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小麗收集到一瓶渾濁的河水,她要模擬自來水廠的凈水過程,最終制成蒸餾水.其凈水流程如圖所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加入明礬的作用是______;在液體 A 中加入加入活性炭,其作用是_____;

(2)在液體 B 中通入氯氣殺菌、消毒,該過程發(fā)生______變化(物理化學”)

(3)操作②的名稱是_____;操作過程中發(fā)現(xiàn)水流動的速度較低,可能的原因是_____。

(4)上述流程中①②都用到玻璃棒,第一次是_____第二次是_____。

(5)比較河水和蒸餾水的硬度,需要加入藥品_____,具體操作方法是_____。

【答案】加速難溶物的沉降吸附色素和氣味化學過濾濾紙堵塞或濾紙未緊貼漏斗壁攪拌,加速溶解引流肥皂水分別取等體積的河水和蒸餾水,加入相同體積的肥皂水,觀察現(xiàn)象;浮渣多, 泡沫少的為硬水,浮渣少,泡沫多的為軟水。

【解析】

(1)明礬的凈水原理是明礬與水反應生成膠狀物,吸附雜質(zhì)使其沉降;活性炭除去液體中的異味、色素

(2)通入氯氣殺菌、消毒有新物質(zhì)生成,該過程發(fā)生化學變化;

(3)操作②將固體和液體分開,說明采取了過濾操作;濾紙堵塞或濾紙未緊貼漏斗壁會導致操作過程中水流動的速度較低;

(4)溶解過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加速溶解過濾過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5)鑒別硬水和軟水可用肥皂水,具體操作為:分別取等體積的河水和蒸餾水,加入相同體積的肥皂水,觀察現(xiàn)象;浮渣多, 泡沫少的為硬水,浮渣少,泡沫多的為軟水。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B、C、D、E、F、H、I、M為常見的物質(zhì),且有如下的轉化關系.已知A、B是由相同元素組成的無色液體,D為氧化鈣(CaO)與B化合可得到F,E為黑色固體,在C中燃燒發(fā)出白光,反應②是實驗室檢驗氣體H的反應.請回答:

(1)寫出E、H、I三種物質(zhì)名稱(或化學式):

E為__________,H為__________,I為___________。

(2)在上述反應中M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

(3)請用文字表達式(或符號)下列化學反應:

a.A→B的化學反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②的化學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被稱為“生命之源”的水(H2O)和被稱為“綠色氧化劑”的過氧化氫(H2O2),通常情況下均為無色液體。在化學實驗中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1)指出下列實驗容器中水的主要作用

A:____ B:____ C:_____

(2)鑒別水和過氧化氫兩瓶無色液體,請?zhí)顚懹嘘P內(nèi)容: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1.將等體積的兩種無色液體分別加入A、B兩個試管中。

2.分別向A、B兩試管中同時加入等質(zhì)量(少量)的二氧化錳,觀察現(xiàn)象。

A試管中無明顯現(xiàn)象

B試管中有氣泡產(chǎn)生

A試管中的無色液體是_____;

(3)探究影響過氧化氫分解速率的因素?(以下實驗中使用的溶液都是過氧化氫溶液)

探究實驗一: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實驗步驟

現(xiàn) 象

1、取一支試管加入5g克5%的溶液,然后加入1g二氧化錳。

緩慢有少量氣泡冒出

2、另取一支試管加入___克 15%的溶液,再加入1g二氧化錳。

迅速有大量氣泡冒出

為保證探究結果的準確性,實驗步驟2的橫線上的數(shù)字是____,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當其他條件相同時,過氧化氫的濃度越高,分解的速率_____。

探究實驗二:

溶液

濃度

溶液質(zhì)量/g

溫度/℃

收集的氧氣體積/ml

反應時間/S

1

30%

12

40

125

148

2

30%

12

90

125

82

此實驗的目的是探究____ 對過氧化氫分解速率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驗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釋沒有體現(xiàn)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A

B

C

D

硫在氧氣中燃燒

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排水法收集氫氣

氫氣難溶于水

解釋

集氣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熱量和二氧化硫

量筒中的水:通過水體積的變化得出體積

集氣瓶中的水:吸收有害物質(zhì),防止大氣污染

集氣瓶中的水:水先將集氣瓶內(nèi)的空氣排凈,后便于觀察氫氣何時收集滿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概念間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關系。下列選項符合如圖所示關系的是( )

A

B

C

D

X

純凈物

化合反應

物理變化

化學反應

Y

混合物

氧化反應

化學變化

化合反應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 年 5 月 18 日,中國首次海域“可燃冰”試采成功。查閱資料,“可燃冰”為 甲烷的水合物,其有效成分是甲烷,遇火即可燃燒,且熱值高,是一種環(huán)保、高效的新能源。

(1)可燃冰儲存的巨大的化學能量最終來自于古代綠色植物通過______作用固定的太陽能;

(2)甲烷燃燒時生成水和一種氣體,這種氣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請寫出甲烷燃燒的文字表達式:_____。

(3)十九大提出以綠色發(fā)展理念為指引,提高資源利用率,有效促進節(jié)能降耗。下列有關

能源和環(huán)境的認識不正確的是______(填序號)。

A.嚴格監(jiān)管農(nóng)藥和化肥的使用

B.積極尋找替代常規(guī)能源的新能源

C.鼓勵垃圾就地焚燒

D.生活污水經(jīng)凈化處理后再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結構示意圖如下,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 以上原子的核外都有三個電子層

B. Na+和Mg2+的核外電子數(shù)不相同

C. Na與S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Na2S

D. 在化學反應中氯原子容易得到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分子性質(zhì)”的探究實驗,在A中加入5 mL濃氨水,B中加入20 mL含酚酞的蒸餾水,罩上大燒杯。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幾分鐘后,可以觀察到________(填“A”或“B”)燒杯中溶液開始變紅。

(2)該實驗說明分子具有的一個基本性質(zhì)是______________。

(3)該實驗中大燒杯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寫一點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核電站中核燃料鈾或钚在中子的撞擊下,原子核發(fā)生分裂,產(chǎn)生氙、鍶等原子及一些粒子和射線,同時釋放大量的能量,這些能量可用于驅(qū)動汽輪機發(fā)電。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顯示的信息和粒子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以下表述中正確的是(

A. 鍶是非金屬元素 B. 鍶的質(zhì)子數(shù)為87.62

C. 1個鍶離子帶3個單位正電荷 D. 鍶的化學性質(zhì)可能與鎂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