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下圖是第三周期部分元素的微粒結構示意圖,請根據(jù)題目要求填寫下列空白。
(1)硫原子的質子數(shù)為 ,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 ,在化學反應中易得電子。
(2)當上圖中x=0時,則該粒子結構示意圖表示的是 ;(填粒子符號)
(3)由第三周期元素組成AB3型化合物,其化學式可能是 。
(4)上圖中該周期元素原子的一條變化規(guī)律是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3-2014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qū)中考第一次調研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氧化亞銅(Cu2O)是一種鮮紅色粉末狀固體。在氧化亞銅中銅元素的化合價為
A.-1 B. -2 C. +1 D.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3-2014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qū)中考二;瘜W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研究表明,青少年大量的飲用碳酸飲料易造成身體中鈣的流失。這里所說的“鈣”是指
A.單質B.原子C.分子D.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3-2014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qū)中考一模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蛋白質、淀粉、醋酸都是有機高分子化合物
B.鈣、鐵、鋅都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
C.人體缺乏維生素A會引起壞血病
D.對人體健康而言,鉛(Pb)、鎘(Cd)、汞(Hg)等是有害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3-2014江蘇省南京市中考第二次模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11分)實驗設計中常通過放大、轉化等方式使化學反應現(xiàn)象顯現(xiàn)出來,從而達到實驗目的。
【問題提出】怎樣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能發(fā)生化學反應?
【查閱資料】根據(jù)化學反應的本質:有新物質生成?蓮膬蓚方面設計實驗證明:一是設計實驗證明反應物的消失;二是設計實驗證明有新物質生成。
【實驗探究】方案一:在NaOH溶液中滴入幾滴酚酞后再滴加鹽酸,當觀察到 時,即可確定二者發(fā)生了化學反應。其中和反應方程式為 。
方案二:在NaOH溶液滴加鹽酸的過程中,用pH試紙不斷測量溶液的酸堿度,當pH <7即可確定二者發(fā)生了化學反應。實驗測得其圖象如下圖。
(1)測定pH的操作方法為 。
(2) b點表示溶液中的溶質是
(3)強調“pH <7時”作為判斷的理由是
方案三:NaOH溶液與稀鹽酸反應放熱,若混合前后溫度有變化,則證明發(fā)生了化學反應。某同學將不同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鹽酸和NaOH溶液各10 mL混合,用溫度計測定室溫下混合前后溫度的變化,并記錄了每次混合前后溫度的升高值△t(如表1)
(1)表中x約為 。
(2)某同學在沒使用溫度計的情況下,通過圖1所示裝置完成了實驗。則該同學根據(jù) 判斷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中和反應。但有同學認為單憑此現(xiàn)象不足以說明該反應放熱,其理由是 。
(3)對上述過程采用微觀模型加以認識,如圖2:當?shù)渭欲}酸過程中,氫氧化鈉溶液中減少的離子是 (填離子符號)。
【拓展應用】下列幾個方案中一定能證明CO2與NaOH溶液反應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3-2014江蘇省南京市中考第二次模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除去下列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所選用的試劑和方法均正確的是
選項 | 物質(括號內為雜質) | 試劑 | 操作方法 |
A | CO2(CO) | 足量O2 | 點燃 |
B | CaO(CaCO3) | 適量稀鹽酸 | 蒸發(fā)、結晶 |
C | NaNO3溶液(Na2SO4) | 適量碳酸鋇固體 | 過濾 |
D | Cu粉(Fe粉) | 足量稀硫酸 | 過濾、洗滌、干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3-2014江蘇省南京市中考第二次模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營養(yǎng)素中不能提供能量的是
A.油脂 B.水 C.糖類 D.蛋白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3-2014江蘇省興化市適應性訓練二;瘜W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無色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離子如圖所示,其中X可能是
A.Mg2+
B.Cu2+
C.OH-
D.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3-2014江蘇省東臺市九年級中考調研二;瘜W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2分)實驗室利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相關實驗,請回答問題:
A B C D E F
(1)寫出有標號儀器的名稱:① ;② 。
(2)若用B裝置制取氧氣,B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3)老師提出可用碳酸鈉粉末與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其反應的化學方程為 。為了完成該實驗,你認為最合適的發(fā)生裝置是 (填A、B或C),該裝置的最大優(yōu)點是 。
(4)小明用D裝置測量產生的CO2氣體的體積。量筒中凹液面的最低處與圖E中 (填a或b)處保持水平,讀出體積為6.0ml。實驗發(fā)現(xiàn),產生二氧化碳的實際體積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6.0ml,其理由是 。
(5)小紅用圖F驗證二氧化碳與水的反應,為說明使石蕊變色的物質是碳酸而不是水或二氧化碳,應該采取的實驗操作順序是 (填序號,可重復選用)。
①從d端通氮氣
②從c端通二氧化碳
③從分液漏斗中滴加適量水
④將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紙花放入廣口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