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將無色液體A與黑色粉末B混合,能產(chǎn)生一種無色氣體C,若將淡黃色粉末D放入C中燃燒,火焰呈藍紫色,同時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E.試寫出下列物質(zhì)的名稱.
A過氧化氫,B二氧化錳,C氧氣,E二氧化硫.

分析 在一定的條件下,一些具有可燃性的金屬、非金屬和甲烷等有機物都能與氧氣發(fā)生化學反應,說明了氧氣具有氧化性和助燃性.硫粉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藍紫色火焰,放出熱量,產(chǎn)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解答 解:硫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出熱量,產(chǎn)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因此C是氧氣,D是硫粉,E是二氧化硫,A是過氧化氫,B是二氧化錳.
故答案為:過氧化氫;二氧化錳;氧氣;二氧化硫.

點評 本題考査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氧氣有兩個化學性質(zhì):氧化性和助燃性,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也是中考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同學們應該認真掌握,綜合應用.本考點主要出現(xiàn)在填空題和實驗題中.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濃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
B.硝酸鉀的飽和溶液比它的不飽和溶液濃
C.氯化鈉飽和溶液加水后變成了不飽和溶液
D.升高溫度,飽和溶液一定能變成不飽和溶液
E.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是36克,它的飽和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3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元素周期表橫行稱為周期,列稱為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1.如圖所示是實驗中的一些基本操作,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四種操作中不正確的是B;
(2)圖A接下去的操作是將試管迅速直立起來;
(3)圖C實驗操作的目的是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4)D操作中試管中的液態(tài)量最多不超過試管體積的$\frac{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對下列物質(zhì)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現(xiàn)象描述正確的是( 。
A.石蠟在氧氣中燃燒時,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B.硫在氧氣中燃燒時,火焰呈藍紫色,生成無氣味的氣體
C.紅磷在氧氣中燃燒時,生成一種紅色固體
D.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時,發(fā)出白光,產(chǎn)生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實驗室現(xiàn)有5mL、10mL、20mL、50mL、100mL的量筒,現(xiàn)要量取15mL的鹽酸,應使用20mL的量筒,量液時,量筒必須平放,視線要與凹液面最低點保持水平;若某同學量取液體時俯視量筒內(nèi)液體凹液面的最低處讀出讀數(shù)為15mL,則所取液體的實際體積應<(填“<”“>”或“=”)15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正確量取9.5mL的液體,應選用的一組儀器是( 。
①5mL量筒②10mL量筒③20mL量筒④膠頭滴管.
A.B.②④C.③④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反應制取少量氧氣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如圖裝置中儀器的名稱:
①酒精燈   ②鐵架臺   ③集氣瓶  ④水槽
(2)若要制取氧氣時發(fā)生裝置可選擇B,要收集較純凈的氧氣時選用E.
(3)用排水集氣法收集完畢后,應先將導管從水槽中移出,然后熄滅酒精燈,其目的是為了防止水槽中水倒流,炸裂試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在化學反應中,物質(zhì)所含元素的化合價發(fā)生變化的反應就是氧化還原反應.
例如:2Na+C12=2NaCl,該反應屬于氧化還原反應.其中元素化合價升高的物質(zhì)作還原劑,相對應的產(chǎn)物是氧化產(chǎn)物;元素化合價降低的物質(zhì)作氧化劑,相對應的產(chǎn)物是還原產(chǎn)物.
(1)寫出氫化鈣(CaH2)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和氫氣的方程式:CaH2+2H2O═Ca(OH)2+2H2↑,該反應中,CaH2作還原劑,氫氣是氧化產(chǎn)物.
(2)含有高價態(tài)元素的化合物,通常具有氧化性.如:氯化鐵溶液能和單質(zhì)銅反應生成兩種氯化物,氯化鐵具有氧化性.
①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2FeCl3+Cu═CuCl2+2FeCl2;
②向上述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過量的鋅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則濾紙上一定有的固體是Zn、Fe、Cu,為了回收其中的銅,還需進行的實驗操作是加足量稀硫酸后過濾;
(3)四種化學基本反應類型中可能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化合反應、分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