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純氧化鐵 [Fe2O3] 又稱“引火鐵”,可作催化劑,在現(xiàn)代工業(yè)上有廣泛應用前景。以下是用赤鐵礦(含少量不溶于水的SiO2等)為原料,制備高純氧化鐵的生產流程示意圖。
已知:氨水呈堿性(主要成分NH3·H2O是一種堿);(NH4)2CO3溶液呈堿性,40℃以上易分解。
(1)寫出高溫時赤鐵礦中的Fe2O3與CO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
(2)①處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
(3)加入(NH4)2CO3后,該反應必須控制的條件是___________。
(4)加適量氨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使加入的(NH4)2CO3能順利發(fā)生復分解反應而生成FeCO3,則②處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
(5)用蒸餾水洗滌FeCO3 的目的是除去表面附著的雜質,洗滌干凈的標志是:取最后一次洗滌液,向其中加入適量的BaCl2溶液,無___________產生(填現(xiàn)象),即為洗滌干凈。
3CO+Fe2O32Fe+3CO2Fe+H2SO4═FeSO4+H2↑溫度低于40℃中和剩余的硫酸(NH4)2CO3+FeSO4=FeCO3+(NH4)2SO4白色沉淀 【解析】 (1)在高溫下,一氧化碳和三氧化二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3CO+Fe2O32Fe+3CO2; (2)①處發(fā)生稀硫酸能與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反應方程式是Fe+H2SO4═FeSO4...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青島市2017-2018學年度第一學期魯教版九年級全冊《第3單元 溶液 》單元測試卷 題型:多選題
把的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增大到,應采用的方法是( )
A. 把溶劑蒸發(fā)掉一半
B. 加入固體
C. 加入的溶液
D. 把溶劑蒸發(fā)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人教版化學2019屆九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燃料及其利用同步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燃燒和滅火”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油鍋著火可立即蓋上鍋蓋滅火
B. 用扇子扇風熄滅蠟燭是因為隔絕了氧氣
C. 可燃物與氧氣接觸就可以燃燒
D. 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質才能燃燒
A 【解析】試題A、炒菜時油鍋著火,立即蓋上鍋蓋,使油與氧氣隔絕,可以達到滅火的目的,故選項正確;B、用扇子扇蠟燭,之所以一扇就滅,是因為空氣流動帶走熱量,使蠟燭的溫度降到其著火點之下,不能滿足燃燒的條件而熄滅,故選項錯誤;C、可燃物在與助燃劑氧氣接觸的同時,也要滿足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才能燃燒,故選項錯誤;D、燃燒與物質是否含有碳元素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故選項錯誤;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2019屆九年級人教版化學上冊: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同步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把一定質量的甲、乙、丙、丁四種物質放入一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反應一段時間,測得反應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則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物質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應前的質量(g) | 7.6 | 2.0 | 0.2 | 0 |
反應后的質量(g) | 3.2 | X | 5.8 | 0.4 |
A.X=0.4
B.丁一定是單質
C.甲和乙是反應物
D.反應中的甲、丙發(fā)生改變的質量比是11:14
B 【解析】 試題A、X=7.6+2+0.2﹣3.2﹣5.8﹣0.4=0.4,正確;B、甲乙質量減少,是反應物,丙丁質量增加,是生成物,丁不一定為單質,錯誤;C、甲乙質量減少,是反應物,正確;D、反應中的甲、丙發(fā)生改變的質量比是:(7.6﹣3.2):(5.8﹣0.2)=11:14,正確;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2019屆九年級人教版化學上冊: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同步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變化,遵循質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鐵錠壓制成鐵板 B. 2 gH2完全燃燒生成18 gH2O
C. 水變成汽油 D. 冰轉化成干冰
B 【解析】 A、鐵錠壓制成鐵板過程中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不遵循質量守恒定律,故錯誤; B、氧氣與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H2+O22H2O 4 36 參加反應的氫氣和生成水的質量比是1:9,所以2gH2完全燃燒時應生成18gH2O,故正確;C、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不含有碳元素,而石油中含有碳元素,因此水不可能變成汽油,故錯誤;D、冰是由氫...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內江市招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已知NaOH、Na2CO3、NaCl三種物質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g)如下表所示。
t/℃ 溶解度(g)物質 | NaOH | Na2CO3 | NaCl |
10 | 51 | 12.2 | 35.8 |
20 | 109 | 21.8 | 36.0 |
30 | 119 | 39.7 | 36.3 |
(1)分析表中數據,其中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最小的物質是____________。
(2)20℃時,將三種物質各15g分別溶解在50g水中,其中可以形成飽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
A.NaOH B.Na2CO3 C.NaCl
NaClB 【解析】 (1)根據表格可以看出,三種物質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最小的物質是氯化鈉; (2)根據20℃時,三種物質的溶解度分析可知,在20℃時:50g水中分別最多溶解54.5gNaOH、10.9gNa2CO3、18.0gNaCl,所以只有15gNaCl溶解在50g水中,可以形成飽和溶液。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內江市招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關于物質性質與用途的對應關系,不成立的是( )
A.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室內裝修除有害物質
B. 生石灰易吸收水分,可用作某些食品干燥劑
C. 酒精易燃燒,醫(yī)藥上常用于創(chuàng)傷口消毒
D. 通常狀況下,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用作保護氣
C 【解析】 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吸附裝修產生的有害氣體,故正確;B、生石灰易吸收水分,可用作某些食品干燥劑,故正確;C、醫(yī)藥上常用于創(chuàng)傷口消毒,是因為酒精能殺菌消毒,故錯誤;D、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一般不與其它物質發(fā)生反應,可用作保護氣,故正確。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平頂山市2018屆九年級中考三模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請根據題意填空:
(1)5月20日是“中國學生營養(yǎng)日”,小心同學午餐的食譜是:米飯、紅燒肉、清蒸鱸魚。請根據營養(yǎng)均衡原則,她應該補充一中富含________的食物。
(2)合理的使用化肥和農藥,是保障糧食高產豐收的重要條件。請寫出一種復合肥的化學式____。
(3)生活中無節(jié)制的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會引發(fā)___________ 的環(huán)境問題。
維生素;KNO3;白色污染。 【解析】 (1)米飯富含糖類,紅燒肉富含油脂、蛋白質,清蒸鱸魚富含蛋白質,故缺少的是維生素。 (2)含有氮磷鉀三種元素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化肥屬于復合肥,如硝酸鉀、磷酸二銨等。 (3)塑料在自然界中很難降解,所以生活中無節(jié)制的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會引發(fā)白色污染。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宣恩縣2018屆九年級中考一模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下面呈現(xiàn)的是某實驗小組在課堂上做的一組探究實驗:
(1)在a試管中加入約2mL硫酸銅溶液,然后滴入幾滴氫氧化鈉溶液,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
(2)向b、c兩支試管中各加入少量相同質量的氫氧化鈣粉末,然后各加入1mL水,振蕩,呈渾濁狀,靜置,再各滴入1~2 滴酚酞溶液,觀察到兩試管溶液均變紅。繼續(xù)向b試管中加入約1mL水振蕩;向c試管中加入約1mL稀鹽酸,振蕩。發(fā)現(xiàn)b試管變澄清,溶液仍呈紅色,c試管變澄清,溶液變成無色。向b試管中第二次加入約1mL水的作用是________。
(提出問題)試管c中加入約1mL稀鹽酸后,溶液中的溶質是什么?
(查閱資料)查閱資料:CaCl2溶液呈中性。
(猜想假設)小麗猜想:I.CaCl2 Ⅱ.CaCl2和HCl Ⅲ.CaCl2和Ca(OH)2
(反思質疑)小明對猜想Ⅲ產生質疑,理由是___________
(進行實驗)小組同學通過交流,設計如下實驗方案進行驗證:
實驗步驟 | 實驗現(xiàn)象 | 實驗結論 |
取少量c試管中的溶液于試管中,_______ | ________ | 猜想Ⅱ成立 |
實驗結束,小組同學將a、b、c三支試管中的剩余物質混合,發(fā)現(xiàn)廢液呈渾濁。
(問題與交流)廢液中大量存在的陽離子有_______。寫出廢液中可能發(fā)生反應的一個化學方程式________。
有藍色沉淀生成 對比(合理即可) 因為溶液呈無色,一定不含 Ca(OH)2 滴加幾滴石蕊溶液(或加入少量 Mg、Zn 粉或其他合理答案) 溶液變?yōu)榧t色(固體減少,產生氣泡或其他合理答案) Na +、Ca 2+(或鈉離子、鈣離子) :2HCl+Ca(OH)2=CaCl2+2H2O或Cu(OH)2+2HCl=CuCl2+2H2O或HCl + NaOH= NaCl + H 2 O 【解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