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經(jīng)過活性炭凈水器過濾的天然水,不能達到的是(    )

A. 除去原有的不溶性物質 B. 除去原有的臭味

C. 除去一些溶解的雜質 D. 除去水中含有顏色的色素

C 【解析】 過濾操作可除去水中的不溶性物質,A選項正確;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水中的異味,B選項正確;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異味和色素,不能除去可溶性雜質,C選項錯誤;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D選項正確。故選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年秋滬教版九年級化學全冊同步練習:3.2.1元素與元素符號 題型:單選題

推理是一種重要的化學思維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 單質中只含有一種元素,但是只含有一種元素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

B. 化合物含有多種元素,含有多種元素的物質就是化合物

C. 水(H2O)和過氧化氫(H2O2)的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們的化學性質相同

D. 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質一定是氧化物

A 【解析】 A、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可能是單質,例如氧氣是由氧元素組成,屬于單質,也可能是混合物,例如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組成,二者的混合物屬于混合物,故A正確;B、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多種元素,含有多種元素的物質卻不一定是化合物,比如海水,故B錯;C、對于由分子構成的物質來說,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H2O和H2O2的組成元素相同,但構成它們的分子不同,因此它們的化學性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黑龍江省綏化市2018年中考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你中午吃西瓜了嗎?下表列出的是某品種西瓜每100g食用部分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數(shù)據(jù)。

營養(yǎng)成分

水分

蛋白質

脂肪

糖類

X

鈣鐵鋅

質量

92.5g

0.7g

0.2g

6.1g

6.8mg

17.1mg

(1)表中“X”是指人體所需六大基本營養(yǎng)素中的_____,其作用是_____。

(2)西瓜中含有的_____元素可預防貧血。

維生素調節(jié)新陳代謝,預防疾病,維持身體健康鐵 【解析】 根據(jù)人體所需的營養(yǎng)素,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的關系進行分析。 (1)水、無機鹽、糖類、蛋白質、油脂、維生素是人體所需的六大營養(yǎng)素,所以X是指維生素;維生素可以調節(jié)新陳代謝,預防疾病,維持身體健康; (2)鐵是血紅蛋白的組成成分,血紅蛋白參與氧的運輸和存儲。西瓜中含有的鐵元素可以預防貧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滬教版九年級全冊化學:2.3《自然界中的水》同步測試卷 題型:綜合題

水是生命之源。請回答下列對水進行研究的有關問題。

(1)地球上可供人類使用的淡水總量占總水量不到l%,水污染已經(jīng)嚴重影響動植物的生存,

下列做法會造成水污染的有_____。(填序號)

A.工業(yè)廢水直接排放 B.含SO2、NO2廢氣處理后排放

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D.大量使用化肥、農(nóng)藥

(2) 某同學制作的簡易凈水器如右圖所示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_____;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該作用是_____變化(選填“物理”或“化學”)

(3)凈化后的水是硬水還是軟水,你認為可用___________來檢驗;

(4) 長期飲用硬水不利于人體健康,要降低水的硬度,通常采用方法______________。

(5)“水,不久將成為一個深刻的社會危機。”下列關于水資源的保護敘述正確的是(______)

A、建立工廠污水處理系統(tǒng) B、大量開采地下水以滿足社會對水的需求

C、設法提高工業(yè)用水的重復利用率 D控制水中所有動植物的生長

AD過濾;吸附;物理肥皂水加熱煮沸(或暴曬)AC 【解析】 (1)工業(yè)廢水直接排放會污染水資源,A選項錯誤;含SO2和NO2的廢氣直接排放會形成酸雨,需要處理后再排放,B選項正確;使用含磷洗衣粉形成的生活污水會造成水華或赤潮,C選項正確;大量使用化肥、農(nóng)藥會污染水資源,D選項錯誤。故填AD。 (2)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過濾;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該過程沒有產(chǎn)生新物質,因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滬教版九年級全冊化學:2.3《自然界中的水》同步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凈化的操作,凈化程度最高的是

A. 靜置 B. 吸附 C. 過濾 D. 蒸餾

D 【解析】 試題A、C只能除去不可溶性雜質,B能吸附少量的雜質,D可以將雜質完全除去。因此選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仁愛版九年級上冊化學 1.2 如何學習化學 單元檢測 題型:簡答題

寫出下列錯誤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

(1)用排水法收集氣體時,導管口開始冒氣泡就立即收集:________;

(2)做細鐵絲燃燒實驗時,瓶底忘記留少量水:________;

(3)傾倒液體時,手心沒有向著標簽:________。

可能收集的氣體不純炸裂集氣瓶腐蝕標簽 【解析】 (1)等導管口排出的氣泡均勻后,再將導管伸入盛水的集氣瓶中,否則可能會收集的氣體不純; (2)鐵絲在燃燒時,會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鐵,且放出大量的熱,為防止炸裂集氣瓶我們可在集氣瓶底部放少量的水或細沙; (3)傾倒液體時,手心沒有向著標簽,會導致腐蝕標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仁愛版九年級上冊化學 1.2 如何學習化學 單元檢測 題型:填空題

掌握化學實驗中常用儀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開展化學學習和研究,請按要求進行填空:

(1)實驗室吸取和滴加少量液體藥品時選用的儀器是________,在過濾操作中用于引流的玻璃儀器是________;

(2)可以直接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的儀器是________(填兩種);

(3)用量筒取用液體藥品時,量筒必須放平,視線與量筒內液體________保持水平,再讀出液體的體積.

膠頭滴管玻璃棒試管、燃燒匙等凹液面的最低處 【解析】 (1)實驗室吸取和滴加少量液體藥品時選用的儀器是膠頭滴管,在過濾操作中為防止液滴濺出,可用玻璃棒引流; (2)實驗室用來加熱的儀器有:試管、蒸發(fā)皿、坩堝、燃燒匙、燒杯、燒瓶等,其中試管、蒸發(fā)皿、坩堝、燃燒匙可直接放在酒精燈上加熱,燒杯、燒瓶加熱時必須墊上石棉網(wǎng),量筒不能用來加熱; (3)用量筒取用液體藥品時,量筒必須放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遼寧省盤錦市2018屆九年級中考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現(xiàn)有一小包白色固體,其中含有氧化鈉和少量的氯化鈣、硫酸鈉。為了除去氯化鈣、硫酸鈉,得到純凈的氧化鈉固體,同學們進行如下實驗。

實驗步驟

實驗過程

溶解

將白色固體放入燒杯中,加入足量的水并用玻璃棒攪拌,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A。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除雜

第一步:向溶液A中加入過量的氧化鈉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寫出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加入過量的氧化鋇溶液,目的是_

第二步:充分反應后,再向其中加入過量的________溶液,觀察到白色沉淀增多。

第三步:待上述混合物靜置一段時間后,進行________(填操作名稱),得到澄清的溶液B和白色沉淀。溶液B中的溶質是________。

蒸發(fā)

向溶液B中加入過量的稀鹽酸,充分反應后將液體倒入蒸發(fā)皿中,當蒸發(fā)皿中出現(xiàn)________時,停止加熱,即可得到純凈的氧化鈉晶體。

(反思)有關物質除雜的問題,除了要選擇正確的試劑,還要注意所加試劑的順序。若將除雜操作中第一步和第: 步的順序顛倒,后果是________。

攪拌Na2SO4+BaCl2BaSO4↓+2NaCl氯化鋇碳酸鈉過濾碳酸鈉和氯化鈉較多的固體時 【解析】 (1)溶解過程中的玻璃棒起攪拌作用。 (2)向溶液A中加入過量的氯化鋇溶液后,氯化鋇與硫酸鈉反應生成硫酸鋇和氯化鈉,反應方程式為Na2SO4+BaCl2BaSO4↓+2NaCl; (3)反應中為了除去溶液中的硫酸鈉,需要加入過量的氯化鋇溶液; (4)第一步反應后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黑龍江省牡丹江市2018屆九年級中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知識點歸納全部正確的是

A

性質與用途

B

組成與結構

①N2化學性質穩(wěn)定,可用作保護氣②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來在實驗室中干燥氨氣

③CO2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可用來滅火

①金剛石與石墨物理性質不同是因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②CO與CO2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分子構成不同

③鈉元素與氯元素的元素種類不同是因為核內質子數(shù)不同

C

消防與安全

D

生活與健康

①進入久未開啟的地窖前,應先做燈火實驗

②存放易燃物時,不能堆放的過高過密③發(fā)現(xiàn)燃氣泄漏,應及時打開排氣扇

①霉變的大米不能食用

②多吃加碘鹽以預防甲狀腺腫大

③重金屬鹽中毒可及時服用大量牛奶解毒

A. A B. B C. C D. D

B 【解析】 A、濃硫酸可以與氨氣反應,故不能用濃硫酸來干燥氨氣,故錯誤; B、①金剛石與石墨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物理性質不同;②分子是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CO與CO2分子構成不同化學性質不同;③質子數(shù)決定了元素的種類,故鈉元素與氯元素是不同中元素,故B正確; C、①久未開啟的的地窖中含有較多的二氧化碳,故進入久未開啟的地窖時,應先做燈火實驗,防止窒息死亡;②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