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2.核外電子數相同,核內質子數不同的兩種粒子,它們不可能是(  )
A.一種元素的原子和另一種元素的離子
B.同種元素的原子和離子
C.一個物質的分子和離子
D.兩種不同元素的離子

分析 根據不同種元素最本質的區(qū)別是質子數不同,可推斷:不同質子數,說明肯定不是同種元素的粒子;相同電子數即“核外電子數相同”,說明它們核外電子結構相同,而它們的質子數不同,說明肯定不是兩種不同元素的原子的兩種粒子;據此即可判定正確的選項.

解答 解:A、一種元素的原子和另一種元素的離子,符合不同質子數、相同電子數的兩種粒子,故A正確;
B、同一元素,質子數就一定相同,不可能是同種元素的原子和離子,故B錯誤;
C、一個物質的分子和離子,如鐵和鐵離子,質子數相同,核外電子數不同,故C正確;
D、不同元素的離子,如Na+  和 Mg2+,都是離子,而且質子數不同,而電子數相同,故D正確.
故選B.

點評 解答本題必須理解不同質子數、相同電子數的含義,才能正確解答.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過氧化鈉(Na2O2)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劑.實驗室有一瓶放置較長時間的過氧化鈉樣品,某研究小組對其成分和性質進行了如下探究.
【查閱資料】過氧化鈉能與空氣中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氧氣:
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
【提出問題]過氧化鈉是否變質?
【猜想與假設】假設1:過氧化鈉未變質; 假設2:過氧化鈉部分變質; 假設3:過氧化鈉全部變質.
序號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
取部分固體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的水,在試管口插入帶火星的木條;固體完全溶解,木條復燃.假設3不成立.
取少量①中溶液于試管中,滴加足量的稀鹽酸或稀硫酸,振蕩.有氣泡生成.假設2成立.
【提出新問題】部分變質的過氧化鈉中是否含有氫氧化鈉?
【實驗探究】實驗③:取少量①中溶液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鈣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靜置,向上層清液中滴加2滴無色酚酞試液,溶液變紅.
【定性分析】(1)由實驗③可以確定①中溶液含有的溶質是NaOH、Na2CO3(填化學式);
(2)小明認為,由上述實驗無法確定原固體樣品中是否含有氫氧化鈉,理由是過氧化鈉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
(3)你準備如何去確認固體中是否有氫氧化鈉?請寫出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和實驗結論.通過足量的二氧化碳,使其中未反應的過氧化氫全部反應掉,然后加水溶解,加入足量的氯化鈣溶液,除去碳酸鈉,然后加入酚酞試液,若是變紅,則含有氫氧化鈉,若是不變色,則不含有氫氧化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各組離子能在pH=1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無色溶液的是( 。
A.Ag+、Cl-、Fe2+、NO3-B.CO32-、K+、Na+、Cl-
C.Cu2+、OH-、SO42-、Ba2+D.NH4+、NO3-、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相同盛滿CO2的兩集氣瓶中,分別加入等體積的飽和石灰水和濃NaOH溶液,實驗裝置和現象如圖所示.請你一起參與探究:
(1)解釋通常用石灰水而不用NaOH溶液檢驗CO2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反應無明顯現象;
(2)請你解釋乙裝置中氣球體積比甲裝置中膨脹得更大的原因飽和石灰水的溶質氫氧化鈣的溶解度較小,吸收二氧化碳不如濃氫氧化鈉溶液更完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實驗設計能夠成功的是( 。
實驗目的實驗操作
A實驗室制備二氧化碳將石灰石和稀硫酸混合
B除去硫酸鈉溶液中少量氯化鈉雜質向含有氯化鈉雜質的硫酸鈉溶液中加入適量的硝酸銀溶液,過濾
C除去氯化鈉固體中的少量碳酸鈉加入過量的稀鹽酸,充分反應后,蒸發(fā)
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的一氧化碳將氣體點燃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一些生活中常見的液體,屬于溶液的是(  )
A.牛奶B.碘酒C.泥水D.墨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關于二氧化碳與一氧化碳的性質比較不正確的是( 。
A.組成: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B.性質: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一氧化碳易溶于水
C.用途: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氣體可作燃料
D.危害: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會導致“溫室效應”;一氧化碳會引起中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由三種物質形成一組,從備選答案中找出跟它們同一類的物質,將編號填入空格內.
氧氣、氮氣、氯氣、C.
A 水蒸氣        B 食鹽水        C 氫氣        D 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三位同學分別用相同質量分數的稀鹽酸,測定某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石灰石中的雜質既不與酸反應,也不溶于水).
(1)小敏的方法可用如下流程表示,測得的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79%;在過濾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B(選填序號).
A.酒精燈、漏斗、玻璃棒     B.漏斗、玻璃棒、燒杯 C.酒精燈、試管、玻璃棒
(2)小華取10克樣品,用如圖甲實驗裝置進行實驗,反應結束后,測得B裝置質量增加了4.6克,根據上述數據,算得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發(fā)現與事實嚴重不符,造成這種情況的可能原因是B中吸收二氧化碳中帶出的水蒸氣和氯化氫氣體.
(3)小軍用如圖乙的實驗裝置進行實驗.其中C裝置中的油層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小軍將20克稀鹽酸加入到1.25克樣品中,生成的CO2體積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丙.已知本實驗條件下CO2的密度為1.8克/升,求該石灰石樣品中CaCO3的質量分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