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用“侯氏聯合制堿法”制取的純堿(Na2CO3)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鈉.化學興趣小組同學為測定某廠生產的純堿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設計了下列兩種實驗方案.
方案一:純堿樣品溶液 $\stackrel{氫氧化鈣溶液}{→}$ 測定沉淀質量
稱取樣品ag,置于燒杯中,加水溶解后滴加足量氫氧化鈣溶液.先將反應后混合物過濾,再洗滌、干燥沉淀,最后稱量沉淀質量為bg.
(1)過濾時,玻璃棒的作用:引流.
(2)產生沉淀的化學方程式:Na2CO3+Ca(OH)2═CaCO3↓+2NaOH.
(3)加入的氫氧化鈣溶液必需足量,其目的是使碳酸鈉完全反應.
方案二:純堿樣品$\stackrel{稀硫酸}{→}$測定生成二氧化碳質量
稱取樣品ag,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通過測定反應前后裝置C的質量達到實驗目的.(注:堿石灰是氧化鈣和氫氧化鈉的混合物)

(4)裝置B中濃硫酸的作用:吸收水蒸氣.
(5)在稀硫酸與樣品反應前后都要通入氮氣,反應前通氮氣目的是用氮氣趕走體系中的二氧化碳;反應后通氮氣目的是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完全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
(6)已知Na2CO3溶液與稀硫酸反應先生成NaHCO3,當Na2CO3全部轉化為NaHCO3后,生成的NaHCO3能繼續(xù)與稀硫酸反應生成CO2
現向樣品中加一定量的稀硫酸,反應后產生無色氣體并得到X溶液.請分析推斷反應后所得X溶液的溶質,其所有的可能組成硫酸鈉或硫酸鈉和碳酸氫鈉.
(7)若把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改為鹽酸,在其他操作正確的情況下,能否測定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請說明理由.稀鹽酸具有揮發(fā)性,會揮發(fā)出氯化氫氣體,使測量結果不準確.

分析 (1)根據過濾是玻璃棒的作用為引流進行解答;
(2)根據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進行解答;
(3)根據加入的氫氧化鈣溶液必需足量,其目的是使碳酸鈉完全反應進行解答;
(4)根據濃硫酸具有吸水性進行解答;
(5)根據反應后通氮氣目的是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完全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進行解答;
(6)根據反應后產生無色氣體,說明碳酸鈉已經完全轉化為碳酸氫鈉進行解答;
(7)根據稀鹽酸具有揮發(fā)性,會揮發(fā)出氯化氫氣體進行解答.

解答 解:(1)過濾是玻璃棒的作用為引流;故填:引流;
(2)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a2CO3+Ca(OH)2═CaCO3↓+2NaOH;故填:Na2CO3+Ca(OH)2═CaCO3↓+2NaOH;
(3)加入的氫氧化鈣溶液必需足量,其目的是使碳酸鈉完全反應;故填:使碳酸鈉完全反應;
(4)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裝置B中濃硫酸的作用:吸收水蒸氣;故填:吸收水蒸氣;
(5)反應后通氮氣目的是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完全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故填: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完全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
(6)反應后產生無色氣體,說明碳酸鈉已經完全轉化為碳酸氫鈉,所以反應后所得X溶液的溶質可能是硫酸鈉或硫酸鈉和碳酸氫鈉;故填:硫酸鈉或硫酸鈉和碳酸氫鈉;
(7)稀鹽酸具有揮發(fā)性,會揮發(fā)出氯化氫氣體,所以不能測定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故填:稀鹽酸具有揮發(fā)性,會揮發(fā)出氯化氫氣體,使測量結果不準確.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物質之間的轉化,比較簡單,只要熟記教材內容即可順利解答,知道玻璃棒在操作中的作用,熟悉方程式的書寫方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如圖所示,請根據下列裝置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有標號儀器的名稱:①為錐形瓶.
(2)若用上述A裝置制取二氧化碳,則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
若要制取和收集一瓶純凈、干燥的二氧化碳氣體,則其裝置接口的連接順序是(用接口字母順序從左至右連接)acbdeg(可用B、C裝置進行干燥和除雜).
(3)若同學還想用裝置A制取O2,請寫出制取O2的反應原理: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向一定質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m克Zn,充分反應后過濾,將濾渣洗滌、干燥后再稱量,得到的質量為m克.據此,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取反應后的濾液滴加稀鹽酸,有白色沉淀產生
B.取反應后的濾液觀察,濾液可能呈藍色
C.取濾渣滴加稀硫酸,可能有氣泡產生
D.濾渣中的物質至少有兩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已知:A、B、C都含有氧元素,C是單質,A、B含有相同的元素.回答有關問題.
(1)請寫出A、B的化學式AH2O,BH2O2;
(2)請寫出A→C的化學方程式2H2O$\frac{\underline{\;通電\;}}{\;}$2H2↑+O2↑;基本反應類型是分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20℃時,將等質量的a、b兩種固體,分別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燒杯中,充分攪拌后現象如圖甲,升溫到50℃時,現象如圖乙,a、b兩種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如圖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丙中M表示b的溶解度曲線B.圖甲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a大于b
C.圖乙中a可能是不飽和溶液D.30℃時a、b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6.如圖是實驗室制取和收集氣體的裝置,請按要求作答.

(1)用B裝置制取氣體并能隨時停止反應,上部與下部對接應選c(填“b”、“c”).
(2)從裝置A~D中選擇:加熱KMnO4制取O2并用排水法收集,應選用圖中的AD.
(3)用裝置E排空氣收O2,氣體應從導管的d(填“d”、“e”)端進入;若制取O2用F裝置排水收集,請將圖F補畫完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如圖所示是四種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1)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數字表示相應元素的原子序數),請仿照其他元素的寫法將上面的A、B兩種元素填入表中相應的位置(寫出具體元素符號,下同):
1H2He
3Li10Ne
11Na17Cl
(2)元素C的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填“得到”或“失去”)電子形成離子,元素C與元素D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Mg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判斷化學反應發(fā)生的根本依據應該是有新物質生成.

(1)兩種物質的溶液混合后,若有沉淀、氣體產生,可以幫助我們判斷化學反應是否發(fā)生.請寫出一有沉淀產生,且屬于復分解反應類型的化學方程式.
 (2)氫氧化鈉與CO2反應時無明顯現象.如圖1是某同學設計的實驗裝置,其氣密良好.
①若膠頭滴管中的物質是濃NaOH溶液,錐形瓶中充滿CO2,則擠壓膠頭滴管后觀察到什么現象?并寫出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②小明同學認為原因是二氧化碳溶于了水中所造成的.請你在上述實驗的基礎,進一步做補充實驗,證明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確實發(fā)生了化學反應.(要求寫出實驗操作及判斷依據)
(3)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反應過程中溶液pH變化如圖所示.
①B點表示的溶液中溶質為:氫氧化鈉、氯化鈉
②該實驗過程中,后用滴管加入的溶液為氫氧化鈉溶液;
③為探究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是否發(fā)生反應,某同學在兩者混合后溶液樣品中加硝酸銀溶液,看是否產生白色沉淀.同學們認為此方案不正確,請簡述其中的理由.
(4)稱取12.5g石灰石(雜質不參加反應)放入燒杯中,向其中加入50g稀鹽酸,二者恰好完全反應.應結束后稱量燒杯中剩余物質的總質量為58.lg(不包括燒杯的質量,且氣體的溶解忽略不計).請算:石灰石中雜質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如圖A、B、C、D是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E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A、B、C、D四種粒子中,屬于同種元素的是A、B(填序號,下同),屬于離子的是B;X值等于8;
(2)A粒子的化學性質與BCD中哪一種粒子的化學性質相似C(填序號),D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3周期;
(3)鈣的相對原子質量是40.08.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