BD.
(4)用收集到的氧氣和二氧化碳分別完成如圖G、H、F所示實驗,G中集氣瓶底部盛有少量水的原因是防止生成的高溫熔化物濺落,炸裂集氣瓶,H中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紙花顯紅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7.某學習小組在探究CO2與NaOH溶液反應的實驗中,先用鋁制易拉罐收集滿一罐CO2氣體,然后迅速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濃溶液,立即將易拉罐口封閉(不漏氣),輕輕搖動易拉罐,發(fā)現(xiàn)易拉罐很快變癟,但過一段時間后,易拉罐又重新鼓起來(反應過程中溫度的變化忽略不計).
【提出問題】易拉罐為什么先癟后鼓?
【分析猜想】易拉罐開始時變癟的原因是CO2+2NaOH═Na2CO3+H2O(用化學方程式表示),易拉罐重新鼓起的原因是易拉罐中又生成了氣體A,其成分極有可能是CO2或 H2
【查閱資料】①Na2CO3具有較強的熱穩(wěn)定性,只有在高溫條件下才會分解;
②鋁單質比較容易被酸、堿腐蝕.
【設計方案并進行實驗】為了檢驗鋁制易拉罐中重新生成的氣體成分,小組又進行如下實驗,并記錄了相應的實驗現(xiàn)象:
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
①將易拉罐口打開,迅速用燃著的木條伸入罐口.發(fā)出“噗”的一聲,產(chǎn)生淡藍色火焰,片刻后熄滅.說明罐中重新生成的氣體A是氫氣(H2).
②取少量鋁片于試管中,先加入適量的水,片刻后再加入少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先加水,沒有明顯變化,后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后產(chǎn)生無色無味的氣體.說明鋁是否與水直接反應:否(填“是”或“否”),鋁能夠與NaOH(堿性)溶液反應.
③取少量易拉罐中反應后的溶液于試管中,加入過量的稀鹽酸.產(chǎn)生了無色無味氣體,該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原CO2氣體被NaOH溶液吸收.
【實驗結論】①鋁制易拉罐變癟的原因是CO2被NaOH溶液吸收,②鋁制易拉罐重新鼓起的原因是鋁與NaOH溶液反應產(chǎn)生了氣體.
【反思評價】小組根據(jù)實驗探究獲得一條對金屬鋁化學性質的新認識:鋁單質既能與酸反應,又能與堿反應,均能生成氫氣.
【拓展延伸】Al與NaOH溶液反應產(chǎn)生了氣體的同時還生成另一種書寫形式類似于KMnO4的鹽,請完成下列反應化學方程式:2Al+2NaOH+2H2O═2NaAlO2+3H2↑.當然,本實驗只是初步探究,還有進一步探究的價值,有待我們在以后的學習中去深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4.實驗室常用加熱氯酸鉀與二氧化錳固體混合物的方法來制取氧氣.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1)某同學發(fā)現(xiàn),氯酸鉀與氧化銅混合加熱,也能較快產(chǎn)生氧氣,于是進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MnO2、CuO外,F(xiàn)e2O3也可以作KClO3分解的催化劑.
【完成實驗】按下表進行實驗,并測定分解溫度(分解溫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實驗編號實驗藥品分解溫度(℃)
KClO3580
KClO3、MnO2(質量比1:1)350
KClO3、CuO(質量比1:1)370
KClO3、Fe2O3(質量比1:1)390
【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
(2)由實驗①與實驗④對比,可證明猜想合理;使用催化劑所產(chǎn)生氧氣的總質量不變(填“減小”、“增大”或“不變”).
(3)實驗所用的三種金屬氧化物,催化效果最好的是二氧化錳.
【反思拓展】
(4)若要證明氧化鐵是利用氯酸鉀制取氧氣的該反應的催化劑,還要驗證氧化鐵在化學反應前后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
(5)若使用同種催化劑,還有哪些因素可能影響催化效果,只要說明一種即可反應物和催化劑的質量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1.已知A的無色溶液與黑色固體B常溫混合反應,生成無色氣體C;另一種黑色固體D能在C中燃燒,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無色氣體E;如把黃色粉末F點燃后放入盛C的集氣瓶中,能劇烈燃燒,生成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G請回答:
(1)寫出下列物質的名稱或化學式:A過氧化氫溶液,B二氧化錳,F(xiàn)硫.
(2)寫出D在C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碳+氧氣$\stackrel{點燃}{→}$二氧化碳;基本反應類型是化合反應.
(3)寫出F在C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硫+氧氣$\stackrel{點燃}{→}$二氧化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主要實驗步驟有:①加熱,②向試管中裝藥品,③檢查裝置氣密性,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氣,⑤停止加熱,⑥將導管從水槽中取出.正確的實驗操作順序是(  )
A.③②①④⑥⑤B.③②④①⑥⑤C.②③①④⑤⑥D.③②①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